" 博耶加:我帥到沒邊;《環太 2》:我也挺好看的。"
警告,本文含部分劇透
開門見山的說,《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以下稱《環太 2》)是部庸俗之作。
從《環太平洋》到《環太 2》,時隔五年,主演幾乎換瞭個遍;傳奇華納分傢,前者聯手環球繼續闖蕩電影界;第一部導演吉爾莫 · 德爾 · 托羅擔當第二部的制片人,導筒交由斯蒂文 · S · 迪奈特。
系列的不連續性,本就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尤其是第一部《環太平洋》(以下稱《環太 1》),又烙著導演陀螺十分鮮明的個人特色。
所以說喜歡第一部,也喜歡第二部的部分觀眾,也許是對機甲有著狂熱的愛好。
不喜歡第一部,也不喜歡第二部的觀眾,則是對劇情有著高要求。
而喜歡第一部,卻不喜歡第二部的朋友們,小十君要和你們擊個掌。
《環太 2》最大的問題,不是換導演、不是景甜,而是作為一部機甲怪獸片,完全舍棄瞭這種類型電影的最大看點——機甲與怪獸驚天動地的近戰肉搏。
雖然想要與風格鮮明的前作有所區別的想法是好的,但作為一部商業續集,你又跳脫不出好萊塢玩爛的劇本結構,在這樣有限的范圍內還能取得新的突破嗎?
顯而易見,答案是不能。
新作較之於前作,在視覺上的想象力是匱乏的。集中表現在第三幕中的三隻怪獸,以及怪獸機甲的形象上。
要說片中隻有三隻能打的怪獸,顯然有失公允,狂怒黑曜石就相當於是機甲形態的怪獸。
黑曜石是由紐特——這個狂熱的外星怪獸專傢制造出來的,本來第一部還是人畜無害的他,到第二部怎麼就成瞭制造邪惡機甲的反派瞭?原因是,他被外星人,也就是先驅控制瞭。
被先驅控制的紐特,不知道腦袋裡被灌瞭多少外星黑科技,私下裡竟然能造出一臺融合瞭外星科技的機甲,還裝上瞭外星怪獸的大腦。
不得不說,紐特的反水是新作劇本上的進步,因為對怪獸的癡迷而陷入深淵,如果紐特可以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展現人物的掙紮與分裂,而不隻是一個自嗨的反派,或許更有看頭。
隻是這樣,必定要削弱電影自身的娛樂屬性,而且主角是萬年不會變的機甲和怪獸,什麼時候輪到你個人類翻身做主角瞭。
但本該是絕對主角的機甲怪獸,在本片中的存在感也大大不如《環太 1》。
即便《環太 1》有著萬般不是,新作《環太 2》都要比前作更差,尤其是怪獸與機甲的設計感。
陀螺會為每隻怪獸設計外形、體重、身高以及必殺技,他甚至還為棱背龜配瞭音。他追求著機甲的真實感,每個結構都會運用機械方面的知識,盡量做到真實。
身為機械控、怪獸迷,他也沒讓《環太 1》的預算花到不該花的地方。也正是因為預算緊張,為瞭特效,電影才沒請大牌明星參演。(據說羅利的角色本來會請湯姆 · 克魯斯來演)
陀螺為什麼被廣大宅男所認可,那是因為他知道如何戳中廣大宅男的點。
每個機甲,每隻怪獸,他都有精心設計。每個機甲的特點、每隻怪獸的特征,都在大銀幕上表現瞭出來。每次機甲與怪獸的碰撞對決,都給人不同的視覺體驗。
不說廢話是關鍵,首先出鏡的便是怪獸斧首,緊接著電影第一幕就是機甲危險流浪者大戰怪獸鐮刀頭。而後香港大戰,最終決戰,機甲與不斷進化怪獸的戰鬥也愈發激烈。內容分配既合理又充實,沒有冗長的文戲,怪獸更不會長時間缺席。
更難能可貴的一點,是幾乎所有的戰鬥場面,都在黑夜中進行。且不論這種夜景的 CG 效果是否頂尖,視覺效果還是讓人印象深刻的。
尤其在香港滿是霓虹燈的街頭,危險流浪者號拖著輪船慢慢走向怪獸的雨夜,讓人過目難忘。
《環太 2》卻像是一個頭重腳輕的怪獸電影,影片前三分之二,都是機甲大戰機甲,人類大戰機甲。
復仇流浪者與黑曜石之間的兩次戰鬥,是為數不多的亮點。
形態相近,技能相似,兩個機甲健美選手互錘,反倒有種新鮮感。尤其是 " 冰島 " 一戰,視覺效果是蠻有沖擊力的。
但是有一點,機甲的厚重感消失瞭。
動輒飛簷走壁,前空翻後飛腿,軍刀雅典娜更像是機甲忍者。不見駕駛員操縱機甲的艱難,不見機甲每抬一腳、每揮一拳的準備時間。總之,這一部的機甲真的是更像變形金剛瞭。
既有違陀螺的創作理念,又破壞瞭觀眾的既定印象,難道是經費不夠?
1.5 億的制片成本,與《環太 1》1.9 億美元確實有著差距,以至於不僅機甲做的不夠好,顏色用的不夠好,甚至連怪獸都不夠好。
最後三隻怪獸,抱歉我實在沒能分清它們的模樣,至於在一片煙霧中的合體效果,也沒有多驚艷。最後擊敗怪獸的方法,更是讓人無力吐槽,這個劇組裡一定有人看過星爺的《功夫》!
不光是視覺上遜於前作,就連一個" 燃 "字,《環太 2》都沒有做到。
從頭到尾,《環太 2》都沒有任何燃點。且不說劇本一團漿糊,《環太 1》劇本也受到很多人的詬病,但是人傢燃啊。
不僅是配樂燃,音效、視覺效果,尤其是 3D 效果和 IMAX 為影片加分不少。
海中、陸地、太空,戰場不斷升級、戰鬥愈發激烈,再配合上 Pacific Rim,拯救世界還是其次的,每一拳、每一擊都在拼盡全力打爆怪獸,這才讓人心潮澎湃!
更重要的是,拳拳到肉的物理攻擊所表現出來的力量與重量的美感,每一次勢均力敵的戰鬥,才更有勝利來之不易的感覺。
《環太 2》的戰鬥場面,除瞭流浪者與黑曜石的對決,剩下的都沒眼看。
襲擊基地的無人機甲,甚至都不是主角們駕駛著機甲幹掉的,而是咱們的大甜甜,憑借高超的智慧和技術,用科技的手段化解瞭這次危機 ......
我的天吶,我花錢買票才不是來看你們生死時速用頭腦與智慧解決戰鬥的好嗎!我是來看機甲大戰怪獸的啊!
好吧,怪獸最終還是登場瞭,還很唬人地合體成瞭一直超大開菊獸。結果呢?面對這隻大開菊,隻見流浪者大喊一聲:我來組成頭部!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又不是演《變形金剛》,合體是不可能合體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合體!(好怕被《環太 3》打臉)
隻見日光照在塑料般的機甲外殼上,廉價感撲面而來。四大金剛一擁而上,花裡胡哨地亂打快打,破壞建築倒是十分在行。第一部大鬧香港,第二部決戰日本,且看第三部還能去哪。
上文說到,景甜並不是這部片子的最大問題,那她就沒問題瞭?
還是有的,首先中英文臺詞混搭,中文臺詞中二,英文臺詞也不太順溜,我看編劇就是在特意刁難中美觀眾。
而且隻要景甜出場,一定要三句話說完就來個面部特寫,你們是想讓觀眾看到景甜豐富的面部表情(並沒有)來領略她的精湛演技嗎?
最後那場戲,景甜駕駛拳擊手拯救世界,終於承擔瞭重要戲份,很好。但是駕駛機甲的動作也太業餘瞭,既然都有瞭這麼重要的戲份,咱就不能好好練練?
比起在《金剛:骷髏島》裡打醬油,這裡的景甜顯然進步瞭不少,隻是還不夠,她的表現還不足以讓觀眾信服。
當然,畢竟是合拍片,《環太 2》裡除瞭景甜,還有藍盈瑩、於小偉打醬油,張晉飾演的權將軍倒是蠻有氣場的,可惜死得太早。
片中的中國元素也是支撐觀眾堅持下去的原因,除瞭那些顯而易見的元素,還有一個隱藏的致敬梗藏在《環太 2》的機甲裡。
《環太 1》中,那段危險流浪者拖著輪船緩緩走向怪獸的場景,致敬瞭《獨臂刀》;《環太 2》中,鳳凰遊擊士的大鐵錘則致敬瞭《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
導演斯蒂文 · S · 迪奈特也說,《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是他童年最愛的電影,趕上導演處女秀就是中美合拍,倒也無巧不成書。
不管是《魔神 Z》《機動戰士高達》,《環太平洋》都從中 " 借鑒 " 瞭不少內容,雖然陀螺沒有提到《新世紀福音戰士》,但不得不說,《環太 2》裡的部分細節,可真是越來越像 EVA 瞭。
上圖為機甲的起飛平臺,與 EVA 中的發射井莫名的相似
機甲的外形與動作也有點往 EVA 上靠近的感覺,腰更細瞭,動作更輕盈瞭,最重要的是,顏色越來越鮮艷瞭!
《環太 2》中的軍刀雅典娜,在外形和設定上就頗為接近 EVA 中的二號機——也就是明日香駕駛的那臺機甲。
但就是氣質、外形都很女性化的機甲,卻是由新田真劍佑和雪莉 · 羅德裡格斯組成的男女 cp 駕駛,還挺讓人感到意外的,看來片中的中國元素,果然不止表面看到的那麼多。
說到新田真劍佑,那就不得不提《環太 2》中的明星二代瞭,有 " 美國景甜 " 之稱的小東木——克林特 · 伊斯特伍德的兒子,新田真劍佑則是千葉真一的兒子,以及趙雅芝的兒子黃凱傑。
小東木完全沒有老東木的氣場和演技,新田真劍佑的存在感也頗低,黃凱傑飾演的歐陽津海倒是能給人留下一些印象。
新田真劍佑與黃凱傑
《環太 2》有很多新人物,除瞭菊地凜子飾演的麻子,科學傢 cp,剩下的幾乎都是新加入的角色。
麻子的妝也太顯老瞭,這哪是十年後啊 ......
而麻子早早的退場,讓前後作品的關聯程度又進一步削弱。男主約翰 · 博耶加和小東木的角色都當導師瞭,還教著一群更小的學員。
我都忍不住想替觀眾問一句,你們都是哪來的?沒有第一部的鋪墊,也沒有和觀眾進行感情建立,莫名其妙就出現的人物,就很莫名其妙啊!
莫名其妙的還有一群不知道哪裡來的小朋友,沒看到受過什麼系統的訓練就能駕駛機甲瞭,僅有的神經交互(駕駛機甲時,駕駛員思想與記憶融合的過程)出問題的一場戲,都給瞭小女主。
沒有挫折沒有成長,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小朋友們,在世界性的災難面前,咱們要摒棄前嫌,共同禦敵,才會戰無不勝哦!
說到底,還是《環太 1》的鮮明風格,襯托得《環太 2》庸俗不堪,後者雖然有意想通過細節來喚起觀眾對於前者的記憶與感情,但你本來就爛成一灘,又怎能怪觀眾還想著前任的好呢。
陀螺有能力把電影拍得好看,這是他的天賦,即便劇本不行,依然有人喜歡有人愛。
而像《環太 2》,場面特效不好看,劇本也是一團糟,那可就不行瞭。
不是誰都能把機甲怪獸片拍得好看,雖然有受限成本的原因,導演斯蒂文 · S · 迪奈特也是第一次拿起導筒。
與其搞這麼一出四不像,不如順著前者的腳步,即使不夠新鮮,也不至於讓場面如此難堪。
又或許,作為合拍片,爛已經成瞭深埋骨髓裡的基因。
互動話題
你最想吐槽《環太 2》的一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