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發展得太快瞭。
但是,日新月異的城鎮建設,很容易讓我們忘記回頭看看。
今天,讓派爺說一種瀕臨滅絕的傳統職業。
那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作者:派爺
來源:電影派(ID:dyp833)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
重慶,是個魔幻的都市。
屋頂跑馬路,窗口長大樹;高架上天入地,地鐵穿樓而過。
縱橫交錯的路況,百度地圖會沉默,高德地圖會流淚。
山城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
丘陵和山地,也為這個城市催生出一項特別的職業,那就是 " 棒棒 "。
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棒棒軍在八、九十年代逐漸興起。
那正是城市建設快速發展的階段;
但那時的物流行業,還沒有現在這樣的便捷、發達。
於是,棒棒這個行業,應運而生。
顧名思義," 棒棒 " 就是用一根竹棒挑貨的臨時搬運工。
街頭巷尾,他們的身影隨處可見。
久而久之," 棒棒 " 也成為瞭重慶獨特的文化符號。
爬坡上坎,他們用自己的脊梁,擔起瞭城市發展的重任;
他們同時也用一根竹棒,把生活的重擔挑在瞭肩上。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 棒棒 " 這個行業也在逐漸消亡。
我們可能在街上見過棒棒,但是對他們並不瞭解。
行業內個中辛酸和苦楚,大概隻有棒棒們自己知道。
不過有個年輕人,不僅親身當瞭一年的棒棒;
並且他還把自己的經歷,用鏡頭記錄瞭下來,拍成瞭這部——
最後的棒棒
這部 2015 年的紀錄片;
不管從制作過程還是影片的內容來說,都充滿瞭傳奇色彩。
光是豆瓣評分,就足以封神。
9.7 的高分,好於 99% 的紀錄片。
影片的導演,叫做何長林。
在拍攝棒棒之前,他在軍隊中服役瞭 20 年,一步一步晉升到瞭正團級的軍官。
他本可以依靠自己的資歷,享受著軍隊的福利待遇;
可是軍隊的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快,何長林自覺要拖軍隊的後腿。
於是他主動提出轉業請求。
轉業回傢後,他並沒有閑著;
而是選擇扛起機器,去記錄棒棒們的生活。
他把軍隊補貼的工資卡寄給瞭父母,自己留下 1300 元的生活費;
連哄帶騙地,從婚慶公司挖來瞭一個隻會開機、關機的 21 歲攝影師;
又從部隊借來一部閑置的攝影機;
然後就一頭紮進瞭棒棒們的生活中。
以上,就是劇組的全部架構。
他拍攝紀錄片的方式,也大不相同。
表演,一般會分為 " 方法派 " 和 " 體驗派 " 這兩種流派;
紀錄片導演,同樣也可以分為這兩種類型。
有的導演,會為瞭呈現一段故事,用自己的 " 方法 ",大肆著墨渲染;
把自己的主觀情緒,帶入到影片中。
有的導演,會為瞭展現人物生活最真實的一面,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不過 " 體驗派 " 導演再怎麼體驗生活;
始終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記錄者、觀察者的立場;
導演的標簽,同樣一直貼在他們身上。
而何長林,選擇瞭更為直接的方式。
他不隻是和棒棒們生活在一起,更是成為瞭一個棒棒。
不僅同吃同住,他還向棒棒們拜師學藝。
除去第一個月的生活費之外;
其餘的經濟來源,都隻靠他自己挑扁擔來賺。
他要想盡辦法,讓自己在街頭生活下去。
而他自己,也成為瞭紀錄片的一部分。
平日裡一直是老幹媽拌飯;
這個壯漢許久才吃上一頓肉,讓他不禁大喊瞭一聲 " 舒服 "。
沒幹過重體力活的他;
第一天挑扁擔,肩膀上就磨破瞭皮。
後來他們的住所被強拆,所有的傢當都被埋在廢墟下。
他像個流浪漢一樣,無頭蒼蠅似的在街頭流浪瞭五六天。
這樣的生活,許多人都覺得何長林堅持不瞭一個月。
但是誰也沒想到,他這一呆,就是整整一年。
" 這是何苦呢?"
何長林聽到身邊有不少勸說的聲音,可是這並沒有動搖他的決心。
他反而幹脆直接化名 " 何苦 "。
就像導演自己說的那樣;
他就是要用最笨拙的方式,去追蹤一群背影,記錄一個時代。
一年內,他經歷的所有事,都源自重慶市中心內的一片城中村——
自立巷 53 號。
這是一片未經改造的棚戶區。
搖搖欲墜的危樓,卻為許多棒棒提供瞭棲身之所。
低廉的租金,是他們選擇在這裡生活的唯一原因。
每個棒棒,都有一個必須做棒棒的故事。
比如帶何苦入行的老黃,看面相就知道是個忠厚老實的人。
早年妻子背叛,後來與女兒相依為命。
女兒結婚以後,和女婿一起在鎮上買瞭一套婚房;可是他們要在面臨 20 多萬的貸款。
為瞭分擔女兒的壓力,老黃卻選擇繼續當棒棒。
當然,他也不隻是做搬運工。
隻是為瞭 20 塊錢,老黃不惜把手伸進別人傢的下水道。
老黃事後用香皂洗瞭三遍手,卻依然被房主嫌棄,連肥皂都不要瞭。
雖然貧窮,但是老黃並不是什麼錢都收的。
有一次老黃在人流擁擠中和雇主走散瞭。
他並沒有私吞貨物,而是一直在路邊等待著雇主。
雇主後來拿出 100 元錢感謝老黃。老黃卻又從包裡找給他 70 元。
就像他自己說的:
做棒棒,要看得起自己
除瞭老黃,自立巷中每個棒棒都有自己的故事。
比如 " 河南 "。
他 17 歲離傢出走,後來被兩個混混挑斷腳筋。
三年前他離開棒棒大軍,後來一直在飯店幫工。
他每次吃飯,要麼是用大海碗,要麼是用電飯鍋。
因為想多吃個雞蛋,最終被老板開除。
失業之後,他想依靠在路邊打撲克發傢致富。
可惜卻把積蓄輸個精光,甚至連房租都交不起。
自立巷中還住著一個棒棒,名叫老甘。
用影碟機看「劉三姐」和「白娘子」,是他平日裡最大的愛好。
他最大的夢想,無非是攢錢討個老婆。
頭一個五年,他打工攢下一萬元,結果在街上被人偷去瞭;
第二個五年,他好不容易攢下的兩萬五千元,又被賊偷去瞭。
經歷過兩次挫折,他開始相信命運。
" 李半仙 " 曾預言到,他的運勢會在 60 歲之後會有所好轉。
相比於他們,大石顯然是棒棒中的人生贏傢。
沒有投機取巧,也沒有白日做夢。
他選擇用勤勞的雙手,改變自己的生活。
不僅挑棒棒還清瞭自己的欠款,並且還幹起瞭二房東的生意。
自立巷的危樓的租金,就是他負責收的。
他是這群棒棒裡唯一有妻子的人。
而且他不僅在重慶買瞭房子,他的女兒也如願考進大學。
相比之下,大石的生活已經是如此體面。
而底層窮苦的真實面目,是許多人難以想象的。
老黃因為心疼拉貨的板車;
於是他自己能挑的貨,絕不會用車拉。
得瞭高血壓,老黃不敢去醫院;
隻能以各種偏方以及奇怪的健身操來維持病情。
因為他承受不起醫藥費。
老黃的朋友老杭也是如此。
面對腳上的頑疾,他隻能去公園找神醫 " 放血治療 "。
老甘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舍得吃一頓最愛的海帶燉豬蹄;
結果為瞭賺錢,大年夜的晚上他去瞭夜市打工,最終沒有吃上。
一邊是摩天大樓接踵而起,一邊是城中村食不果腹。
這樣的魔幻現實,其實不止發生在重慶。
中國任何一座城市中,每天都發生著類似的故事。
時代發展得太快,等不及那些跟不上的人們。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路上的小花小草,隻能被碾過去。
棒棒們希望的,其實不過是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他們曾經扛起過一座城市,現在他們不該被城市遺忘。
盡管生活中充滿瞭苦難,但是我們依然要堅信;
艱難的時光終將過去,抱著最大善意努力生活的人,定會苦盡甘來。
大寒過後,一定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