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誇得夠多瞭,但不代表夠好瞭

02-27

"戰場上最正確的事,就是帶著身邊的戰友平安歸來。"

《紅海行動》已是過去的這個春節檔的最大贏傢之一。

排片占比率從低到高不斷攀升,先後力壓《捉妖記 2》《唐探 2》,最近更是連續領跑單日票房榜。

▲來源:中國票房

從《紅海行動》的品質來看,這個結果可以預見,並沒有在小十君心裡激起波瀾。

甚至在豆瓣取得 8.5 的高分 ......

等等,8.5 分是什麼概念,就以被拿來作比較次數最多的《黑鷹墜落》來說,其在豆瓣上的分數就是8.5 分

平心而論,《紅海行動》值得贊揚,但與《黑鷹墜落》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造成這份差距的原因很多,最終呈現在大銀幕上的內容,有時也會受到許多影響。但這份差距,不是不可彌補。

也有人說,看《紅海行動》,想到瞭《勇者行動》。兩者無論是劇情發展還是人員配置都比較相似,後者同樣也受到瞭許多軍事迷的喜愛。

但從電影角度來說,《黑鷹墜落》更具代表性,作為一部工整精致的經典戰爭片,其留給後來者的,是可模仿,卻很難超越的高大背影。

當然,豪華的男神陣容也是該片的巨大優勢。

▲你猜那是誰的後腦勺

首先值得註意的是,《黑鷹墜落》源於真實事件—— 1993 年,美國計劃" 哥特蛇 " 行動,並派遣遊騎兵特遣隊抓捕在索馬裡引發戰亂的軍閥之一艾迪德。但在行動過程中因為情報不足,導致行動出現差錯,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毀墜落,抓捕行動不得不變成援救行動。

《黑鷹墜落》改編自記錄此次事件的同名軍事小說,據說劇本經過三次大修改,從原著中索馬裡人的視角轉變成美國大兵的視角。影片的拍攝也獲得美國國防部全力支持,可以說是很美國主旋律瞭。

雖然主旋律,仍不妨礙它是一部偉大的戰爭電影,這或許也是林超賢在《紅海行動》中所欠缺的氣質。

《黑鷹墜落》中,遊騎兵特遣隊由主動變被動,局勢一波三折。一開始出現的意外,更為整個行動蒙上瞭一層陰影。

正是托德 · 佈萊克伯恩(奧蘭多 · 佈魯姆 飾)在行動剛開始時的意外墜機,打亂瞭作戰計劃,車隊必須及時沖出重圍,把托德送回後方醫治。

而後代號 " 超級 61" 的黑鷹直升機被擊落,更是讓後方指揮部措手不及。原本計劃 30 分鐘的抓捕行動,變成瞭長達 15 個小時的救援行動。

" 黑鷹墜落 " 既是一次失敗的軍事行動,也是一次頗為成功的救援行動,本身就相對矛盾的事件,牽扯出更加矛盾的局勢和人心。

隨著第二架直升機的墜落,地面作戰部隊陷入困境,索馬裡民兵的攻勢如潮水一波又一波。危機不斷升級,面對焦頭爛額的局面,後方指揮部的蓋瑞森少將也隻得向外求助。

全片最牽動人心的,是身陷困境的陸地隊伍。

艾弗斯曼中士(喬什 · 哈奈特 飾)、托比利(湯姆 · 哈迪 飾)所在的遊騎兵,胡特(艾瑞克 · 巴納 飾)所在的三角洲部隊,以及悍馬車隊,他們不僅要承擔援救任務,更要隻身對抗一整座城。

片中的索馬裡民兵面目猙獰,對待美軍士兵毫不手軟,他們追隨大軍閥艾迪德,在饑荒不斷的動蕩局勢中站穩隊伍,以求自保。

更因為艾迪德控制著摩加迪沙電臺,通過電臺鼓動人心,讓本地居民對外國軍隊漸漸產生誤解,甚至為民兵當人肉盾牌。

行動開始前,特遣隊曾抓住一名向民兵販賣槍械的軍火販,他認為美軍不該插手他們的內戰;行動中,墜毀的直升機之一的飛行員邁克 · 杜蘭特被俘虜,俘虜他的人則告訴杜蘭特:沒有艾迪德,他們也不會停止殺戮。沒有勝利就沒有和平,這是他們世界裡的法則。

索馬裡民兵在馬路邊挑選槍械;濫殺無辜的民兵,也會禱告,也擁有信仰。短短幾場戲,讓觀眾得以窺見特遣隊將要面對的,全副武裝的對手,更加清晰的形象。

《紅海行動》在對反派的塑造方面,還沒有足夠好。

除瞭撤僑行動,其餘拯救人質,解除黃餅危機,都是主創虛構的情節。對伊維亞共和國叛軍的語焉不詳,隻是將其刻畫為窮兇極惡的狂熱武裝分子,難免有將其視作工具,用來凸顯我軍驍勇善戰之嫌。

在危機感的呈現上,《紅海行動》也有些許欠缺。除瞭潛入敵營解救人質一段戲看得人揪心不已,剩下的場景裡,蛟龍突擊隊更像是一個戰無不勝的存在。

過於集中的危機情節,雖讓人印象深刻,但整體上,還是顯得有些割裂。

反觀《黑鷹墜落》,事件本身就長達 15 個小時。15 個小時裡,面對索馬裡民兵的圍攻,遊騎兵特遣隊不斷的人員傷亡,一次又一次的絕地求生,刺激著觀眾的神經。

更有多支小分隊,需要獨自面對隨時襲來的敵人。其中,湯老師領銜的機槍二人組堪稱片中最神奇的二人組,在槍林彈雨中,兩人互相幫助,一路有驚無險最後竟然毫發無傷的離開瞭煉獄之地。

其他士兵則沒有那麼幸運,流彈、暗槍,每一次敵人的襲擊都讓人看的揪心,每一次戰士的受傷都讓人感到對戰爭深深的無力感。

對於戰爭殘酷面的刻畫,兩部片子也有一定的差距。

即便《黑鷹墜落》沒有明晃晃的 " 反戰 " 中心思想,片中的許多鏡頭和情節,依舊讓人有所觸動。

喬什 · 哈奈特扮演的中士,是這場戰爭的見證者。從開始到結束,他見證瞭一個又一個戰友,因為這場戰爭,所遭受的苦難,甚至是失去生命。

奧蘭多 · 佈魯姆扮演的托德,是一名還沒上過戰場的 " 新兵蛋子 "。當他以為終於要履行軍人的職責,為平時的訓練檢驗成果的時候,意外毫無征兆的降臨。

史密斯則像蓋瑞森少將,對這次行動過於樂觀。直到他在異鄉走到生命的盡頭,才發覺,死神從不會缺席一場戰爭。

更有一場諷刺意味十足的戲——一對民兵父子在搜捕一個美國大兵,卻因為大兵的滑到,本該射向大兵的子彈,擊中瞭父親。

子彈無眼,槍炮無情。戰場上的每個士兵,每一次進攻,每一次奔跑,都隻是在盡力活下去。

《紅海行動》中的蛟龍突擊隊,則是任務在身,心懷信念的國傢英雄,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他們無需背負太多的負擔。因為於他們而言,這是一場正義之戰。

無論是解救汽車炸彈上的人質,還是突擊隊員身負重傷,甚至付出生命,都是以單一視角來展現戰爭的殘酷,區分正義與邪惡。

即使戰爭表面看起來再簡單,背後的錯綜復雜,也不是非黑即白就能一一概括。即使是虛構情節,也應落在現實基礎上。

就像張譯飾演的蛟龍突擊隊隊長,多次不顧指揮部的指令,甚至" 擅自行動 "。卻是這幾次的 " 擅自行動 ",推動瞭劇情的發展,不可不謂是一個漏洞。

誠然,《紅海行動》是近年來最精彩的國產戰爭題材電影,超高的投入,讓影片質感高出國內同類型電影不止一個檔次。

狙擊槍上包裹著的紗佈,行動中的作戰手勢,扮演蛟龍突擊隊的八個演員,從上到下無不透露著軍人般強硬又嚴謹的作風。

但是如果說還有哪些問題,那就是,軍人形象躍然紙上,但軍人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卻沒有很明顯的表現出來。

作為軍人,艱苦訓練為國征戰;而普通人,感情與傢庭的羈絆才是生活的重點。

《紅海行動》中也不是沒有體現,讓全片情感升溫的一場戲,就是佟莉給身負重傷的石頭吃糖。

從他們身上,觀眾得以見到軍人不那麼 " 軍人 " 的一面,一個暗戀對方不敢開口,一個心知肚明還是放不下架子。因為一顆糖,揭開瞭所有心底的秘密,最終卻還是遺憾收場。

不過,這也是片中為數不多的讓人有所觸動的戲份。更多時間裡,他們依舊是無所不能、英勇頑強、沒有一絲顧慮的軍人、戰士。

軍人到普通人,並不是兩個分割的個體。即將前往戰場的士兵,會留下寫給傢人的遺書,會和傢人通最後一次電話,更會把心愛的人的照片隨身攜帶。

從始至終,雷德利 · 斯科特都在《黑鷹墜落》用著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片段,擊中觀眾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每次奔赴戰場的軍人與親人的告別,都有可能是永別。

人道主義是雷公作品中一道絢麗的色彩,在《黑鷹墜落》中則體現為美軍的不拋棄一個人的信念,為身邊的戰友戰鬥的兄弟情誼。

片中不止一次的喊口號式的情感表達,直白卻有效;通過意象傳達感覺,兒童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上玩耍,戰火給他們帶來的,卻是另一處玩樂的地方;非洲音樂風格的男聲吟唱的配樂運用,更添宿命感。

從細節到整體,雷公對影片的把控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將擅長的部分運用到極致,個人風格雖然不是十分明顯,仍有自我表達。

尤其是對戰爭場面的調度,對服化道的考究,對戰術配合的細致刻畫,綜合起來,自然成為戰爭片迷們心中的經典。

▲武器裝備是《黑鷹墜落》中的一大話題

《紅海行動》硬實力上自然不差,逼真的戰爭場面、精良的道具服裝讓國產戰爭片的質量又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文戲的呈現上,以及作為一部偉大的戰爭片,應有的 " 反戰 " 價值輸出。

或許《紅海行動》,還遠沒有到林超賢的巔峰,國產戰爭題材電影也不會從此止步不前。

它已然是座裡程碑,卻也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這一次,是林超賢挑戰極限之作,小十君期待林導的下一部戰爭題材電影,會以 " 林超賢超越極限之作 " 登臺亮相。

同樣的期待,留給國產戰爭題材電影。

互動話題

你覺得《紅海行動》還有哪些進步空間?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