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風暴 2
導演 : 蕭力修 / 洪伯豪 / 林志儒
編劇 : 蕭力修
主演 : 黃健瑋 / 許瑋甯 / 吳慷仁 / 李國毅 / 藍正龍 等
豆瓣 8.8 分,打破以往對臺劇印象。
環環相扣,精彩緊湊,可以當懸疑劇來看。
劇中醫生相當專業,演技也都在線,場面也夠大。
有社會性,側面反映醫患關系等問題。
在哪能看 騰訊視頻
白百何 + 靳東 =《外科風雲》。
王珞丹 + 張嘉譯 =《急診科醫生》。
那麼請問,這兩位撞臉小妞的演技,誰較好?
這本是道難題,如今終於有解瞭。
不知,她們是不是提前約好,先後找瞭個大叔,拍瞭部醫療劇。
角色差不多,劇情也蜜汁相似。
可以說,是非常純粹的實力比拼瞭,王珞丹翻身的機會來瞭。
但以目前的口碑來看,心疼葛優老師。
也不知編劇導演怎麼想的,這次讓她演一個哈佛畢業的海歸。
本來就沒什麼觀眾緣,沒事還要飆英文。
王珞丹一開口,人設就瞬間崩瞭。
這是句英文
對留學歸國的女高才生,存在嚴重誤解。
不過,也不能全怪她,《急診科醫生》這部劇本身就槽點多到無從下嘴。
節奏混亂,嚴重脫離生活,滿屏尷尬 ......
甚至,劇中的一些基本的醫療操作,都常出現錯誤。
相比之下,《外科風雲》還強點。
但其實,也就是好那麼一丟丟,基本是幻覺。
就是湊合能看,不看也不會惦記那種。
這兩部劇,還是以談戀愛為主,撒狗血為輔。
對醫患關系,醫者仁心,醫療制度的展示,也是彼此彼此。
我們能否做出一部真正高質量的醫療劇?
這臺 " 手術 ",到底誰能做?
急診科不行,外科欠妥,婦科存疑,隻能靠麻醉科瞭。
不過,他們太低調瞭,低調到出瞭第二部都沒人知道。
確實很尷尬。
我的心情,和這位朋友一樣。
其他人我不管,但劇主不能讓你們忽略掉這部好劇。
流量既然不夠,咱們口碑說話。
先看《麻醉風暴》的豆瓣評分,其第一部就有 8.5 分。
而第二部,直接上升到瞭 8.8。
臺灣電視人夢寐以求的金鐘獎,首部七項提名,斬獲四座。
不用多想,第二部肯定也是下屆的熱門。
因為與上部相比,新的一部做瞭大升級,從 6 集迷你劇擴充到瞭 13 集。
制作費,也是近幾年臺劇的新高。
劇組更是首度赴約旦,實拍大場面的戲份。
演員陣容上,也依舊有保證。
黃健瑋、許瑋甯、吳慷仁,三位視帝視後坐鎮。
同時,也加入瞭一些新面孔。
比如像李國毅、孟耿如、藍正龍。都是有顏又有實力的演員。
一開播,便打破瞭臺灣公視的首播收視記錄。
辣麼厲害,這到底是個啥故事?劇主先簡介下第一部。
蕭政勛(黃健瑋飾)是名麻醉師,每天奔波在各大手術病房。
正因為他的敬業,得罪瞭不少不該得罪的人。
可他卻不以為然,隻知道自己所肩負重擔,不容疏忽。
終於,麻煩找上瞭門。
在一次手術過程中,出現瞭醫療事故,病人直接死在手術臺上。
各種矛頭,一時間全都指向蕭政勛,他被停職處分。
這鍋算是丟給他瞭,但不能白背。
於是,蕭醫生自己做起瞭調查。
最後,發現醫院的藥和器材都是過期的。
這背後,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利益鏈?
什麼人,處於何種目的,想誣陷蕭醫生?
劇主不劇透瞭。都麻溜兒地,出去補一下第一部,再點進來。
就 6 集,當給大傢佈置個小作業。
完成作業的,咱們接著聊。
不難發現,第一部的焦點是在醫院。
而第二部的野心不再這麼小,它把鏡頭一拉,輻射到瞭整個社會。
蕭政勛經歷瞭停職後,去瞭約旦,做瞭幾年無國界醫生。
一次槍擊受創後,才使得他不得不重返臺灣。
可誰曾想,抵達傢鄉後等待他的是一場爆炸,就發生在捷運站。
在救援尚未到達前,他在現場為傷員進行瞭緊急手術。
並在混亂的病房門口,與曾經的戀人楊惟愉(許瑋甯飾)相遇瞭。
而且,誤打誤撞,兩人又被迫在一起工作。
但劇情,可不是往舊情復燃的方向上走。
他們在第二部,也不是完全的主角。
戲劇的矛盾沖突,是停留在一個叫做熊森(李國毅飾)的年輕醫生身上。
爆炸案那天,他也在現場參與瞭救援。
這個年輕人很瘋狂。
白天,他是個體貼病人的 " 好 " 醫生。
盡自己所能,千方百計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療。
為達成這點,他甚至不在乎績效,工資。
晚上,他化身 rapper,大聲宣告,醫院也有嘻哈。
在露天舞臺上,diss 自己的工作。
表面看,憤怒的來源是因為工作。
其實,並不然。
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 " 人球案 " 的傢屬。
別看他現在是個醫生,曾經他還醫鬧過。
那麼,什麼是 " 人球案 "?
這在臺灣,是起很受爭議的醫療新聞事件。
" 球 " 指的是患者,而 " 踢球的人 " 是臺灣的各傢醫院。
當年,由於院內外調度制度不完善,互相推諉,導致很多病人無法及時就診。
05 年的時候,一個四歲女童,就曾被踢來踢去,最後不治身亡。
熊森的父親,也是這樣死的。
之所以,他選擇做醫生,一是救死扶傷,再一個就是為瞭改變遊戲規則。
他認為,如今的規則能救人,也能害人。
但同事大多都把他當成沖動的瘋子。
患者們,也沒多感謝他,反而拍下他怒吼傢屬的視頻,傳到網上。
他看似代表著所謂的 " 正義 ",有一腔熱血。
但其實,整個世界都在與他作對。
最後,愛制造話題的媒體也被招惹進來。
第一部的反派也刑滿釋放,醞釀下一次作妖。
而爆炸案背後,又是個無底洞,理不明,弄不清。
整部劇開始神展開,抖出的問題也是一波接著一波。
這是部醫療劇,但完全可以當一部懸疑推理劇來看。
劇情峰回路轉,環環相扣。
想往編劇傢寄刀片?完全不給你工夫。
當然,該劇也沒忽略專業。
劇中的每位演員都受過培訓,確保每個細節都準確無誤。
我們看到的是一群專業的麻醉師。
而他們面對的,也是最現實的困境,那就是臺灣的醫療制度。
在劇中,有人想逃避,有人想抵抗。
這兩種人,在生活中可以說是大多數。
本劇英文名叫 "wake up",它想要喚醒的,也是他們。
隻有冷靜下來,尋求對策,並守住底線,才能避免麻醉。
折射到每個行業,都是如此。
這部劇雖然涉及醫患關系,談到各種社會問題。
但並不是在替你尋找發泄的出口,而是向你傳遞——
一切沒有完美的,制度確實需要改進。
可與此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去修復自己。
就憑這一點,大傢就該去看下這部劇。
國產劇也確實該好好反思一下,如今為何總找不到更深層的表達?
畢竟,我們也曾有過觸及時代痛點的醫療劇,比如《無限生機》(2005 年)。
這劑麻藥,已經打瞭 12 年,也該醒瞭。
◎責任編輯: 電影頭條影視組 霓凰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