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才槍手》終於上映瞭。
之前它在香港、臺灣上映時,反響就很好。這回到內地,上映兩天已經突破 7000 萬票房,豆瓣評分高達 8.4,表現非常不錯。
我想,除瞭電影制作精良,大概作弊這個題材本身,就令中國觀眾很有共鳴。
可以這麼講,考試和作弊,中國人都是內行。
看新聞,每年高考幾乎都有考試作弊,而且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搞得跟諜戰片似的。
隻是沒想到,這回泰國人真把作弊拍成諜戰片瞭。
不過,這個靈感來源似乎仍由中國人貢獻。咱們太 " 聰明 " 瞭,很多作弊手段,外國人想都想不到。2014 年的 SAT 舞弊事件,當事人就是一名中國女生。她人在曼谷考試,但有一個槍手在澳大利亞考完瞭給她發回答案,利用時差作弊,不得不說,很有想法。
這部電影借鑒瞭這個手法,但同時也深化瞭主題,如果隻是把作弊拍成諜戰,就沒什麼可說的瞭。《天才槍手》的野心不止於此,它不單單是開辟瞭一個新鮮的題材,它通過這個故事,討論的是考試,乃至教育公平甚至社會公平的問題。
二
《天才槍手》無疑是部好看的電影。它節奏明快,敘事非常老練,而且有新意。
它借鑒瞭很多類型電影的技巧,把一個考試作弊,拍成瞭好萊塢大片。打時差的悉尼戰場,地鐵站裡的緊張追逐,持續大量的鏡頭晃動,讓電影有瞭《諜影重重》的氣質。
當浪漫美好的音樂旋律,與緊張的作弊並置在一起,滋味妙不可言。
人物上,《天才槍手》處理的也很好。在這裡,反派角色沒有臉譜化和模式化,幾個有錢同學並沒有飛揚跋扈,他們要麼臉上掛笑,要麼一臉純情。他們要的東西很簡單,就是考試卷子的正確答案。
真正的反派,其實是盤踞在主人公身體裡的心魔,還有人生徹底被扭曲後的怒火與不甘。
類型電影裡,炫技的剪切和壓迫的鏡頭感,容易跟人物情感有剝裂,但在這部電影,你很害怕主人公出現差錯。即便他們幹不光彩的事情,你還是希望他們不要被抓現行。
本片的主人公,學習好,但出身不好,幫人作弊換錢,貼補傢用。作弊當然不對,但你看瞭電影,並不會一上來就對她心生反感。世界永遠不是黑白分明的,它復雜得多,也難解得多。
看完這部電影,你會非常明顯的發現,考試原來如此荒誕。本來,考試的意義是檢驗一段時期的學習成果,但在很多時候,考試成瞭一個工具,它是一道門。
中國是有考試傳統的國傢,我們早早就懂得考試的工具意義,所以才有 " 鯉魚躍龍門 " 這樣的話。我們早就知道,讀書的目的不是讀書,而是考試,而考試的目的是為瞭出人頭地,跨越階層。
隻是,這門太窄瞭。並且正在失效。
這部電影裡,富二代 Grace 和 Pat 並不需要努力學習應付考試。對他們來說,考試這個工具並沒有那麼重要,他們可以找人幫忙作弊,甚至,哪怕不考,他們的未來也是光明的,他們知道這一點。
而 Lynn 和 Bank 的選擇沒有那麼多,他們直接把考試這個工具提前化瞭,直接用它來賺錢。這是危險的,同時又似乎是必須的。
當一個人做瞭錯事,卻發現他沒有別的選擇時,那麼,錯的就不僅僅是他瞭。
有人批評說,《天才槍手》對人物的黑化處理是場意外。但我覺得,一切合情合理。尤其是在當下中國社會,有多少人被金錢重壓所擊垮,被物質攀比所綁架,更有才華出眾者同樣深陷於人生焦慮——他們發現知識才智並不能換來現實回報,選擇瞭懸梁自盡。
三
東方學子被考試所誘惑,亦相信考試能改變一切,但《天才槍手》卻給出瞭可能一無所有的結論。
會考試的,到頭來可能還是要給不會考試的人服務——用作弊去換取金錢。
人生當然不隻有一場考試,對這些無法被難倒的考試贏傢,他們所渴望的,是凌駕於校園之上的人生贏傢(Grace 和 Pat)。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是弱勢的窮人群體所永遠無法擊破,甚至隻能參與加入的,牢固的富人階級。
要真是沒有考試這個東西,他們可能連贏的可能性都不存在。這樣的考試悖論,看得人一聲長嘆。
很久沒有這樣一部青春片,會帶給我們如此多的復雜思考。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正如一所波士頓大學,對一個泰國或中國的學生,與它對一個美國學生的價值影響是完全不同,但世上也沒有絕對的不公平,所以才有瞭優勝劣汰的考試制度。
反智主義盛行的今天,《天才槍手》很容易被認為是知識無用論,或者知識等同於舞弊和金錢。但我想說,電影結尾恰好說明,人類身處在不公平的社會環境中,但一直在尋找同一個起點,付出汗水與才識的公平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