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 熊孩子 ",每個人心中都會蹦出幾個鮮活的銀幕形象。
中國的大耳朵圖圖。
美國的小鬼當傢。
日本的蠟筆小新。
看到這些,滿滿的都是童年回憶啊!
說實話," 熊孩子 " 不能算是貶義詞,它代表瞭孩子的天真無邪、童言無忌,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
而今天要介紹的電影,講述瞭一幫法國 " 熊孩子 " 的 " 光榮事跡 " ——
巴黎淘氣幫
這部集正太 + 搞笑 + 童真的電影,豆瓣評分 8.6,好於 96% 的喜劇片和 86% 的兒童片,看後讓人內心暖暖。
網友們對這群鬼馬精靈也是愛到不行。
電影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它完全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呈現瞭一個純真、可愛的故事。
故事圍繞一個叫尼古拉的男孩展開。
尼古拉,一個深受父母寵愛的小男孩,想象力豐富,卻總是無法集中註意力。
尼古拉的爸爸,是一名公司職員,拿著微薄的薪水,做著辛苦的工作,傢裡還有車貸要還。
尼古拉的媽媽,全職傢庭主婦,十分疼愛尼古拉,但有一點愛慕虛榮。
一天,尼古拉的父母打算請爸爸的老板做客,怕尼古拉太小會搗亂,便商量把他支開。
沒想到尼古拉聽到後,誤解為父母準備給自己生個弟弟,然後拋棄他。
心急的尼古拉請求朋友的幫忙,大傢七嘴八舌,給出一堆建議。
於是,他們開始瞭阻止尼古拉父母生二胎的秘密計劃。
為瞭討好母親,給她買一束玫瑰,他們大鬧花店。
趁爸媽不在傢,召集小夥伴幫傢裡打掃衛生,結果驚喜變驚嚇。
父母帶尼古拉郊遊,敏感的尼古拉生怕父母把自己丟在森林裡,所以拒絕下車,反鎖瞭車門。
於是,拗不過倒黴孩子的父母隻好推著車回傢。
當尼古拉發現,這些都改變不瞭自己 " 被拋棄 " 的命運時,他決定幹掉 " 不存在 " 的弟弟。
一幫孩子決定雇傭殺手,他們通過報紙給 " 殺手 " 打電話,對方索要 500 法郎的報酬。
不得不說,這幫熊孩子還是有點商業頭腦的,他們制作 " 神奇大力藥水 ",蒙騙其他孩子。
可是,經過他們這麼一番折騰,尼古拉看到同學帶著弟弟出來炫耀,他反而真的想要一個弟弟瞭。
孩子的心思還真的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誰能想象,這樣一個故事是由一部漫畫改編而成。
電影拍攝之際,正值《小尼古拉》誕生 50 周年,這部漫畫給一代又一代法國人帶去瞭很多歡樂。
導演勞倫 · 泰拉德也是看著《小尼古拉》長大的法國人,所以,拍攝這部影片再合適不過。
而對於一部由漫畫改編的兒童電影,最難的莫過於小演員的選角。
對於小尼古拉這個角色,導演很快就定格在瞭馬克西姆 · 戈達爾身上。
馬克西姆有著和漫畫中小尼古拉一樣的面容和身材,同時他還立志要做演員,在片場從不流露一絲倦意,也從不主動要求休息。
在鏡頭前,他比其他小演員更會享受演戲的喜悅,這也是電影版的 " 小尼古拉 " 同樣受歡迎的原因。
影片也由於這麼一群小淘氣而變得輕松、歡樂多。
不過,電影雖然輕松搞笑,但同時也批判瞭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
尼古拉的父母為瞭討好上司,準備瞭負擔不起的焗油龍蝦,賣弄自己根本不瞭解的作傢,還不讓小孩子上餐桌。
學校為瞭迎接教育部部長,教導孩子不能亂笑、亂說話,要做個模范生。
結果,部長蒞臨那天講的笑話,沒有一個人敢笑,場面很是尷尬。
但也正是因為這些,電影才顯得真實,可愛。
如果沒有尼古拉的一番折騰,他怎麼知道爸爸媽媽還是愛自己的;如果沒有學校的的教規教條,怎麼能凸顯出孩子們的自由開放。
就是這麼一幫穿著短褲,呲著門牙開心大笑的熊孩子,讓我們那正在消失的童心一點點找回來。
和尼古拉一樣,每個孩子應該都曾害怕兄弟姐妹們,奪走父母對自己的愛。
但是,當看到弟弟妹妹在自己的教導下學會瞭很多東西,感受到哥哥姐姐保護自己時的勇敢可靠,我們也就學會瞭珍惜和愛護。
就像尼古拉後來面對媽媽肚子的小寶寶,不再是排斥,而是相當期待,他期待做一個強大的好哥哥。
看著尼古拉和小夥伴們純真的眼睛、燦爛的笑臉,回憶著曾經擁有過的童年的時光,你會發現保持一顆童心多麼重要。
它雖然不能讓我們在以後的道路上一帆風順,但卻是讓人簡單、開心的法寶。
就算有天大的事,像這幫孩子,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常常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做一個有趣、有夢、有愛的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