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Sir 想跟你們說一個人。
——可能是《毒舌》提過名氣最小的名人。
他做瞭一檔節目,20 年,去年停瞭,這檔節目收官豆瓣 9.5。
他前兩年又根據這檔節目,孵化成另一檔類似的(可能預感前者要被停),目前三季,豆瓣評分依次是,8.9,9.2,9.4。
他可能是中國最不著名的著名主持人?
也許你有興趣瞭解他?
文 | 羋十四
Sir 電影獨傢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Sir 這次給瞭個命題作文,題目叫《竇文濤》。
1998 年,鳳凰衛視做瞭一檔節目,《鏘鏘三人行》。
許子東和梁文道做嘉賓,竇文濤就是那個三明治夾心主持人。
2017 年秋天,節目宣佈停播。
整整二十年,很多人從未成年追到結婚生子,或者離婚再婚。
但《鏘鏘三人行》似乎一直沒變。
對這檔節目的理解,也大體可分三類人——
一類是聞所未聞的;一類是瞭如指掌的;但我猜測,更多那類,是一知半解,可能聽過幾期,但沒有像什麼《好聲音》《奇葩說》期期追著看的習慣。
不得不說,這蠻符合節目主持人竇文濤的公眾印象。
我們認識他,知道他,也覺得他不錯,但又遠遠不到爆款的追捧。
竇文濤究竟是誰呢?
(我有興趣)
來點八卦的,俞飛鴻的緋聞男友、魯豫的男閨蜜。
然後沒瞭。
所以我隻能說我看到、瞭解的竇文濤,他讓第一部分人有認識,讓第二部分人有意思,讓第三部分人覺得,原來如此。
知乎上 " 如何評價《鏘鏘三人行》和竇文濤 " 那道題,被頂到最高的回答隻有一句話:
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內心深處有自卑感的情色小主播。
用一個動賓結構和一個狀語前置短句做瞭兩個復雜定語,定位,情色小主播。
這句回答的評論區裡,最高贊那條也是一句話:
" 揣著明白裝糊塗是他的職業情操。"
是,雖然 " 情色小主播 " 的定位非常刻薄,但作為喜歡竇文濤的老觀眾,卻並不會認為這是一句貶義。
竇文濤自己說過:文道淵博,子東刻薄,我嘛,輕薄。
他的朋友也坦白,有一次查建英是嘉賓,在文濤胡謅一通之後,多年合作夥伴查建英就說:" 你就是先把自己壓得特低,讓別人都不好意思 cei 你 " 。
豆瓣一篇《我為什麼開始討厭竇文濤》,樓主也憤憤不平地說:" 文濤本質上極為精明,但是經常故意裝傻,有的時候裝得太刻意就會讓人不舒服 "。
但我早就發現瞭,任何一個引起巨大關註的人,都會遇到這個有趣的矛盾點:
喜歡你的人,和討厭你的人,都是出自同一個理由。
說起來,在 1998 年那個還沒有知乎、豆瓣的年代,竇文濤主持的《鏘鏘三人行》,實際上就是一個最大規模的封閉型意見領袖聚集地。
從王蒙、許子東到劉少華的老中青三代 " 評論員 ";梁文道、餘世存、陳丹青這樣的知識分子,再到自由作傢查建英、知名媒體人馬傢輝、教犯罪心理的李玫瑾、教藝術史的曹星原、搞古玩的馬未都、耿直的周軼君、真性情的孟廣美 ……
這些人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能自成一派,掌握一定話語權。
但卻被集中到瞭這個小房間,坐在竇文濤的兩側。
一桌,三椅,配上幾罐紅色飲料,有方向又信馬由韁。
我們常常詫異嘉賓的自由發揮。
文濤:錢鐘書您怎麼看?
李敖:思考力不夠
鳳凰衛視做過許多談話節目,許戈輝的《名人面對面》、魯豫的《魯豫有約》,但絕大多數處於穩定、可控狀態的一對一。
——在一種精妙的語言設計和節目氛圍裡,大部分故事都會順利被挖出來。
但《鏘鏘三人行》不一樣。
在幾何裡,三角形是最穩固的,排列組合裡,多瞭一個因素,就翻瞭無數倍可能。
竇文濤作為等腰三角形的那個尖兒,表現出瞭神奇的話題掌控力。
他在一個三方對談的談話節目裡,成為瞭一個樞紐站,話題歪瞭他正回來,偏到哪邊去瞭,他給拉回來。
這種狡猾的周到,源於主持人的 " 認慫 "。
他迎合嘉賓、迎合觀眾。
這種迎合使得節目像水一樣,任何一個嘉賓來瞭,帶著不一樣的容器,都可以把節目盛在裡面。
竇文濤是河北石傢莊人,父母都是農民。
魯豫曾經跟竇文濤聊天說做人應該順其自然。
竇文濤當時這麼回答:
要是真按著傢裡的路子走,就是三個兒子,一人一盆餃子,吃完瞭躺在沙發睡一下午,然後接著吃,吃完繼續睡。如果不爭取一把,這就會是我的生活。
這段對話就代表瞭他在《鏘鏘三人行》的主持風格。
即使和魯豫是很好的朋友,即使他心裡有明確的對立意見,他也不會直截瞭當地反對你,更不會去嘲諷別人想法過於片面,而是順著別人的話頭延展開去,像一條小溪順流而下,不急不緩,點到即止。
有一回,節目邀請瞭占星師曹判答。
在提到 " 水逆 " 這個概念時,梁文道明確表示不相信,孟廣美也透露出不屑,竇文濤便說,自己在那段時間正好不太走運,比如丟東西、買錯東西等。
他沒有表達觀點,隻是通過陳述某一部分的客觀事實順勢接住嘉賓的話頭。
隻有這樣的主持人才能讓每一個帶著話來的嘉賓盡興而歸。
有學問的講學問。
雲端自有雲端的聖潔。
但他插科打諢,把雲端上的知識降維成容易吸收的觀點,不是一種學問?
" 淵博 " 固然難得,但如果沒有 " 輕薄 " 在旁邊襯著,未必堅固。
有故事的說故事。
故事自有故事的曲折。
但他牽拉拽引,把故事引導進大眾喜聞樂見又不犯規的尺度,難道不是一種故事?
有一期請瞭北京郊區的一個老鴇講底層小姐和嫖客,他津津有味,最後還誇瞭老鴇,說她特別有素質,錄這期節目一句臟話都沒講。
有熱點的追熱點。
但他追熱點不屈從熱度。
徐曉東打假傳統武術事件時,分兩期請瞭正反兩方的嘉賓,他居中而坐,不講一句偏話。
難道不是一種有價值的,可持續的態度?
既不輕視主流,又不諂媚小眾,而是有意識地把話題導向花花世界的復雜和黑白認知的盲點。
在我看來,國內主持人不乏說大話、假話的好手,他們巧舌如簧,混得人模狗樣。當然也見過說真話的憤青,他們句句如刀,最後活不過一年。
唯有竇文濤。
他幾乎看不見個性,沒有旗幟鮮明的立場,甚至,愛把自己塑造成十足精明的小男人形象:
比如看動畫片都愛哭、直言不諱說自己好色、每次看到別人拍廣告賺錢都內心嫉妒啊,聊到優衣庫事件," 喲,優衣庫這個,我也想搞一回 "……
典型的。
《鏘鏘三人行》出過許多美麗有風情的 " 竇女郎 ",比如最早的女嘉賓之一幼婷,就常慘遭竇文濤的調侃:
" 幼婷的腿在我們節目組是出瞭名瞭,她播新聞穿得人五人六的,但第一次來《鏘鏘三人行》就穿得比較清涼,而且她知道《鏘鏘》女嘉賓都是坐在旁邊,所以實際上這個鏡頭一拍是能看到整個腿形的。這一點你們不要覺得我不正經,是因為觀眾提醒我的。其實主持人最吃虧,他面前有個桌子你知道吧,幼婷她穿得再少我也看不見 ……"
由此,幼婷得瞭個外號,叫 " 好腿 " 幼婷。
圖片來自水印處
狡猾。
狡猾在此處不是貶義詞。
和去年 " 最憤怒 " 的許知遠《十三邀》不一樣,《鏘鏘三人行》是不憤怒的談話節目。
許知遠會含著火藥,對著馬東問出:" 你真覺得《奇葩說》和莎士比亞是一樣的嗎?",甚至質問觀眾:"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憤怒瞭啊,我們以前,都是要弒父的啊 "。
竇文濤也聊過,但不是帶著恨鐵不成鋼的生氣。
比如什麼《奇葩說》,都是成功的節目。但是我回傢一想,我從來不會看。就是我個人,完全不喜歡看。現在我發現,我認為有營養的,應該受到大傢褒揚的節目,和火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說自己很排斥辯論性的節目,因為不喜歡爭吵:
辯論節目,不過就是披著辯論外衣的表演秀,有什麼問題,為什麼不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好好說,非要弄得嘩眾取寵,劍拔弩張,又不是沒飯吃。
但如果馬東上他的節目,比如最新的《圓桌派》,他一定會表現出一百分的友善,讓馬東極為暢意地聊他最愛的話題——
他早早就坦誠過,他不需要對他談的話題真誠。
這真是一個深奧的哲學問題。
如果一個不真誠的人對你說:" 我不是一個真誠的人 "。
請問,他到底是不真誠,還是真誠呢?
哪天我要是飛機事故瞭,深圳一半的夜總會都要下半旗表示哀悼。
認識竇文濤不該看他聊瞭什麼,應該看他不想聊什麼。
有一期聊到娛樂圈的毯星話題。
竇文濤說,最初接廣告,他總覺得不好意思,沒想到後來大傢逐漸以接廣告為榮瞭。
但他似乎極為害怕暴露自己賺瞭多少錢。
有一次,竇文濤說他看中一個海景別墅,可惜買不起,但是窮畢生之積蓄沒準能付個首期。然後馬傢輝就抓住瞭把柄,幫他算瞭算大概需要多少錢才能付首付,結果也得上億 ……
然後竇文濤很惶恐地轉移瞭話題。
在傳統語境裡,有錢的文人,都是不合格的文人。
在竇文濤的惶恐裡,我突然意識到,他內心對自己的定位,未必是那個輕薄世俗的小男人。
梁文道曾經講過:
我覺得今天的中國很可悲,很文藝的人要裝俗才會被大傢認同。最好的例子是竇文濤,大傢都說他是一個很真誠的人,很坦白,他的確是,有真俗氣的一面。
可是我認識他那麼久,知道他其實也很裝。
裝什麼你知道嗎?
他大部分不工作的時間,都躲在傢裡看書。他最喜歡研究中國書畫。他文藝得一塌糊塗。但問題是,他在電視上絕對不透露那一面。
這時候觀眾就說喜歡他,真性情,大傢覺得這才叫真。但是明明你真喜歡金文的書法,不能講,你一講就裝逼。
竇文濤屢次在節目中承認,他在節目中表現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不在一個平面上,而在另一個 " 平行世界 " 裡。
他坦誠自己的 " 不真誠 "。
神奇的是,很多人將這種坦誠視為極大的真誠。
人都有表現自己的傾向,但大多數人,都會由下而上表現,就像我們放自拍,找最美的角度,加最好看的濾鏡,最後放出來的照片遠遠高於平均值,然後得到或假意或真心的誇獎。
但竇文濤,是由上而下表現——
他遠離高大上,緊握胸腿腰,永遠的口無遮掩,拒絕崇高,貼近世俗,甚至越過世俗,俯身飛行。
俯身到什麼程度呢?有時候甚至低到,能使普通觀眾產生一種智識上的隱秘 " 優越感 "。
這幾年流行的 " 自黑 ",比起竇文濤二十年前就開始的自我下放,弗如遠甚。
竇文濤其實是裝的。
因為他沒有不裝的資本和才華。對於一個普通傢庭出身的普通孩子來說,文藝、理想是夢想的彼岸,我朝著它努力,但絕不可能縱身一躍。
竇文濤又是不裝的。
因為他受不瞭裝的淺薄和勢利。對於一個讀過一些書,喜歡王朔的文化人來說,生活、現實是確認價值的鐐銬,我離不開它,但不能深紮其中。
某種程度,竇文濤幾乎是今天絕大多數文藝青年所能到達的最高度。
不歌唱宏大,不鄙視渺小。
不推崇主義,又不全身心地擁抱自由。
不求渡人,先求渡己。
一個 89 年大學畢業,從業初期就拿過金話筒獎," 送往迎來 " 招待過上至文壇巨擘、學界大拿,下至草根乞丐、老鴇妓女的主持人,二十多年沒大火,也沒過氣,最終被網友投票認為是一個 " 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內心深處有自卑感的情色小主播 "。
我猜他看到這條評論時,內心一定充滿得意。
可以,這很竇文濤。
P.S. 作者留言:感謝知乎用戶 @風吹吹好蘇胡、@叫烏鴉的少年、@張灰灰、@棲墨,豆瓣用戶 @venetians、@林,文中部分例子援引自他們發佈在相關問題下的回答與文章,省去瞭我翻視頻找原話的時間,在此一並致謝!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