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李宗盛的歌,在不同的年齡能聽出不同的味道。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的音樂可以經久不衰。
山丘 李宗盛 - 山丘
李宗盛在臺灣音樂界,是僅次於羅大佑的存在。
甚至由於近年來羅大佑頻上各種綜藝節目,失去瞭仙人般的隱秘。兩人的地位有點此消彼長的感覺。
對很多人來說,李宗盛的音樂陪伴瞭整個青春。不過,放眼整個臺灣音樂史,他隻是其中一個符號。
今天魚叔要說的紀錄片,有李宗盛,有胡德夫,有侯德健、有吳楚楚 ……
主角不是某一個人,是一群人,是一個時代——
《四十年》
豆瓣評分高達 8.7,可惜隻有 271 個人重溫過這段時光記憶。
" 四十年 ",簡簡單單一個片名。
沒有所指的人,沒有具體的事,甚至無關情懷和頓悟,隻是這樣一個包藏萬千的時間概念。
影片的開頭也是簡簡單單,臺北市普通的一戶人傢,一位婦人在陽臺上采摘著自傢種的蔬菜。
一根熟透的茄子因為沒有及時采摘,已經老瞭,不能吃瞭。
這位婦人,名叫陶曉清。
她在 70 年代推動瞭臺灣民歌運動,因而被譽為 " 臺灣現代民歌之母 "。(為瞭與 " 傳統民歌 " 區別,下面統稱民謠)
她不寫歌,不唱歌,為什麼會被稱為民謠之母呢?
這還要追溯到 40 年前,由她主持的一檔音樂類廣播節目。
她是首位在廣播節目裡,號召普通聽眾參與音樂創作,將作品寄到電臺,一起分享的廣播人。
也因為她的號召,許多臺灣年輕人拿起吉他,開始創作,掀起瞭一股民謠之風。
由此,才有瞭後來的針對青年校園民謠的大獎——金韻獎。
我們熟悉的齊豫(齊秦的姐姐),就是從金韻獎走出來的歌手。
她獲得瞭 1978 年的冠軍。當年,她翻唱瞭美國民謠歌手 Joan Baez 那首著名的《Diamonds & Rust》。
Diamonds And Rust 齊豫 - Stories
用陶曉清自己的話來說," 這場民謠運動,是一場不留血的革命 ";
而她的電臺節目,成瞭這場革命主戰場;
她傢的客廳,成瞭革命者暢所欲言的營地。
因此,紀錄片的開場與結束的場景,都選在瞭陶姐傢的客廳。
導演希望以最日常最自然的視角,切入這個關於民謠,關於光陰的故事。
執導本片的青年導演侯季然,曾經一度被媒體誤傳是侯孝賢之子,於是在業內也被叫做 " 小侯導 "。
他偏愛與時代記憶有關的主題,不喜歡刻意設定場景,而偏向於更有人情味的日常。
因此他的影片裡的人物極其自然,而且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小驚喜。
不久前魚叔介紹過,由他執導的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共兩季)。
影片記錄瞭臺灣 40 傢獨立書店的風貌,記錄下瞭書店有趣的角落,也記錄個性迥異的書店老板。
該片幾乎就是一本權威的臺灣書店觀光指南。
而在紀錄片《四十年》裡,他依然堅持著一貫的拍攝風格,用鏡頭記錄下瞭當年掀起民謠運動的年輕人,40 年後的模樣。
除瞭貫穿始終的陶姐之外,影片還跟拍瞭很多臺灣民謠初創期的歌手、創作人。
第一個便是寫下臺灣民謠第一頁的楊弦。
1975 年 6 月 6 日,在臺大研究所念書的學生楊弦,辦瞭一場演唱會。演唱會的後半場,他演唱的都是由餘光中的詩譜成的歌,這些歌後來匯集成瞭《中國現代民歌集》。
這被看作是臺灣民謠史的第一頁。
回旋曲 楊弦 - 因雨成歌
現在的楊弦已經移民美國舊金山,成立瞭自己的制藥公司,但仍然在堅持創作,而且還在與時俱進地學習新的樂器和錄音技術。
攝制組在跟拍時,跟著楊弦走進瞭一傢琴行,意外拍下瞭他在選琴時的一段即興彈唱。
這一幕,就像是無意撞見隱居多年的武林高手,一時興起,持鞘而舞。
身為醫生的楊弦,十分註重養生,年近七十,依舊保持著良好的體型。
而和佛系的楊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超級接地氣的胡德夫。
40 年前,他是臺灣第一個舉辦個人演唱會的歌手。
40 年後的他,可是會為瞭一條魚,跟老婆跑遍菜市場,最後大油大火一陣烹飪,大快朵頤。
至於養不養生啊,好像沒那麼重要。
這位看起來半點架子沒有的大叔,是臺灣民謠屆的扛鼎人物!
這是許多人提起臺灣民謠,嘴裡蹦出的第一個名字。
前兩天魚叔介紹的央爸爸的新綜藝《經典永流傳》中,胡德夫就有獻唱。
一首《來甦 · 秋思》震驚四座。
胡德夫的歌聲,無疑是民謠屆寶貴的財富,餘光中曾評價他是肚中自帶風箱的歌手。
當初一首卑南族的傳統歌曲《美麗的稻穗》,改變瞭他的人生軌跡,此生他便與民謠不可分割。
但這樣一位天賦異稟的歌手,卻在 1984 年,突然淡出歌壇,消失不見。
因為那一年發生瞭海山煤礦爆炸,造成瞭 72 名礦工的死亡,其中多數為原住民;
因此胡德夫開始投身於原住民運動中,為維護原住民的權益奔走,成瞭一名社會活動傢。
直到 2005 年,55 歲的胡德夫才重新回歸歌手的身份,發行瞭人生的第一張專輯《匆匆》。
片中有一段采訪讓魚叔影響深刻。
胡德夫對著鏡頭談起瞭,他是如何與民謠結緣的。
楊弦和李雙澤本是胡德夫的現場聽眾,突然有一次,李雙澤問胡德夫:你會不會唱你們民族的歌?
胡德夫當場便唱瞭一首《美麗的稻穗》,一曲唱罷,感人至深。
讓人不由得感嘆這片土地上本就有這麼美好的歌。
美麗的稻穗 胡德夫 - 匆匆
其實在那之前,他並沒意識到這有什麼特別,他對這首歌的美,這首歌的價值是完全沒有概念。
原來那些本就很美的歌,
竟然還要別人指點你、告訴你,它到底是什麼
你由別人去確定自己的東西,才看清,
哦,它原來是什麼
——胡德夫
影片中還記錄瞭許多,已然老去的 " 年輕人 "。
唱紅瞭《小茉莉》的包美聖,穿著蛋糕裙自嘲自己已經成瞭老茉莉;
但聲音依然甜美的她,心中依舊住著那個不會老的小茉莉。
小茉莉 包美聖 - 重逢。包美聖民歌精選輯
《龍的傳人》的創作者侯德健,依舊還是侃侃而談,但那麼多年生活的起落曲折,並非沒有給他留下傷痕。
他得瞭恐慌癥,發作之時常常沒辦法出門,他的侃侃而談多數時候隻發生在他傢裡。他因此錯過瞭 " 臺灣民歌四十周年演唱會 "。
但他在視頻上說:我們五十周年再見。
不知道,那時候又是怎樣的變遷,還有哪些人還能再見。
早已離開的李雙澤,隻有一塊石碑留在他當初舍身救人的那片海岸。
石碑上刻著他一直堅持呼籲的——唱自己的歌!
少年中國 李雙澤 - 敬!李雙澤 唱自己的歌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代亦有一代之歌謠。
李宗盛在片中說,不必過分懷念他們那個時代,因為每代音樂人都要有他的面貌。我們這代人做的事,對我們的同齡人和同代人是有意義的。
時間總在向前走,一切都在更新換代。
可是魚叔總覺得從前的歌謠要純粹許多。
我們不再感謝大地,也不再歌唱山河,一花一木好像不足以稀奇到讓人寫首歌。
再寫不出,也再難聽見:
一瓢長江水,一掌海棠紅,一片雪花白,一朵臘梅香。
鄉愁四韻 楊弦 - 因雨成歌
我們膜拜著這個時代華麗的皮囊,忘卻瞭時代的筋骨。
如此狂妄,難道真要任由著虛無成瞭文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