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 90 後都不想結婚瞭嗎?

08-16

大多時候,恐懼的不是婚姻關系,而是愛情本身。

她們都不想結婚瞭?

何潔最近在參加的一檔節目裡說," 我不會再結婚瞭。兩個人因為愛在一起,快樂過幸福過,最後分手時變成你死我活的狀態,很恐怖 " 引發瞭一堆心疼的同時,也獲得瞭諸多共鳴。畢竟她和前夫參加的綜藝節目裡是那麼的幸福和睦,熒屏之外婚變之後,一人帶倆娃的何潔傷心也實在辛苦。

這不禁令人聯想到前一陣在網上流傳的(@我是青年君)的一篇文章,叫做《90 後婚姻觀:我這輩子真不想結婚瞭》。(吐槽一句,不要隨便代表 90 後好伐)

這個文章說瞭點什麼呢?

1. 寧缺毋濫的我們,不願付出時間精力去將就一個隻是普通合適的人。

2. 與其經歷婚姻裡索然無味的柴米油鹽,不如交交朋友、看看世界,自己過。

共鳴的心情如同漲潮的海水,波蕩洶湧的都是不想結婚的情緒。越說越激昂,有很多類似這樣的想法:

還有另外一些。把女生在婚姻中的地位歸納成保姆和育兒機器,責任是討好婆婆和智鬥小三。COCO 覺得實在是太過偏頗。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何必如此偏激將好的一面完全視而不見?

其實文章的真諦是這句話,王爾德的話。" 很多人一輩子都遇不見夢想的真愛,隻會因為害怕孤獨地死去而隨便找個人互相飼養 "。

讓人逃避和恐懼婚姻的根源是找不到理想的愛或者害怕理想的愛在婚姻裡破敗。說到底還是對愛情本身持有不安,所以 " 不要結婚 " 這件事一點都不酷。

對愛情有崇高期望

90 年代女孩的長大軌跡,伴隨著日漫 、韓流、臺灣偶像劇以及數不盡的青春文學。在這裡價值觀載體裡,愛是命中註定的天意,婚姻是水到渠成的歸途。

我們在情竇初開的時光裡,看湘琴追著直樹,從單戀到互相依偎,慢慢覺得一段感情裡必須有這樣 " 互相拯救,彼此契合 " 的橋段才是水到渠成的愛。

婚姻、房子、車子該長這個樣子,化名為 " 愛的小屋 "。

我們最愛吃韓劇的套路。看韓智恩和李英宰這對歡喜冤傢相愛,也無數次套入自己和某某某。甚至比當事人還要著急的催促男女主角現實裡也要在一起。

而住進 " 浪漫滿屋 ",打造一個兩個人的傢的橋段,在夢鄉中的出現頻率尤其之高。

愛、傢、婚姻,都是命運對歷經困難的人昂貴的賞賜,在彼時那是一顆閃耀的寶石。

隨後迅速長大,上學、就業、日復一日的工作。成長經歷把你對愛情的幻想磨滅瞭不少。

但大多數的女孩,無論活得多瀟灑多酷或者多平凡多難,都對一份單純的愛無比渴望。這不是神經病,這是理想 ~

然而沒完沒瞭的婆媽劇無孔不入,身邊的親戚失敗的婚姻經歷也常常出現在爸媽嘴邊。越發讓大多數人覺得婚後生活裡的矛盾頻發看起來像惡狼。

到瞭適婚年齡被父母親友催婚和擇偶標準裡的條條框款更成為部分人心理上的負擔,沒有良好有效的排解方式。

雖然跟偶像劇裡的情節比並不現實,但很多成年人在感情世界裡真的仍然像巨嬰,並沒有符合年齡的成熟觀念。現實裡的婚姻組合跟大多數女孩對愛情和婚姻期許有鴻溝。

網絡空間特別能加劇這種失望感。從 "20 歲就覺得遇不到喜歡的人瞭怎麼辦 "," 為什麼想不開要去談戀愛,難道手機不好玩?成為到哪裡都通行的流行語,再到 " 戀愛無望,不想結婚,隻想發財 " 成為單身群體標語。

COCO 想說,這些事情是安全可以縷出頭緒的事情,並非是一團亂麻。盲目的隨大流,跟著那些真正想開世事、決定要獨身生活的人起哄,本質上並不明智。

因為你還是被別人的戀愛甜到哭,在偌大的城市仍想有個安穩的歸宿,在好姐妹的婚禮上由衷的感受到幸福。

盡管愛情和婚姻本該是連體嬰兒,但愛情不理想,咱不要遷怒婚姻好伐?

她們都嫁給愛情瞭

宋仲基和宋慧喬、金泰熙和 rain、舒淇和馮德倫、林心如和霍建華 ... 他們不都是因為愛情而結合的嗎?

千萬別急著失望,沒有就再等一等。

要不你就會發現再過幾年,那些說著不結婚的人都嫁得極好,而你還是單身狗(微笑臉)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