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傳奇,也是林青霞唯一的偶像

07-13

你生命中最難熬的日子

是怎麼度過的?

有的人是靠書籍

有的人是靠藥物

而她靠的是聲音

林青霞:他是我唯一的偶像

" 他的聲音是我的半顆安眠藥 "

2001 年,林青霞 71 歲的母親因為抑鬱癥跳樓自殺。此前 1991 年三毛去世,1995 年鄧麗君去世。隨著親人和朋友紛紛離開,林青霞陷入人生最黑暗的時期。

就在那時,林青霞的父親病重,她夜夜失眠,完全無法正常入睡。香港八卦雜志拍到她進出心理診所,醒目的標題充斥著" 林青霞情緒失控,到精神科求醫 …"

好友為瞭安慰她,就送瞭她一套有聲書。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她打開瞭音響。

隨著音響裡溫儒、醇厚的男中音緩緩飄出,林青霞漸漸的被迷住瞭。這聲音清朗中帶著特有的磁性。瀟瀟簌簌,如松濤;不疾不徐,似泉音。

林青霞覺得自己緊繃的神經慢慢舒緩瞭下來," 我意識到自己褪下瞭層層無形的武裝外衣,眼淚遏制不住的往下淌,我終於可以痛痛快快的流淚瞭 ......"

林青霞壓抑瞭許久的情緒就這樣被釋放瞭出來。從此這個聲音就成為瞭她入睡的必備物品。

此後,不論多忙,每周五都要專程從香港飛去高雄聽他的講座,林青霞說:"他的聲音是我的半顆安眠藥,能給予內心安定的力量。"

他,就是蔣勛當代華人世界的文化教父,被林青霞稱為 " 唯一偶像 "。

從沒落貴族到 " 斜杠魔王 "

他的傳奇超乎你的想象

蔣勛生於歷史古都西安,父親是黃埔軍官,母親滿清貴族獨生女。

從小,他就在價值連城的古宅裡聽母親講各種傢族故事和古老傳說,蔣勛曾說 " 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遇見比我母親更會講故事的人。"這些生動鮮活的故事,也是蔣勛記憶裡最早的文學感動。

幼時,他在父親嚴格的傢教下,背《論語》寫九宮格大字,小小的他也能用 " 三星白蘭地 " 對父親出的 " 五月黃梅天 "。深受儒傢傳統教育的熏陶。

▲年輕的蔣勛(左一)和丁玲(中)合影

1949 年,蔣勛隨父母舉傢逃難到臺灣。這已不是他們第一次逃亡,所有身外之物全成為活命的負擔,在慌亂的遷徙中被丟棄幹凈,曾經的貴族後裔淪落到身無分文。

雖然傢境敗落,但是蔣勛父親裡骨子裡的執拗,讓他始終把 " 讀書 " 作為孩子的頭等大事兒。

剛搬來臺灣的時候,蔣勛父親送瞭蔣勛一份禮物," 一個用瞭 8 年的硯臺和一支用瞭 4 年的毛筆 "。從此,蔣勛在父親的嚴格監督下開始練字,天日課包括大字三篇,小字一篇;常未免於一頓痛打。

稍大一點後,為瞭方便蔣勛借讀書籍,父親直接把傢搬在瞭臺北重慶南路上的東方出版社旁邊。在這裡,蔣勛讀瞭6 年的世界名著和期刊小說,也是在這裡,他對藝術、文化、美術等產生瞭近乎癡迷的喜好。

為瞭對國內的史學和文學有著更加深入的研究,他邊打工邊讀書去歐洲留學。很多人會說 " 為什麼蔣勛的聲音這麼好聽 ",其實就是蔣勛在歐洲學習戲劇史時專門鍛煉的。

天資聰穎如他,人生簡直跟開掛一樣:出詩集、寫小說、開畫展、做主持、當教授、環球旅行,遍訪名傢大師 ... 是當之無愧的" 斜杠魔王 "。

貫通藝術、美學、文學、繪畫等領域,他涉獵廣泛,並且都有著極高的文化造詣:

寫作,他著作等身。四十餘年來,他發表作品數十部,每一部都堪稱經典:他的《蔣勛說紅樓夢》連續三年被央視《讀書》欄目評選為大眾喜愛的 50 種好書;《生活十講》撫慰過監獄裡無數個失落的靈魂 ......

繪畫,他執教名校。早年專攻西洋美術,期間舉辦過無數次個人畫展。更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是臺灣知名的美學教育傢。

辭掉高校教授,拒絕馬英九邀請

他的人生就是這樣灑脫

除瞭" 全才""斜杠大魔王 "的身份外,更令人佩服的是他超然灑脫的人生態度。

舍得放棄:做瞭 7 年美術系主任,一日經過學校草坪,陽光下一個年輕男孩穿著破牛仔褲躺在草地上讀詩,蔣勛瞬間被這一幕震撼瞭,他回想自己有多久沒有這樣在草坪上讀書瞭?於是,他決定辭掉系主任的身份,回歸山林,繼續讀書寫詩。

舍得拒絕:馬英九力邀他出任臺北文化局長,他認為龍應臺更適合,就推薦好友龍應臺成為臺北文化局局長。

著名文學傢奚淞曾這樣形容過蔣勛:" 藏在蔣勛內裡的,是一個可以高歌、可以揮淚的少年形象。"

他喜歡穿著簡單明亮的衣褲,肩上喜歡掛搭一個裝有紙筆書本的背包,走路時常低頭不語,興致一起便會昂首高歌,聲音之大令人不知所措,但就有如他的詩一般,給予人一種年輕的生命活力。

" 我不想把文學、藝術弄得那麼偉大 "

文學之於蔣勛,就像是一種信仰。蔣勛曾說:" 我不想把文學、藝術弄得那麼偉大,但有時候有那麼一個安慰的時刻,對林青霞的心情很重要。我覺得文學是一種救贖,在人生的關口有時一句詩或一張畫就可以讓她過關。"

的確,蔣勛談文學,總會有一種特別的魅力。

有人這麼評價他——

" 他 Hold 住大題目:孤獨、人生、儒傢傳統。但他在丟出那些壓得死人的大話之前,會鋪墊出許多細水長流的故事,他的經歷,他的感受 ……所以那些 " 大話題 " 也變得真摯,有說服力。"

" 他也喜歡談名傢:李白、杜甫、曹雪芹 ... 但不是簡單枯燥地註釋,而是把這些名傢請下神壇,化身成你自己、你的同學、你的父母、你身邊的小人物。"

所以,愛聽蔣勛講文學的,不止是大學生和文化人,也不僅是大明星、企業傢和貴婦,還有街邊的白菜攤販,路上的貨車師傅

林青霞說:" 蔣勛是我唯一的偶像,半顆安眠藥。" 這句話其實也是聽過蔣勛演講的人共有的一種傾慕之情。

他用將近四十年的時間,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文學的感動,成為臺灣傢喻戶曉的文化教父。

可近幾年來,他發現大陸的一些國學解讀,總是試圖用經典去教會我們一些處世之道、社會成功學。而他卻希望,能夠把文學還原到我們生活最可愛的部分,讓大傢從文學中找回人性的溫度與生活的智慧。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