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裡,馮唐提到:
" 院子裡要有樹,最好是果樹或者花樹或者又開花又結果。每年花樹開花那幾天,在樹下支張桌子,擺簡單的酒菜,開順口的酒,看繁花在風裡、在暮色裡、在月光裡動,也值瞭。"
而他在北京胡同裡的傢也確實是符合瞭他自己心中的願想。
傢是愛的人和愛的物的集合,但每個人對於傢的念想都不一樣。
如馮唐、張靜初般,把傢住成理想的模樣,也就不必執著於虛無的遠方,而是抓住每一個 " 歲月靜好 " 的眼前。
生活與遠方可以兼得張靜初
她因參演《孔雀》成名,憑電影《芳香之旅》成為國際 A 類電影節影後,她是馮小剛導演作品《唐山大地震》的主演,她是張靜初,雅靜如初。
張靜初沒有大紅大紫過,在演藝圈裡卻是極耐看的一個。戲外的她,是一個想把生活的 80% 都過開心的姑娘。
拍戲之餘,她喜歡騎行,感受一路的風景;休閑在傢,她喜歡采摘親手栽種的果蔬;或者把鮮花扛回傢,剪根、插瓶,然後擺在傢裡的各個角落。
第一次種多肉的她,采買、選盆、搭配、栽種,一氣呵成。
把時間浪費在一點點 " 無用之事 " 上,有花草、陽光、貓、狗相伴,能安置下心愛的老傢具和古董物件,這便是張靜初一直以來對生活和傢的期許。
走進她傢,會有種迎面而來的自然清新感和綿延的故事感。
傢門口的椅子來自老式電影院座椅,搭配著鐵銹斑駁的窗欞、木邊幾和素雅的鮮花,玄關開始,便有讓人安靜下來的魔力。
客廳這張手工編織的地毯是張靜初數年前在敦煌拍戲時淘到的 " 寶藏 ",沒有傳統的茶幾,她用兩個復古儲物箱代替瞭茶幾功能。
張靜初喜歡老物件," 它們被歲月洗禮得很柔和,充滿有人情味 "。
客廳裡的落地窗都是朝北的,靜謐柔和的采光,這也是打破常規而為之。
▲ 張靜初與房子設計師周光明
舊上海風情的裝飾畫掛在壁爐的上方,充滿舊時光的風情。
衛生間的壁燈間與墻面上是風格呼應的裝飾畫,幹花與鮮花的搭配,有著恰到好處的美感。
樓梯轉角看似隨意垂吊的綠藤,其實無處不是小心思。從一樓到二樓,仿佛穿過莫奈的花園。
張靜初喜歡在傢裡擺弄花草,以白、綠色為主,配合老傢具,清新又不失溫度。
張靜初和媽媽一起住在這座房子裡," 有時聽見她在樓下嘮叨,會有一種傢人還在身邊的幸福感,因為總有一天是要離別的 "。
這就是她對自己傢和生活的追求,簡單、美好、且充滿質感,遠方的詩意就在眼前,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每一寸光陰。
幸福是,屋裡有你,屋外有花曹彬 & Alexandre
相比於張靜初的獨棟房子,曹彬和 Alexandre 的傢要小得多,隻有 55 平米,但依然不妨礙他們把傢佈置出 "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 的溫暖感。
曹彬來自蘇州,是一位藝術策展人,先生 Alexandre 則是個風度十足的法國紳士,從事室內設計及傢具設計。
他們在法國相識相愛,6 年前搬回中國,把傢安在上海南京西路的弄堂深處。
這是 1930 年代老公寓的一層,一室一廳總共 55 平方米,兩人卻在這迷你的空間中打造瞭令人艷羨的秘密花園。
客廳保留瞭上海老建築常見的鐵窗,也解決瞭采光問題。
芥黃色的地毯與湖藍色靠墊,調和瞭老房子原有的深木色調,再與綠植呼應,帶來滿屋朝氣活力。
一進門,在不算大的客廳裡,老式窗戶下方放瞭個簡單的書櫃,周圍更多的是綠植和曹彬自己擺弄的鮮花。
花的姿態,形隨自然,成為室內與戶外的連接,一如文人園林,造一番心中的自然世界。
沒特別學過插花的曹彬,對花的理解來自中國文人園林的初心,這也許和她生長於自古以園林聞名的蘇州有很大關系。
連接客廳和臥室的圓形拱門,搭配明快色調和簡約風格傢具,和蘇州園林的景致有異曲同工之妙。
夫婦倆特別將臥室漆成淺淺的土耳其藍,使得空間格外寧靜。
穿過玄關、客廳,走進一大片綠意,這裡是一個幾幢小樓共用的私人花園,閑下來時,他們便在小院裡野餐、閑談。
餐桌是一張長桌,因為夫婦倆好客,會經常邀朋友到傢裡品嘗他們的好手藝。
Alexandre 非常喜歡烹飪,他主廚掌舵,曹彬則負責 " 拈花惹草 ",從花市找來當季花材搭配出一桌賞心悅目的好菜。
無論是生活還傢,都是視野決定格局。先看清自己,才能明白遠方在哪裡,心裡有光,才能賦之周遭以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