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 全球最幸福國傢是怎樣煉成的
兩個世紀前,這塊土地貧乏、不被看好,人們想方設法向外移民;兩個世紀後,這裡不斷被開發的豐裕資源,證明瞭過去的假定是錯誤的。如今的挪威不僅成為瞭世界上最富裕的發達國傢之一,還憑借著獨具特色的公共福利設施,讓國民過上瞭世界上最幸福的生活。
撰文丨劉慧儀 編輯丨 KOZUE
周日早上 10 點整,卡爾 • 約翰斯大道(Karl Johans Gate Street)已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這條為瞭紀念瑞典和挪威的國王——卡爾 • 約翰斯而建的林蔭大道位於挪威(Norway)首都奧斯陸(Oslo),東起中央車站(Oslo Sentralstasjon),一路向西,滿目盡是包裹在有著濃鬱中世紀色彩建築,人們或與三兩好友坐在露天咖啡廳聊天,或駐足欣賞街頭藝人的拿手好戲,或在商店裡選購衣服禮品 ……
但別就此斷定它隻是一條普通的商業街,因為一不留意,或許你在下一個轉角就會遇到名勝古跡;在這裡,大教堂(Oslo Domkirken)、國傢劇院(National Theatre)、國會(Stort inget)穿插其間,頗有一種不期而遇的遊趣,大道盡頭的王宮(Det Kongelige Slott)更是無數外國人心心念念的旅遊勝地。
走在這個 " 萬島之國 ",恐怕誰都不會質疑它 " 全球最幸福國傢 " 的稱號。根據聯合國於今年 3 月 20 日際幸福日(World Happiness Day)發佈的《2017 年全球幸福國傢排名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7),挪威在被評測的全球 155 個國傢和地區中脫穎而出,從去年的第四名一躍榜首,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傢。
該研究基於咨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的全球民調,主要參考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健康壽命、社會支持、對政府信任程度、個人自由感以及慷慨度這 6 項指標。
確實,心曠神怡的自然風光、完善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遺產 …… 種種優勢讓挪威成為人們理想中的樂土,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穩定的經濟發展。據挪威統計局發佈的 2016 年國民賬戶數據顯示,去年挪威經濟同比增長 1.0%,人均 GDP 為 70934 美元。
另據挪威統計局統計,今年 1 月至 2 月期間,挪威貨物進出口總額達 287.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9%。其中出口 172.9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1%;進口 115.0 億美元,同比增長 7.4%;貿易順差 57.9 億美元,同比增長 92.4%。
事實上,自從當地工業革命以來,挪威的經濟就表現出驚人的增長,並長期推崇自由貿易。盡管挪威 1972 年和 1994 年兩次入歐公投均未能在議會中通過,它仍屬於歐洲貿易自由圈、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的成員之一。目前,挪威 80% 的出口面向歐盟,進口超過 60% 來自歐盟,所以在很多程度上,挪威經濟和歐盟緊密相關。
在此框架下,挪威每年向歐盟提供經濟援助,以此獲得歐盟單一市場待遇,人員、貨物、服務和資本可以自由流動,同時也保證瞭農業、漁業、司法、內務不受歐盟幹涉。
一個北歐小國竟能取得如此驚人的經濟成就,秘訣何在?
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挪威經濟高度發達,是市場自由化和政府宏觀調控成功結合的范例。在大部分以私有財產和私營經濟為主導的同時,國傢也持有並管理著某些工業活動。充滿活力的私營部門和龐大的國有部門形成瞭挪威混合型市場經濟體系。具體來說,國傢更通過稅收、關稅、補貼、發放許可證,和管理勞動環境、財會程序、污染和產品等方式進行管理。
此外,國傢擁有 10% 的生產性林地,農業與漁業則全為私人所有;工商企業主要為私人所有,但在部分大型公司裡頭,國傢是最大股東,比如北海最大原油生產商——挪威國傢石油公司(Statoil ASA,2007 年由原挪威國傢石油公司和挪威海德羅公司油氣部門合並而成)。
在 20 世紀 70 年代之前,挪威隻是一個依靠漁業和畜牧業的赤貧國傢,國民們並不知道自己國傢隱藏著一筆巨大的財富,直到 1969 年 12 月,美國菲利浦石油公司在在挪威北海埃科菲斯克(Ekofisk)地區的大陸架發現瞭 " 黑色的黃金 " ——石油,挪威經濟開始猛漲,國民收入劇增,挪威政府也加大力度擴大石油的鉆探與生產。
從北海到挪威海、巴倫支海,從淺海到深海,該國不斷勘探到新油田,還附帶發現瞭許多天然氣田。
如今,挪威是歐洲最大產油國,石油是該國現代化工業的一大組成部分,該能源產業也帶動瞭整個經濟,是當地所有產業中生產總值占最高比例的。根據官方估計,石油部門約占 GDP 的 15%,提供瞭全國約 9% 的就業機會。
與此同時,該國還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2016 年的產值占出口的 37%,GDP 的 12% 而由於挪威人口密度小,國內消費石油和天然氣的能力有限,因此該國生產的逾 95% 的石油和 97% 的天然氣用於出口。
作為石油出口大國,挪威在世界石油市場上扮演瞭極具影響力的角色,石油工業也是挪威與其它國傢進行經貿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據悉,挪威石油產業的波動會直接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影響,它的停產或產量的增減都可能會造成世界油價的上下波動。
去年 6 月,挪威七處主要油田約有 755 名工人罷工,影響每日數十萬桶的原油產量,受之影響,國際油價強勁攀升 3%,報每桶 48.17 美元;佈倫特原油期貨亦上漲 0.49%,報每桶 49.5 美元。
可以說,石油工業為挪威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福利社會的運行提供瞭強大的經濟後盾和物質保障,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動力。然而,與沙特、尼日利亞等石油大國不同,挪威並沒有過分依賴石油收益,並不存在產業凋零危機;除瞭能源資源,挪威也擁有如鐵砂、銅、鋅、鉛、鈦、硫化鐵和鎳等天然礦產,實現瞭囊括瞭機械、化工、電器、冶金、建築材料等工業產業的蓬勃發展。
挪威漁業的高度發達也得益於當地優越的自然環境。冷暖洋流交會的絕佳天然地理特性非常適於魚類生長,給挪威帶來瞭豐富的漁業資源,使其水域成為全球最佳漁場之一。因此,幾個世紀以來,漁業一直是挪威的重要產業。
同樣地,由於挪威本身市場容量有限,90% 以上海產品出口到國外,是全球海產食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據挪威海產局公開的數據,去年挪威全年海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 23%,達到 916 億克朗(約合 105.9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而由於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廣闊的海域以及長期發展漁業與海運業,挪威的造船業十分發達。作為挪威的傳統產業之一,挪威在造船領域經驗豐富,技術先進,在全世界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目前,挪威有 300 傢中小型及 5 傢大型的船用設備生產商。挪威生產的船用設備 60%用於出口,占世界市場份額的 8%至 10%。
高瞻遠矚隻為可持續
在石油帶來瞭好一筆 " 橫財 " 後,挪威迅速富裕起來。或許是因為好運來之不易,又或許是因為經濟模式過於謹慎,挪威沒有對此沾沾自喜,選擇決定有計劃地利用現有資源,在保持國傢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仔細考慮未來潛在的挑戰、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
1987 年,挪威歷史上第一任女首相格羅 • 哈萊姆 • 佈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在向聯合國提交的《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瞭 " 可持續發展 " 的概念,並將其定義為 "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構成危害的發展 "。
考慮到國傢的長期發展,挪威政府在 1990 年代,就發起建立瞭政府石油基金(The Government Petroleum Fund,2006 年更名為挪威全球養老基金),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帶來的財富得以用於公益和福利。基金由挪威中央銀行進行負責管理,主要通過石油和天然氣稅收、國有油田收入、國傢石油公司的股票分紅和海外投資中獲得財政支持。
該基金的目的在於當石油資源枯竭和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時候,其能給國傢繼續帶來可觀的財政收入,從而惠及全體公民。
如今,這筆主權財富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截至 2017 年 3 月,其總價值達 7 兆 7500 億克朗(約合 8920 億美元),持有 0.8% 的全球股票和 2.33% 的歐洲股票。
該基金對 77 個國傢的 8958 傢公司進行瞭投資,谷歌(Google)母公司 Alphabet、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雀巢(Nestle)也擁有來自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資產規模還在不斷礦大。
挪威政府養老金也是不可不提的一隻重要基金。它是挪威石油基金與國傢保險計劃基金在 2006 年改組後合並構成的。區別於挪威全球基金,這隻成立於 1967 的國傢保險計劃基金受到限制,必須投資到國內公司在股市上,因此其主要在奧斯陸證券交易所活動,是挪威許多大型公司的重要股票擁有者。
在兩筆基金的共同作用下,挪威主權財富成為瞭保護未來一代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堅實經濟支柱,同時有效緩解瞭政府赤字壓力,更是挪威社會安全網和高福利政策的有力保障。
在此基礎上,挪威社會、經濟等各方面得到瞭和諧發展,其高福利的社會體制也在逐步完善。挪威稅收水平頗高,國傢政府也相對應地向公民提供廣泛的醫療體系、教育等社會福利服務。在強大的社會支持下,挪威的平均工資水平居高不下,社會各行業及各傢庭收入差距不大。
全民社會福利制度的實施更體現在瞭養老金制度、失業保險制等等。除瞭優質的生活水平,挪威也始終在性別平等上備受贊譽。在挪威,女性的就業率約為 70%。而根據挪威法律,在國有企業和私人上市股份公司的董事會中,女性比例必須是至少 40 %。
為瞭進一步確保國民們的生活質量,挪威一直十分重視環保。1972 年,挪威成立環境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設立環保部的國傢。為促進資源管理部門和經濟管理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調,將自然資源開發計劃與經濟計劃聯系起來,挪威政府還對自然資源環境進行核算。
1988 年,挪威政府開始跨部門的產業發展與環保合作,推出瞭 " 產業與環境和諧發展 " 的戰略,力求改進生產技術,加強污染控制。到瞭 20 世紀 90 年代初,挪威開始征收綠色稅,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稅、石油稅、柴油稅、電力消耗稅、車輛登記稅和飲料容器稅等 11 個稅種。2005 年,挪威綠色稅收占總稅收收入的 4.8%,稅值約為全年 GDP 的 1.9%。
得益於各項國傢資助政策,如減稅優惠、免費停車位等,挪威是全球電動汽車人均保有量最多的國傢,挪威境內的車輛有 24% 屬於電動車,在挪威 520 萬的人口中,每 1000 人就擁有 19 輛電動汽車,約每 5 輛車子就有 1 輛是電動車。最新數據顯示,該國目前上路的電動汽車總量已達 10 萬輛,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0 萬噸,在未來三年計劃將碳排量減少 40 萬噸。根據挪威當地媒體報道,挪威的四個主要政黨一致同意從 2025 年起全面禁止燃油汽車銷售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個制定此法令的國傢。
當然,對於可持續發展政策,挪威絕不滿足與現狀,它仍在摸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