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寡佬吃飯拉屎打牌的片我能每年看一次

02-03

肉叔快被不到 10°C 的廣州凍成海狗瞭。

不許再說哪裡已經零下幾十度的話,你們知道廣州室內沒有供暖嘛!知道肉叔晚上睡覺不但要穿三 X 牌保暖內衣還要蓋三床被子嘛!知道肉叔現在在辦公室碼字還得穿著羽絨,連去廁所都要生死抉擇嘛!

每到天冷時候,有種病最易傳染。

不是感冒。

而是嗜食癥。

試想象這樣一個畫面:

冰天雪地裡,一群人正在勞動。一人提起油炸大蝦,旋即一傳十,眾人猶如中毒,呼喚著炸蝦的名字,沉重的身體亦不自覺變輕快。

上面的動圖出自電影《南極料理人》,這也是今天我們要看的電影。肉叔覺得,關於寒冷、寂寞和吃之間的關系,沒有片能說得比它更細膩動人瞭。

吃是冷冬的真理。

身體發膚雖受凍,至少我們還能用熱烘烘的食物將胃填滿。

南極料理人

導演沖田修一,肉叔前天才說過他的 " 莫西幹男孩肥老傢 "。

這部《南極料理人》其實也跟傢有關系——

故事發生在離傢 N 公裡的南極,日本的圓頂平安基地上 ……

南極什麼地方。

都說南極大陸有企鵝海獅和海狗,但在這海拔比富士山還高的基地所在地,並不存在什麼卡哇伊極地動物,隻有零下 54°C 的冰天雪地。

氣壓低,呼吸困難,連喝水吃飯都麻煩,水燒到 85 度就開瞭,不用高壓鍋的話,面條煮再久都有硬芯。

基地生活空間小,晨起刷牙上廁所——你蹲坑的悠久姿態,總讓人望穿秋水,挪不開雙眼。

沒有自來水,也不能挖井,用水全靠自己挖雪搬運。雖說水資源取之不盡,但造水耗時耗力,所以幹凈水在這裡很珍貴。

尿後洗手,隻能意思意思。

唯一的好處,也許是不會感冒,因為這裡凍到連細菌都活不下去。

然而在這,卻生活著八個寡佬。

最年輕的川村泰士,大學派來支援基地的研究生;挑食的平林雅彥,是極地研究所的氣象專傢;狼吞虎咽的西平亮,是基地通訊員;大口喝酒、最瀟灑的福田正志,也是醫療負責人;氣象廳來的氣象學傢金田浩,龜毛但笨手笨腳;禦子柴健,負責機電修理;在煎魚裡猛加醬油的是冰雪專傢本山秀行。

還有 " 我 " 西村淳,是海上保安廳派過來的炊事員。

所以這個故事又叫 " 我和一群寡佬在南極的一年 "。

每到中午,常出現此番奇異景象:

廚師西村戶外單車廣播:各單位註意!我們又是時候次飯啦 ~

上一秒還在認真工作的男人,下一秒必 " 咣 " 地丟下手裡的活計,餓狼一樣往回沖。

像極瞭肉叔初中時,踩著下課鈴沖向飯堂的樣子。

不說不知道,原來一個成年人一年下來,要吃掉一噸糧食。

八個人加起來,就超過瞭八噸。

而這個故事開始的時候,離回傢還有足足 414 天。

八個男人要在這,先把地球極地的風景看透,再陪彼此看細水長流。

基地工作也不太多,維修升級裝置、安裝器材、氣象觀測,醫生定期給成員做身體檢查,廚師整理食材和準備三餐。

當時是 1997 年,網絡遠不及今天發達,南極又不能收寄信,要跟傢人聯系,隻能通過轉接臺打高收費的計時電話,或者發傳真。

工作不算忙,消遣亦有限。吃,成瞭這群寡佬生活中的最大盼頭。

早餐開始就豐盛,一飯五菜一湯。

包瞭北海道產咸鮭魚籽的紫菜飯團和豬肉面豉湯,熱騰騰的會讓人吃得滿頭汗,也沒人舍得停下來擦一擦。

吃,還得吃出花樣,吃出儀式感。

中冬祭,也就是南極的冬至這天,成員們享用瞭法式大餐。

志願者小哥演 waiter,其餘人西裝革履,正襟危坐,喝紅酒,切鵝肝。

小哥上菜的時候還非得夾兩句什麼 " 屁股兒啪 " 的法語。

即使從沒吃過鵝肝,也要吃出熟稔的姿態——就像我們第一次坐飛機的故作老練一樣。

有人過生日自然不能怠慢。

冰雪專傢本山說生日想啃肉。但在極地大塊肉煎不動,廚師西村索性采用古法直火烤肉。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肉一起啃。

沒啥事的日子,也要找理由大吃特吃。

氣溫跌到零下 70° 這天,西村就給炮制瞭中華料理。

咕嚕大蝦、珍珠丸子、魚香茄子、蛋炒飯,矩形桌子中間還得煞有介事地擺個轉盤。

有次還鬧出瞭笑話。

有成員得知,食物庫存裡有一批別隊留下的伊勢海蝦(雖叫海蝦,其實是龍蝦的一種),慫恿西村燒瞭大傢吃。

海蝦二字猶如貫耳雷鳴,在隊伍中炸出驚雷。

海蝦!當然要香噴噴油炸!就這麼愉快地決定瞭!

雖然人傢伊勢海蝦,最受歡迎的做法其實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

在群眾壓力下,西村不情不願地做出瞭油炸海蝦。

當發現原來此蝦非彼蝦,群眾也吃得很有壓力。

果然還是應該做刺身的啊 ……

南極的生活不是隻有吃,但生活它確實常常圍著吃打轉。一天吃不好,心情黴兩天,要吃三頓好的才能補回來。

基地生活區裡也隨處可見吃的。連小小花生,都被用作筷架。

" 酒池肉林 ",日復一日。看來可以這樣高興順利地度過這一年?

最大的困難,猝不及防地來臨。

拉面 …… 沒瞭。

生活 " 咣當 " 一聲,連肥美的帝王蟹都吃不下瞭 ……

《南極料理人》改編自曾任日本南極觀測隊廚師的西村淳,根據自己在南極的生活工作經歷所寫的散文日記《有趣的南極料理人》(面白南極料理人)。

曾多次去南極越冬的一位中國考察隊隊員在豆瓣上寫道:" 個人覺得這是描述南極考察隊員越冬生活的最真實最完美的一部。"

真實或在於,《南極料理人》非常直白地描寫瞭南極生活的無聊。

離傢很遠,溝通不便,一年多的時間像是怎麼都用不完。

時間,構成瞭這部片除 " 吃 " 以外的另一個主題。

片裡隨處可見時間的符號,暗示著隊員們對回傢的盼望和急躁。

基地裡各個角落都放有鐘和其他計時的東西。

墻上掛著南極和傢的時差。

回傢倒數的 " 日歷 ",每日一更。

打回傢的收費電話,一分鐘 740 日元(約人民幣 42 塊)。

所以每次跟女朋友通電話,志願者小哥川村都拿出沙漏計時,以免超支。

川村跟女朋友很甜蜜,什麼都聊,她連今天做瞭修甲都會告訴他。

沙子簌簌地下落,很快一通電話的時間又結束瞭。

到瞭後來,他跟女朋友漸漸找不到話題,她連跟朋友去旅行都不再告知他。這時候,沙漏裡的沙又好像落得特別慢。

等到這倆再敞開心扉那天,這已經是兩個人的最後一通電話瞭。

我有喜歡的人瞭

時間不但改變瞭川村小哥和女友,也改變瞭基地的其他人。

開始的時候,大傢還能坦然自在消磨時間。

早晨,跟著電視錄像做操;有日照的時候就跑到外頭,用果汁在雪地上畫球場,一起打棒球。

對果汁澆過的那塊冰雪,也不忘拿出勺子挖點刨冰吃。

還拍這種南極風情集體照。

室內活動是棋牌、漫畫和電視。幾個男的圈瞭個角落,美其名曰 " 中國文化研究會 ",其實所謂研究不過聚眾打麻將;其餘的人圍坐看婆媽肥皂劇,邊看還邊吃蝦條、喝酒、摳腳。

後來,時間終於消耗掉一半,但回傢的日子還是漫漫長,寂寥滋生排遣不及,孤獨就被成倍放大。

男人們一個接一個失瞭常。

有人猶如憂鬱癥,食不下咽睡不香;有人跑到廚房去幹啃大塊牛油;還有人大肆沖澡,浪費珍貴水資源。

連一向淡定、溫和的西村,也在被隊友弄丟瞭隨身揣著的、女兒的牙後,變得鬱鬱寡歡、消極怠工。

廚師都難過到無法工作瞭,怎麼辦?

很少進廚房的隊友們,一起給西村做瞭一頓飯。

日式炸雞。而且是西村在日本傢裡時,他太太做的同款——

一樣的多油、難吃。

不同的是,西村在傢的時候還對太太做的炸雞嫌三嫌四。

這一次他卻流著淚,吃瞭一塊又一塊。

因為那是太太的、傢的味道。

這樣看,《南極料理人》又像是在外打拼的,我們的故事。

埋頭吭哧苦幹,抬頭望月思鄉。

獨自生活,寂寞叢生,唯有寄情於吃。

何況現在,天冷呢?

編輯:大鳥渚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