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不過 4 年,它憑什麼獲得美國雜志最高獎

03-24

[ GQ 男士網手機版 ]

━━━━

3 月 13 日,美國雜志界最高榮譽 " 國傢雜志獎 "(National Magazine Award)在紐約落下帷幕。這一天,風頭最勁的人應該是導演伍迪 · 艾倫的兒子,31 歲的羅南 · 法羅。過去的一年,他關於制片人哈維 · 韋恩斯坦性侵案的調查報道,在好萊塢和世界各地刮起瞭一場旋風,羅南也藉此獲得瞭公共利益獎。

在今年的頒獎禮上,歷史悠久的傳統大刊依然是最大贏傢,包括發表羅南調查報道的《紐約客》、自 2004 年起囊括瞭 40 座國傢雜志獎的《紐約》,以及本刊的合作雜志《GQ》美國版(自豪臉)。

但在此之外,雜志界的新生力量受到瞭越來越多的關註,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The California Sunday Magazine》(暫譯名:加州星期日)。

2014 年 10 月,《The California Sunday Magazine》在舊金山創刊,距今不過四年,但已經收獲瞭國傢雜志獎的 3 座獎杯、7 項提名。前兩年,這本雜志更引人註目的是它的版式、設計、攝影等美學要素,現在,它的不計成本的長篇報道,精準深入的話題捕捉能力,以及全方位利用雜志優勢呈現的最佳體驗,都獲得瞭專業人士、品牌客戶和讀者群體的肯定。

拿它去年的 12 月刊來說,《The California Sunday Magazine》用一整本雜志隻探討瞭一個話題:當代美國青少年的生活。

成年人對於青少年的情緒越來越復雜,混合瞭喜愛、不解、羨慕、嫉妒、甚至厭惡,這樣的事情不隻是中國獨有,在美國同樣如此。但是,青少年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呢?當他們還不完全具備自我表達能力的時候,更需要有人用平等、尊重、多樣性的態度,去呈現這個時代他們真實的愛與痛。

在這期雜志裡,你會看到,編輯、記者和采訪對象的關系不再是單向度的,編輯讓年輕人自己充當起瞭一部分版面的記者、撰稿人、攝影師,記錄同齡人的生活,為同齡人發聲。

這期雜志從頭到尾沒有頁碼,取而代之的是用 " 時間 " 記錄不同年輕人的生活。

早晨 5:01,17 歲的 Imari Keith 起床上學,父母因為房租過高搬出瞭市中心,現在他的傢離學校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因為不想讓同學知道他搬傢,他沒有更改自己的郵箱地址,而是選擇用城裡一個親戚傢的郵箱代替。

上午 7:33,17 歲的 Tobias Hess 還是選擇穿那條深色的牛仔褲,一模一樣的牛仔褲她有 4 條。她認為,青春期的生活太躁動不安瞭,穿一樣的衣服能讓她覺得舒服,有安全感。

上午 10:01, 華盛頓一所高中發生瞭校園槍擊案。雜志采訪瞭案發現場的 3 個高中學生,請他們講述瞭自己的感受。

不同的時間點串聯起瞭整本雜志,直到最後一頁,凌晨 3:07,一張發亮的手機屏幕的圖片和一個酣睡的 emoji 表情,結束瞭這一整個話題。

都說好的雜志,能把人帶到更廣闊的世界,更遠的遠方。這當然沒錯,但更好的雜志,一定是讓人在收獲好奇、陌生感的同時,對自己和自己所處的環境會有更寬容、更深刻、更人性化的認識。

我們已經很難在當代都市生活裡獲得 " 社區感 ",但好的雜志能做到這一點。

作者:康路凱郵箱:[email protected] 題圖:The California Sunday Magazine 201712 Cover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