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阿拉伯戴安娜,穿大牌、登時代封面

02-03

作為中東女性,她不戴頭巾穿黑紗

時髦得像好萊塢名媛

更酷的是,她引進互聯網教育,幫婦女、兒童爭取利益

被譽為 " 阿拉伯世界第一王後 "

前幾天,馬雲在達沃斯論壇附近辦瞭一個全球最高端的飯局,參加的人有比爾 · 蓋茨帶領的一眾科技大佬、多國首相。

酒桌上幾乎都是男性,其中有一個貌美的女性格外亮眼。

她就是有著 " 最美王後 " 之稱的約旦王後——亞辛 · 拉尼婭。

看照片她並不像傳統中東女性,反倒時髦得像好萊塢明星,因此有人說她是 " 阿拉伯世界的戴安娜 "。

但這位王後並不是花瓶,反倒在努力解決約旦的貧窮和婦女問題,告訴女孩們 " 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生命線 "。

在這點上深受西方媒體追捧的拉尼婭,多次登上美國《時代雜志》、《名利場》雜志封面。

盡管約旦不富有,但她彪悍的作風讓她贏得瞭 " 一流王室 " 的美譽。

她代表著阿拉伯女性的崛起

很多人看瞭拉尼婭的照片,都以為她是歐美上流社會的名媛,或者好萊塢明星。

這位約旦王後的確在用時尚外交,逐漸改變著西方世界對阿拉伯女性的偏見。

拉尼婭曾被《Hello!》雜志評選為最優雅女性 No.1,把妮可 · 基德曼、詹尼弗 · 安妮斯頓比下去瞭。

她也登上過多傢知名雜志封面,入選 " 全球 100 位最美麗女性 " 的前三名。其用的標簽是 " 阿拉伯女性崛起 ",就知道外界對她的評價有多高。

時代雜志封面

名利場雜志封面

拉尼婭能成為焦點,靠的當然不止是美貌和無數大牌的時尚行頭。

她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經常穿著優雅幹練的職業裝去演講。

為瞭讓全世界多一個瞭解約旦的窗口,她開通推特、Facebook 等社交賬號,粉絲多達數百萬。

對此,拉尼婭認為," 我是阿拉伯人,會講英語隻是表明我是屬於這個世界的。我代表著阿拉伯世界的大部分女性,我們有著共同的希望與幻想,也要面對共同的挑戰與爭議。"

她很美,卻不是個花瓶

跟很多專註於相夫教子的阿拉伯王室女性不同,拉尼婭向來不甘心做一個安靜的花瓶。

除瞭盡心陪伴 4 個孩子成長,她還承擔瞭很多社會職責。比如,拉尼婭還讓約旦成為第一個把網絡教育引進到中東的國傢。

婚後第二年,她就成立瞭第一個基金會,用於幫助約旦兒童,尤其是女孩的教育問題。

約旦很多地區的女孩,從小到大都沒有接受過教育。拉尼婭對此十分痛心,她開始積極地籌集善款。

她演講時說道," 一個女人接受過教育,那她就會教育她的傢庭;一個女孩兒接受過教育,無疑是教育瞭國傢的未來。"

接受采訪時她也說,什麼對女孩最重要?

" 不是漂亮的衣裳或是父輩的保護,最重要的應該是讓她接受教育,這樣她才能有自己的收入,能夠有自信發聲。"

" 教育不是奢侈品,它是生命線。"

" 它不是特權,而是優先權。"

女孩的教育制度有缺陷,女人的地位更是弱勢。

她積極地為女性在議會和內閣中爭取座位,幫助偏遠地區的農村婦女建立手工業合作社,改善生活。

然而,對於一個傳統國傢來說,婦女、兒童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

盡管拉尼婭沒有醜聞,但她頻繁的社會活動,還是在這個小國度裡引起一場大論戰。

" 縮手縮腳怎麼能成大事?"

一直試圖沖擊各種思想桎梏的拉尼婭可是惹瞭不少事,其中較有爭議的是——

她在約旦掀起瞭一場反對亂施傢刑、私刑的運動。

在傳統的約旦傢庭裡,男子有權處死傢裡失貞或損害瞭傢庭名譽的女子,不管她是自己的姐妹還是女兒。

曾有人兩度提出要對施刑的人減輕刑罰,但均遭到否決。她一直在推動這方面的改革。

拉尼婭並不是 " 硬碰硬 ",她處事果敢而靈活。

當在一個男子居多的村子裡視察時,她會盡量避免用 " 性別歧視 " 之類的詞語,代之以 " 女人不應局限於把面包放在飯桌上的簡單傢務活兒 "。

在談到抵制傢庭暴力時,她會用 " 提高傢庭安全感 " 來委婉代替。

盡管如此,還是引起瞭很多保守派人士的反感。

有人抗議," 我們不需要這個巴勒斯坦女人指點如何治理國傢,休瞭她。" 甚至連愛穿奢侈品大牌出國訪問,也成瞭一個槽點。

在陪同丈夫對沙特阿拉伯進行國事訪問時,拉尼婭也不能像其他元首夫人那樣隨丈夫走出飛機,而是被丟在飛機裡。

對此,拉尼婭反駁說," 縮手縮腳怎麼能成大事?"

外媒對此評論稱," 她敢於面對爭議,其行事風格讓她完全具備世界一流皇室成員的特點。"

難民是如何逆襲成最美王後的?

誰會想到,這麼優雅聰慧的約旦王後,原來是出身難民傢庭。

1970 年,拉尼婭出生在科威特的一個巴勒斯坦傢庭,父親是個兒科醫生,頗為富裕。

所以,拉尼婭從小就接受瞭開明的西方教育,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後來考上瞭美國大學的開羅分校讀工商管理。

然而 1991 年海灣戰爭爆發之後,這原本富足的一傢成瞭難民,逃到瞭約旦首都安曼。

這段經歷讓她看到瞭一個阿拉伯人的尊嚴。拉尼婭一方面感受著阿拉伯灣的安穩,另一方面也深刻體會到國傢被外族占領的悲哀。

先後在花旗銀行和蘋果開發部工作的拉尼婭美貌和智慧並重,吸引瞭很多追求者。

1993 年,拉尼婭去參加一個晚宴,認識瞭談吐非凡的阿卜杜拉。兩人相談甚歡,2 個月就火速訂婚,半年後結婚瞭。

其丈夫阿卜杜拉也很有才華。他四歲就被送到英國寄宿學校,畢業於牛津大學。也很多才藝,擅長賽車、跳傘、潛水。

結婚的時候,阿卜杜還不是繼承人。陰差陽錯之下,父親還是把王位傳給瞭他。

結婚 23 年,這對夫婦生瞭 4 個娃。讓人羨慕的是,20 多年過去瞭,這容顏也沒什麼變化。

反倒是老公看起來像爹,跟兒子看著像姐弟,40 多歲依然光彩照人。

很多西方人認為阿拉伯婦女 " 非常保守、沒受過什麼教育 ",這似乎是慣有的偏見。

拉尼婭堅持認為," 阿拉伯世界不乏光彩照人、幹練開放的女性 "。這句話正是她的真實寫照。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