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主第一次看豆瓣短評看的好笑又好氣。
@去年買瞭個表
@鹿嵐成
這些或自黑或前輩口吻的搗蛋分子,讓一部本該滿分的片有瞭遺憾的 4.3%。
可照蟬主說,不給這片打六星的都是耍流氓!
怪奇海洋物語
BBC 暌違十六年的續作《藍色星球 2》目前已出瞭兩集。
跟第一部一樣,它講的依舊是占據地球表面 70% 面積,但在人類認知裡幾乎是片處女地的海洋。
第一部就已經很不得瞭。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BBC 把海洋拍的美不勝收,讓人合不攏腿。
藍色星球 1
而如今的第二部,蟬主隻想說一個字:絕!
每一幀都 " 純 " 到不行,讓屏幕前的觀眾仿若戴著 VR 眼鏡遊海洋。
旁白、配樂更贊到一逼。
擔當旁白的是 " 紀錄片之父 " 戴維 · 阿滕伯勒。
而配樂則是由英國殿堂級樂隊 Radiohead(電臺司令)上陣。
Radiohead
一向業界良心的 BBC, 不僅弄出瞭有史以來最豪華的視聽盛宴,更完成瞭一次從熱帶到兩極的大跨度冒險。
他們用鏡頭語言寫瞭一本《海洋怪奇物語》。
裡頭的海洋生物,各個有戲。
一、青春戲
海浪是大波,她們跳躍的弧度比姑娘的腰線還美。
但就跟滑冰場裡那些青春洋溢、裙擺飛舞的少女一樣,這些寬吻海豚 " 沖浪 " 的目的竟然隻是純粹覺得這 " 好玩 "。
二、勵志戲
《千與千尋》告訴我們吃多瞭會變成豬,但澳洲大堡礁的豬齒魚卻告訴我們,吃,是一件富有儀式感的不可或缺的大事。
不過,你先得有個好牙口,像這樣。
然後你要舍得跋涉萬裡。
還要變身挖掘機,饕餮不易尋吶。
作為一條精致的魚,不能低要求,人類都掰不開的蚌類一定是最鮮美。
還要帶回自傢廚房——碗狀珊瑚享用。
咋開呢?
用牙叼著,借用腰力、狠勁往珊瑚內側的那凸塊上撞。
智商碾壓你就算瞭,還在堅持不懈的品德上高你一級。
看看它廚房裡的戰利品,以後再別跟別人說魚類隻會瞪眼賣萌瞭。
三、驚悚戲
故事的主角是燕鷗雛兒和學霸珍鯵(shen)。
珍鯵(shen)長這樣,厚嘴大眼,體型龐大。
燕鷗嘛,輕快敏捷。可以在空中飲水。
偏偏這隻珍鯵(shen)是大型食肉屆的研究僧,能夠計算鳥兒的飛行高度、速度及軌道。
於是一場精彩的追逐就此展開。
Round 1
Round 2
(你張開嘴的樣子真像植物大戰僵屍裡頭的豌豆發射機)
Round 3
一個漂亮的出擊,珍鯵(shen)獲勝。
而這樣的驚悚戲碼也發生在偽虎鯨、寬吻海豚之間。
隻不過,你猜得到故事發展,猜不中結局。
過程無非就是一個追,一個逃。
但正當你緊張到屏息的時候,突然畫風一轉。敢情兩幫是認識的,現在一塊其樂融融。
四、一場匪夷所思的愛情戲。
故事發生在島國。
裡頭混雜瞭變性、濫交等禁忌元素。
主角呢,魚如其名——隆頭。下巴、嘴唇肥厚,牙齒稀疏,還自帶 " 皇冠 "。
對比起來,雌隆頭真是好看多瞭。
隻不過呢,雄隆頭一直覬覦的這些青春肉體,在十幾歲的時候,會變成大傢口中愛情最好的模樣。
即,愛上他,變成他。真 · 攻守之間自如轉換。
並且性情大變,從溫順柔弱變為能找大佬單挑的英勇彪悍。
隆頭大概是海洋中中對愛情最不抱有幻想的魚類瞭,心路歷程可以寫成 " 論被心愛的女人反攻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不荒蕪的無光世界
從第一集到第二集,BBC 從宏大轉變為細膩。
第二集,劇組來到南極。
呈現出瞭 16 年前《藍色星球 1》中提到的那 " 完全不依賴陽光的新生態系統 "。
他們下潛至水底 1000m 處,驚訝的發現,再幽深黑暗的地方,也還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物種不曾消亡,反而非常豐富、奇葩。
比如身長兩米呈膠狀的火體蟲,白鰭鯊跟它在一塊也是相形見絀。
還有美洲大魷魚,透明魚。
為瞭適應惡劣無關缺乏食物的環境,他們的身體結構都發生瞭大大小小的變化。
眼睛總是盡所能變大。
鰭做兩用,在海床上就打開 " 變腿 " 技能。
烙餅章魚,是耐心和敏捷的結合體,一有危險,就展示出瞭與笨拙身體不符的速度。
" 適者生存 " 就是這個世界的通行證。
就算是處在海洋中食物鏈頂端的抹香鯨,也會被吞噬成一幅空骨。
BBC 給我們展示瞭海洋世界裡頭的趣味橫生,同時也展示瞭它的殘酷。
願它隻是自然風光神片
但這些都不是 BBC 最核心的意圖。
畫面越美輪美奐,我們就該知道,環境保護越刻不容緩。
這也是為什麼 91 歲的老爺子戴維 · 阿滕伯勒願意再次出山的原因—— " 我們的海洋環境正處在威脅當中。"
因為氣候變暖,海象們賴以棲息的浮冰減少,為瞭搶占領地不被天敵捕殺不得已自相殘殺。
抱著孩子孤苦無援的海象媽媽。
而人類的過度捕撈,使得南極深海變成成一片 " 鹽水地 "。
不少生物誤入此地就會中毒休克。並且由於鹽水特殊的性質,他們的屍體不會腐爛,隻得永恒地漂浮在那片死亡之地。
隻有被搬到大熒幕,我們才知道這個問題有多嚴峻。
一直以來,人類都願意去探索外太星系,卻不願涉足地球母親上的這個藍色星球。
幸好,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探索提供瞭動力。
更慶幸的是,這世上有 BBC 這一批偉大的藝術工作者 , 挑起瞭 " 實踐者 " 的大梁。
他們有這樣的意識,並且敢為之 " 搏命 "。
為獲得一個不一樣的拍攝視角,他們在大型海洋生物出現的地方守株待兔,在它背上放置吸盤式攝像機。
為拍攝海豚沖浪,坦然接受大浪的洗禮。
為用超高清相機拍攝如黑魔法一般 " 生與死的芭蕾舞 ",他們要忍住海裡攝人的黑暗。
為瞭拍攝水底 1000m 的景觀,他們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大膽乘坐潛水艇 " 天底號 " 下潛。
中途遭遇瞭潛艇進水。
頭頂又偏逢冰山相撞。
失敗瞭再開始,召回瞭再出發。
這些行動,每每再做一次,就意味著再次跟死神並行。
BBC 用這部紀錄片帶觀眾領略瞭壯闊的海洋風情,同時揭開瞭海洋環境的瘡疤。
就跟它的海報一樣,消融的冰山上是暫得棲息的僥幸生物,而下面是絕望的或是虎視眈眈的同類。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我們人類。
未來的海洋會怎樣呢?
蟬主可不敢說,但我們隻會扼腕嘆息的話,一定不會變好。願這部自然風光神片別成為日後我們緬懷的對象。
為所有愛護環境的孩子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