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產品月流水破億,這傢華南發行商如何依靠買量渠道突圍?

03-16

在人們的印象中,同樣做發行,北方廠商往往喜歡高舉高打做品牌,華南廠商則喜歡精打細算地買量,或者深耕長尾渠道。

君海遊戲似乎符合這一刻板印象。這傢廣州發行商以長尾渠道發行著稱,曾推出幾十款 RPG 產品,多款產品的月流水都達到瞭幾千萬,其中《青雲訣》和《九州行》的月流水則突破瞭 1 億。2017 年,君海遊戲還以 16.9 億的估值出售瞭自己 51% 的股權。

但近日,君海遊戲 CEO 陳金海卻提出瞭對發行商做買量的另一種思考。

君海遊戲 CEO 陳金海

陳金海認為,發行商如果沒有能力做 " 產品 · 流量 " 的閉環,貿然轉買量就意味著主營業務的轉型,難度不亞於重新創業。而買量還意味著發行商要和原有的聯運渠道競爭,會影響之前的合作關系。"發行商往渠道轉型,本質上是一個偽命題。現在大部分發行商戰略都走偏瞭。"

此外在陳金海看來," 定制 " 是君海所有爆款的成功原因。對此他也分享瞭公司在定制上的經驗。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不做渠道,不一昧迎合聯運渠道,重視長尾渠道

葡萄君:現在君海的狀況如何?1 月初你曾說《九州行》的單日流水突破瞭 400 萬。

陳金海:《九州行》是我們上半年的重點產品,現在 DAU 接近 50 萬,單日收入已經遠超 400 萬,峰值也還在漲。對買量類產品來說,50 萬 DAU 已經算得上是頭部產品瞭。之前我們發行的《青雲訣》月流水峰值也接近 1.7 億。

我們上半年計劃發 6 款產品,全年計劃發 12-15 款,覆蓋 2D、3D 和微端,希望每個月至少有一款。現在還是以大型 RPG 為主,之後我們會陸續發一些 SLG、H5 等等。此外也有自主研發和出海的項目,像《英雄文明》這款 SLG 就承載著我們自研出海的期望。

葡萄君:在印象中華南大部分發行商都很擅長買量,君海的定位也是這樣麼?

陳金海:現在大傢對發行的理解有很多歧義,我認為做買量的應該叫做渠道,而不是發行。什麼是發行?不跟 CP 和渠道競爭,隻為他們服務才是發行。你去控量,接自己的 SDK 不是和渠道搶飯碗麼?

華南有一些公司看似靠買量取得瞭成功,但其實他們的成功更多是向渠道轉型的成功,或者單款產品押寶的成功,具有偶然性。還有公司是通過單款產品的成功帶動研運一體化的轉型,形成 " 自研 - 發行 - 流量 " 的閉環,這種公司算是最成功的。

君海的定位是深耕發行,服務合作夥伴,沒有達到一定業務體量之前我們不考慮做渠道,也不會和研發商競爭。

葡萄君:之前講你曾經分享過君海在長尾渠道上的心得,這塊業務和買量是否存在關系?

陳金海:我們和大部分聯運渠道也都有合作,但做得最好的確實是長尾渠道。不同的長尾渠道來量方式五花八門,比如有做應用商店的,有做遊戲盒子的,有做 ASO 的,也有用公眾號導流或者做聚合 SDK 的。

比如信息流渠道,它們會從外面采買流量,通過聯運合作把流量二次變現。這些渠道投放做得都很專業,也很精細,還有自己擅長的一兩個信息流平臺,知道哪些流量便宜,哪些流量適合什麼產品。比如同樣是頭條廣告,不熟悉的可能一個用戶要幾百,而專業的渠道可以把獲客成本壓到三十幾塊,甚至十幾塊。

葡萄君:與長尾渠道和傳統聯運渠道合作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陳金海:傳統聯運渠道多為入口型渠道,比如華為、OPPO 應用商店等等,它們本身掌握硬件終端,通過每年幾千萬的出貨量沉淀瞭大量自有用戶,這意味著用戶分發的一級話語權。

這類渠道很在意用戶口碑,不希望用戶向其他平臺流失,他們最核心的訴求是高吸量,高留存。所以發行商不僅要有大制作、大投入的手遊精品,同時還要做好精細化運營服務,甚至做高大上的營銷。像我們會花很多精力在預熱上面,比如新遊預約和禮包投放。

長尾渠道剛才說過,來量方式比較雜,通過第三方間接獲量,獲取的不是自己平臺的用戶。相比吸量和留存,他們更關註二次變現能力。怎麼精準匹配素材,匹配文案,匹配強變現的產品,用戶沉淀後怎麼通過有效的活動來拉升收入是他們的關註點。

所以和長尾渠道合作,發行商沉淀下來的數據就很重要。我們的雲發行系統就是一個很大的數據采集中心,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反向幫助他們優化素材,優化文案,提高流量轉化效果。

另外就是產品調優和精細化服務,前者我們發行組的成員都很有經驗,後者我們有一個幾十人的大客戶服務團夥在支撐,他們會為大客戶定制充值和升級方案。

葡萄君:根據你們的瞭解,現在長尾渠道的獲客單價大概是多少?

陳金海:最近幾個月我們也在和渠道交流,用戶單價問得最多。2017 年中,強 PvP 手遊的單價可能到過 200-300 塊,比如傳奇。現在有些透支,市場回歸理性,價格降瞭下來,以 100 塊居多。微端傳奇我們打聽瞭一下,價格在 50-60 塊左右。

仙俠的價格比較穩定,始終在 40-60 塊之間,50 多塊比較普遍,40 多塊也能拿到一些資源。SLG 十幾塊,二十幾塊都有。好的資源,1 個月就回本瞭。也有的渠道很激進,也比較有實力,按照 2-3 個月回本去投放。

葡萄君:君海考慮過通過買量來自建流量嗎?

陳金海:其實在創業初期我們探討過很多次,之前也嘗試去拓展一點流量業務,但既做發行又做渠道就相當於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總不能和自己的合作夥伴競爭。

有的公司把研發、發行、流量都一起做瞭,但他們在長尾渠道的占有量非常低。我相信沒有渠道會喜歡推競爭對手的產品,畢竟這不是一個長線的生意。

葡萄君:但做閉環的利潤應該更高吧,你們有類似的打算麼?

陳金海:在業務沒達到一定體量時,一個公司的資源有限,做多個方向資源就會分散,無法做成行業龍頭。現在君海的戰略還是以做大做強發行業務為主,在我看來大盤不到 50 億,都不算是達成階段目標。

現在除瞭騰訊之外,能做閉環的廠商盤子都在 50 億左右,而且大部分都已上市,隻有達到這個規模才能做閉環,不然其他公司依靠單點突破就可以打掉你的業務。你發行做得好,我就用高價搶你研發商的下款產品;你流量做得好,我通過價格戰截留你所有的資源位,你的後續流量自然就斷瞭。

君海的定位是全球發行,現在我們隻專註做發行,隻有發行做起來,我們才會考慮產業上下遊的佈局。

葡萄君:2017 年有人認為買量是發行商的必備能力,還有很多北方廠商來南方學習買量,對此你怎麼看?

陳金海:來南方學習買量是有道理的,買量是個苦力活,要天天盯著素材和數據看,南方的很多廠商有頁遊基因,他們擁有很多做平臺和市場的人才,因此在買量上更有積累。

但可能一些廠商還是沒想明白,買量是二次加工,掙的真的是辛苦錢。最好的資源還是在入口那裡——毛利最厚的肯定是聯運,買量的利潤很薄。另外一些北方廠商也習慣瞭高大上的打法,很難養成一塊錢一塊錢去摳的習慣,這是風格問題。

葡萄君:如果現在一傢發行商剛開始嘗試買量,你會給他們什麼建議?

陳金海:我的建議是回歸你最擅長的領域。學買量其實意味著主營業務的轉型,意味著你準備轉做渠道的工作。做一件沒做過的事情無異於再次創業,是一個從零到一的過程。

葡萄君:你認為 2018 年的流量市場有什麼趨勢?

陳金海:流量資源越來越集中在幾個比較大的入口和巨頭上面,比如硬核聯盟、騰訊、大的平臺、大的買量渠道等等。

另外長尾市場也出現瞭品類細分,比如一些平臺特別擅長做傳奇、仙俠、次世代、微端等等,每個細分領域都出現瞭一個龍頭。

現在長尾市場的上升期已經結束,壟斷資源的隻有小幾傢公司,這個市場已經沒有什麼增量。

葡萄君:聽說現在很多聯運渠道也都在買量。比如一些做論壇起傢的渠道。

陳金海:誰敢說自己不缺量?真正有量的渠道是硬核聯盟這種硬件商店,一年一個多億,大幾千萬的出貨量,他們才是真正擁有話語權的入口,但想保持增長也不簡單。

還有一些渠道是二級入口,像信息流廣告賺的其實就是二次分發的錢,是在用規模堆利潤,大傢肯定要采量,不然怎麼做增量?

所以很多廠商跟風沖過來買量,結果買完發現自己不是入口,信息流廣告又夾在自己和入口中間,最後什麼都不掌握。

其實,渠道競爭的最後,利好的是研發商和精品發行商。以前單款產品月收入的天花板是幾千萬,現在好產品基本都能做到一個億。我個人的判斷是,2018 年隨著渠道競爭的深入,對於專註於做精品內容的廠商來說是個大利好。

為特定渠道定制特定產品,CJ 帶 20 多個人拜訪研發

葡萄君:君海拿產品的標準是什麼?

陳金海:最早大傢發行產品都是盲簽,產品做出來,判斷它會火就付錢。而現在大傢看好某個品類,會去找合適的 CP 做定制。定制的成功率一定比盲簽高,因為發行離市場更近,應該由發行提出專業的方向。

像我們就一直在用定制的方法。2014 年我們基於對九遊、360 等渠道的瞭解,做瞭滿足重度用戶社交玩法訴求的《劍仙緣》,用頁轉手 + 買量的方式把流水做過 2000 萬;

2015 年大傢都說聯運做不動瞭,要高舉高打,但吸量後留存又成瞭問題,於是我們定制瞭一些高 LTV 的產品——這個高也是相對的,標準大概是一個收入 3000-5000 元的用戶,讓他花 300-500 元,相當於收入的 10%。當時拿這個標準,針對長尾渠道做瞭《全民神魔》。

到現在為止,我們成為爆款的產品都是定制的,包括最近的《九州行》。算下來大概是每三款大成一款,平一款,小虧一款。

葡萄君:在定制過程中,你們如何挑選合適的 CP?

陳金海:定制的前提在於你要知道什麼品類會受到用戶的歡迎,瞭解不同渠道的訴求,同時瞭解哪些廠商能做你想要玩法的產品。因此你要對整個市場的 CP 格局有一個大致瞭解。

2014,2015 年,我自己先把能找到的所有優秀研發商跑瞭一遍。CP 高層、老板的能力如何?戰略眼光怎樣?喜好是什麼?優勢是什麼?他們團隊的優劣是什麼?數值、策劃、前端、後端、場景美術、動作美術……方方面面的能力都怎麼樣?

我們對重點 CP 還要重點拜訪,什麼是重點 CP?出過爆款,出過月流水 2000 萬的產品是一個標準——這說明他們可能隻差臨門一腳,發得再好一些就能做到 5000 萬甚至 1 個億。

當時每年我都至少跑 30 傢 CP,CJ 還要再跑大幾十傢,保證一年至少接觸 100 傢左右。別人傢跑 CJ 隻帶 3-4 個商務,但我們向來都是帶 20 多個人去跑,把所有業務骨幹都帶上一線戰場,讓他們去感受市場。

葡萄君:那你們如何決定定制產品的方向?

陳金海:首先把市面上主流類型 Top 50 的產品都瞭解一下,看看主打 PvE 還是 PvP,哪些功能、哪些活動比較出色。然後再一傢一傢瞭解和分析渠道用戶的喜好,看看如何為一傢特定的渠道做定制。

比如QQ 這種社交平臺的用戶喜歡互動玩法,那你就要做社交鏈,做好友邀請硬核聯盟的用戶被大作教育過,對產品很挑剔,想伺候好這批用戶你的投入就要足夠,美術投入至少 1000 萬起長尾渠道的用戶大多在三四線城市工作,消費能力有限,沒那麼挑,那美術投入 300 萬 -500 萬就夠瞭,玩法可以輕一點兒,ARPU 做低一點兒,生命周期甚至可以不那麼長

在發行早期,我們沒有太多能力跑很多渠道,就先找瞭一些長尾渠道做定制。比如君海曾經是 BT 服最大的發行商,整個 BT 市場可能隻有 4000 萬,我們在上面的流水能做到 1000 萬。

葡萄君:所以是針對渠道做定制,完全不考慮盲選?

陳金海:現在渠道進入瞭一個搶首發的階段,你有流量我有流量,我們都缺內容。所以我們會優先針對大渠道做定制。

但也有例外,比如一個團隊背景很好,做過成功的項目,那我們同樣願意盲簽,讓他們立項做一個產品,從一開始就做磨合。這種磨合出來的都是革命友情。

葡萄君:所以長尾渠道已經不是你們的重點瞭。

陳金海:向內容端的轉型沒有全部完成之前我們會繼續做長尾。我們之前發過一款中手遊已經上線一年多的傳奇類遊戲,通過長尾渠道幫它取得瞭成功。今年網遊份額可能有 2200 億,手遊有 1500 億,這麼大的規模肯定還有很大的長尾市場。

為什麼之前專註長尾?因為我們沒辦法高舉高打,拿 2000 萬 -3000 萬簽一款產品,再拿 3000 萬 -4000 萬去做品牌。萬一產品掛瞭,公司當年喝西北方嗎?騰訊網易的產品基數大還好,但其他這麼做的發行商收成好的時候有爆款,收成不好就青黃不接。

現在我們完成瞭發行業務的升級,以後會越來越關註品牌,希望能做一個平臺類的發行商,幫助 CP 和渠道做雙向匹配。

2018 年的發行變化:" 買量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

葡萄君:你之前曾說 2017 年君海的獨代業務做得不夠好。是指流水過億的《青雲訣》沒能被你們獨代嗎?

陳金海:《青雲訣》我們聯合發行得也很成功,拿瞭大部分的長尾渠道。但說實話,我認為這種合作形式也約束瞭君海的發揮。去年我隻給我們發行業務打瞭一個及格分,就是因為上半年獨代方面沒有大的成就。

聯合發行是一把雙刃劍——到底由誰主力推?一傢出瞭主力,用戶被另一傢拉走瞭怎麼辦?如何防止兩傢發行商打價格戰?研發商下款產品不給你瞭怎麼辦?更不用說做品牌營銷,做瞭用戶也未必能找到入口回流。

不過從某種角度說,聯合發行也是市場競爭的產物,畢竟當前還是群雄割據,渠道資源都很分散,發行商的優勢各不一樣。

葡萄君:現在獨代的難度有多大?你們如何拿到更多獨代精品?

陳金海:拋開大廠不說,理論上每個季度隻會有 1 款月流水過億的產品,每年有 4-5 款就很不容易瞭,你說搶到其中一款對發行的要求有多高?

拿產品沒有別的方法,第一要看緣分,大傢情投意合;第二看實力,看雙方的互補情況,例如君海做過幾十款仙俠,CP 和渠道就都會重視這種品牌附加值。歸根結底,研發商的核心訴求,無非就是兩個:給我最大的流量導入,或者幫忙調好產品。

如何給產品最大的量?最近很流行一個詞:" 素材優化 ",優化師的薪酬水漲船高,而且一將難求。此外還要從運營上下功夫。渠道為什麼搶你的首發?前提是你的產品足夠好,能夠給渠道帶來最大的收入。保證同樣的位置,你的轉化最好,收入最高。

除瞭玩法迎合特定的渠道的用戶需求,運營活動、版本調優要跟上之外,之前我也說過,你還要有專業的大客戶團隊提供精細化運營服務。

葡萄君:你認為 2018 年發行領域會有什麼變化?

陳金海:現在渠道和產品的頭部化愈發顯著,用戶逐漸集中在應用寶、硬核聯盟等頭部渠道,以及《王者榮耀》、吃雞類遊戲等頭部產品上面。

頭部化的結果就是 " 去中間化 ",聯運市場不再處於增量狀態,許多曾經風光的發行商便增長受阻,開始嘗試轉型。比如研運一體,出海,甚至拋棄獨代業務,自建流量體系——這就是大傢熟悉的買量。

發行商轉型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安全感。像我之前所說,流量越來越向入口集中,向大平臺集中,而發行商兩邊都不沾。我認為發行商最應該沉淀大數據,用數據提高發行效率,進而掌握定價權,而不是試圖做流量,做入口,做渠道該做的事情。

葡萄君:這麼說的話,似乎所有發行商都缺乏安全感。

陳金海:誰都沒有,包括騰訊和網易。成功是暫時的,危機是永存的。沒有誰不敬畏市場。

葡萄君:接下來你們看好哪些方向?

陳金海:一個是出海,做全球化的佈局,海外的市場更廣闊;另一個是看好 H5 領域,預計今年會上 3-4 款產品。這個肯定是風口,我預判會有不低於 500 億的盤子。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