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9 月份,章楊還在為《守望先鋒》這款遊戲在國內越來越低迷的表現發愁。
這款 2016 年暴雪公司的明星產品曾經讓章楊看到過潛力,並且吸引他創辦瞭 GK 電競俱樂部,而到瞭第三季度,遊戲活躍度跌得嚇人。
那時,有個朋友告訴,騰訊有一款叫《王者榮耀》的手遊很好玩,用戶量正在飆升,而且第一屆 KPL 職業聯賽也在籌劃中,不如轉型做 KPL 戰隊。
作為一個 2011 年就入行的老司機,章楊乍一眼隻覺得這款遊戲太簡單,做成職業聯賽似乎比較難。但出於之前在《英雄聯盟》上吃過的「虧」,他還是在簡單調研之後,內部成立瞭一支《王者榮耀》戰隊。
僅僅花瞭三個月,他們就通過預選賽打上瞭 KPL 職業聯賽,拿到一席如今寶貴的 12 個戰隊名額。
近日,GK 宣佈獲得動域資本近千萬元人民幣投資。GK 成為首支公開宣佈獲得融資,並且以《王者榮耀》為主打項目的俱樂部。
電競俱樂部並不是一門新生意,但是職業聯賽成立剛剛隻有一年的《王者榮耀》,正在用火箭般的速度建立周邊生態,圍繞瞭這款國民現象級遊戲的商業佈局也正暗流湧動——俱樂部是這其中最被大傢熟悉的生意。
最近邦哥采訪瞭 GK 俱樂部創始人章楊,以及動域資本投資副總裁董冰,這篇文章就來給大傢講一講:如何做一傢《王者榮耀》戰隊,以及現在的電競俱樂部到底能不能賺錢。
成功的俱樂部不一定奪冠,但跨項目能力很重要
GK 雖然又打進瞭今年剛開始的秋季賽,但是他們可不算是強隊,KPL 官方給他們的標簽是「涅磐重生」。
動域資本董冰對邦哥說,調研 GK 的時候還是今年夏天。那時 GK 正因為春季賽的糟糕表現慘遭降級,一門心思閉關訓練呢。
不過休賽期的 GK 足夠拼。創始人章楊回憶說,那時候內部一天五場正式比賽(三局兩勝),拒絕瞭幾乎所有的商演,同時還調整瞭教練和管理層,好歹是在秋季賽重新殺回瞭 KPL。
這點讓董冰也非常佩服,GK 俱樂部在這次低谷上表現出來的韌勁是吸引動域投資的一大原因。但他另外一個令人有些意外的觀點是:隻要回歸瞭 KPL 職業聯賽,那麼名次可能就沒那麼重要瞭。
這可能會讓人乍一聽難以理解,難道還有不追求成績的俱樂部?
其實這要站在不同的立場來看待,也是理解電競俱樂部生意本質的關鍵點。其實對投資方,還有商業價值而言,留在 KPL 聯賽的重要性遠遠高於去砸大錢爭奪冠軍。
一個規范並具備投資價值的俱樂部,絕對不能隻押寶一支戰隊,以 GK 為例,除瞭王者榮耀,他們還有最近火熱的《絕地求生》、以及在佈局 《FIFA OL》還有 NBA 遊戲這些項目。
換句話說,跨項目能力很重要,這會讓俱樂部的風險降低很多,不至於那麼受控於單一遊戲。
所以,厲害的電競俱樂部不一定是能夠奪冠的,而是可以保證所有項目都打進職業聯賽,第一時間享受最多的流量,以及不漏掉最火熱遊戲的那個。
至於打進瞭職業聯賽嘛,這裡面的好處就更多瞭。
如何成為能賺錢的俱樂部
世界上可以賺錢的體育俱樂部很多,假如以商業化程度最高的足球為例,根據德勤足球財富排行榜顯示,2016 年曼聯以 5.153 億英鎊的收入成為瞭去年收入最高的足球俱樂部。
一個俱樂部年入 5 億英鎊!很多時候大傢會忽略這一點,因為都被競技性給吸引瞭眼球。
同樣的道理,電競俱樂部經過將近十年的發展,也慢慢形成瞭自己的豪門俱樂部。
董冰告訴邦哥,傳統的電競豪門,比如 LGD、WE 等,都有七八年的歷史,電競玩傢幾乎都知道。他們起源於《DOTA》和《英雄聯盟》。
不過,傳統的電競俱樂部豪門影響力雖然大,可運營成本也很高,最大的支出在於選手工資。這類頂尖的職業選手那個幾百萬年薪並不少見。因此 LGD 這樣的俱樂部也要拿融資,畢竟一年的凈支出就有幾千萬。
可新興俱樂部不一樣。章楊向邦哥透露,目前 GK 一共有幾十名職業選手,一年的工資總額為幾百萬元,幾乎是傳統電競豪門的十分之一。
其中《王者榮耀》戰隊的工資最高,平均 2-3 萬月薪。
說完支出,再來看看說說收入,絕大多數的俱樂部收入主要來源於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商業贊助,通常是印在戰隊服裝上 LOGO。
這是目前 GK 主要的收入來源,他們現在的主要贊助商就是直播平臺「觸手」。章楊說,也有過一些小的地方品牌找來,因為知名度不夠,他都給拒瞭。
第二、直播平臺邀約。
GK 的《王者榮耀》戰隊現在就在觸手上做直播,主要是直播一些比賽和訓練的內容。
第三、商業演出,通常是按次付費,也就是俗稱的出場費。
今年國慶節,GK 接過一個 OPPO 的商演,當時的主題是和楊紫一起打《王者榮耀》……(可真有福)
第四、選手經濟。
這通常是指轉會。前幾年那些大的戰隊經常爆出天價轉會,但是 KPL 成立時間短,轉會還比較少。
重點來瞭,為什麼說 KPL 戰隊可以做到盈虧平衡?
這是因為騰訊在創辦時已經有瞭《英雄聯盟》的經驗,又模仿瞭 NBA 這樣的成熟賽事,第一次在電競賽事中搞出瞭工資帽(限制一支戰隊選手的工資總額)、成立半官方性質的 KPL 聯盟,給戰隊發放補貼。
董冰說,現在 KPL 聯盟裡的戰隊每年要給聯盟遞交 10% 的營收,但這隻是小頭;關鍵是 KPL 聯盟會拿出賽事收入的 10% 分給俱樂部。
結合春季賽的主贊助商寶馬、雪碧,以及這賽季的 Vivo,這 10% 可想而知。
章楊說,如果單看 GK 的《王者榮耀》戰隊,通過官方分賬以及商業化,做到盈利是沒有問題的。
職業的選手是怎麼選拔的
剛才邦哥在上文提到,GK 《王者榮耀》選手的月收入大概在 2-3 萬,對比傳統電競選手並不算高。
什麼?你說這個月薪很高瞭,至少超過大多數白領瞭……那是當然的,畢竟這可是「職業」選手,萬事就怕認真二字。
(雖然邦哥的水平和段位都有限,但是朝陽區第一老夫子的名號還是可以挑戰一下的。)那麼問題來瞭,那麼多人都在玩的遊戲,究竟應該怎麼選出誰是更強的職業選手呢?
章楊告訴邦哥,電競俱樂部選拔選手比傳統體育要簡單很多,畢竟電競是一個數據化的產品。
以《王者榮耀》為例,一個人的水平到底怎麼樣,隻要查一查他的歷史戰績,以及相關表現就行瞭,一目瞭然。
其次,跨地域的比較也很方便。北京和深圳的選手可以隨時約上打一場,而且一天可以打上很多場,選拔門檻比起傳統體育要低很多。
同時,電競圈還有不少的微信群,往往聚集瞭次級聯賽和城市賽的選手,這裡面也有不少職業選手的好苗子。
最後,GK 在《王者榮耀》遊戲裡也有自己的公會和戰隊,那裡面也會做一些選拔。
KPL 的潛力和風險
董冰告訴邦哥,之所以最終決定出手 GK,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看好「娛樂競技」在未來的成長性,特別是出現瞭《王者榮耀》這樣的現象級項目之後。
很多人都知道,電競遊戲和賽事是正相關,但是賽事是滯後於遊戲的。當遊戲的日活還處於高點的時候,看比賽的一定是少數。
這點在《DOTA2》目前二比八的玩傢觀眾比上就可以看出來。
那麼,在《王者榮耀》遊戲 UV 和 PV 仍然處於高點的時候,相關俱樂部顯然還處於價值窪地中,提前低價入場,就能夠在未來產生價值差。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新興俱樂部受到資本青睞的原因。
不僅僅是俱樂部,即便是「綜合型爸爸」的廠商騰訊,其實也需要俱樂部和賽事來延續遊戲的活躍度。
畢竟職業選手可以抬高整個遊戲的天花板,比如讓百裡守約從一個坑,變身一個屢屢送上 BAN 位的神……
天花板抬高瞭,遊戲耐玩度就會提升,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也會拉長。
不過,《王者榮耀》的職業聯賽也有自己的風險。
邦哥認為,最大的風險來自於它暫時還不具備國際性,這也是它和《英雄聯盟》最大的區別。
同期舉辦的《英雄聯盟》S7 比賽之所以可以吸引到幾千萬的觀眾,原因就在於這裡面有中韓之間的國傢對抗,還有它普及到全世界後帶來的知名度。
這點都是單吃中國玩傢人口紅利的《王者榮耀》所不具備的。
假如無法進入全球市場,那麼 KPL 聯賽的價值一定會大打折扣,同樣這會限制俱樂部的商業價值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