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親進京:平實而深刻的陪伴擊中瞭我們

11-18

深圳晚報評論員 溫瓊

" 吃完飯捧著豆漿杯一直吸,我說喝不完就剩下,出門在外,剩下飯菜很正常。勸瞭一會兒,她終於戀戀不舍地把還剩一小半的豆漿杯放下瞭。" 這兩天,一篇名為《娘親進京》的文章在微信上迅速刷屏。作者的筆觸並不煽情,隻是緩緩記錄著母親跟隨自己在北京遊玩的期間所發生的種種小事:不舍得扔掉沒有喝完的豆漿、嫌北京飯店的飯菜貴、心中時刻惦記著傢中麥子的長勢 …… 全文沒有刻意的渲染,卻句句直戳人心,許多網友感慨讀完後已經淚眼朦朧。

" 母愛 " 歷來都是打動人心的文學創作題材,也是每個人都有著說不完、道不盡情愫的話題。《娘親進京》沒有文字的炫技,也沒有過分強調母愛的偉大,但它展現的社會價值,以及承載的平實而深刻的母子陪伴線,讓人忍不住一看再看,從而引發對自己父母的念想。

坐高鐵時像個小孩子一樣,一個勁地盯著窗外看;埋怨兒子明明租住在小房子裡,卻還要在外面冒充有錢人揮霍浪費;雖然北京的物質生活十分優越,但還是掛念傢中的種種瑣事 …… 母親與兒子間深厚的情感,就在這一件又一件小事的敘述中緩緩流淌。其實,這些瑣碎而情意充盈的細節,不僅是作者的記憶,也是我們許多人所經歷的。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當下子女與父母分居兩地的現象並不鮮見,而互相間的交流和溝通也就成瞭一項必須認真思考的命題。許多人會把身在傢鄉的父母接到大城市來住上幾天,想要讓他們享上幾天福,這個時候《娘親進京》中的種種細節,就是每一個人與父母之間所發生的,它或許存在不愉快的地方,但總基調一定是甜蜜的。

從農耕時代一腳跨入信息時代的父母,往往會如同小孩子般小心翼翼、不知所措。一方面他們似乎對兒女 " 高檔 " 消費所承載的孝順之意並不領情,本是愉快的消費過程搞得跟 " 打仗 " 般;但另一方面又會和其他父母暗地裡 " 較勁 "," 炫耀 " 自己的子女帶自己去哪裡玩又給自己買瞭什麼東西。當然,他們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念可能與子女還是有著諸多差異,正如《娘親進京》中所寫的," 你爹還在的時候,總想讓你混個一官半職的 ",話題也多是比麻繩頭還難解開的人情世故。兒子對這些話題顯然並不熱衷,但並沒有急吼吼地 " 反駁 ",而是耐心聽著母親的訴說。

這其實也道出瞭磨平代際溝壑的要義——陪伴。父母對大城市的生活邏輯感到詫異和不適應,子女對父母的一些觀念往往也並不能十分理解,但這並不重要。我們需要學會的是耐心地傾聽和陪伴,當面對觀念的分歧時,不要去急著 " 反駁 ",也不要傲慢地 " 啟蒙 ",而是盡可能地理解和尊重父母的生活邏輯。我們做子女的需要意識到,父母同樣有著自己平實深刻而不可替代的生命體驗。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