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共青團中央微博發的一張對比圖,讓人百感交集。
" 當我也站在瞭這個高度,才明白,有些橋,隻能自己造,有些路,隻能自己走。"
左圖是 1935 年未完工的美國金門大橋上的工人;
右圖是 2017 年未完工的中國虎門二橋上的工人。
虎門二橋,總長 12.89 公裡,是位於廣東省的一跨千米的世界級懸索橋,預計最快 2019 年建成。它是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重要通道,建成後將打破珠江口兩岸隻有一個通道的 " 瓶頸 "。
7 月 22 日,環球時報記者帶著網絡名人共同開啟 " 走進新國企 · 當代中國奇跡 " 第二期活動,近距離接觸一跨千米的世界級懸索橋——虎門二橋!
當代中國奇跡之旅再出發,環球時報記者與大 V 帶您現場看虎門二橋
虎門二橋 191 米高空的貓道,腳下就是茫茫珠江。走之前,網絡名人們還興奮地想在貓道跳舞。然而,晃晃悠悠在高空行走 1.3 公裡後,有人渾身濕透,還有人直接在高空上演瞭葛優癱 ……
一名癱倒的老環環
無人機 A 姐也 " 拜倒 " 瞭 ......
圖片來源:@中國交建官方微博和環球時報記者的朋友圈
來參觀的網絡名人近一個小時走完的路,中國交建的建設者每天要走四五個來回,最快的工人走一趟隻需要 12 分鐘,在場的人聽完都忍不住給建築工人們點贊。
這被汗水浸透的襯衫就是見證 ……
我們常常自豪兔子是基建狂魔,但這背後,是他們默默在為這個稱號付出!
這張對比圖下面的網友留言,也燃到想哭。看懂的人自然明白,我們不是為瞭和 80 年前的美國比。
" 滄桑百年,我們終於回到瞭本屬於我們的高度。"
" 自己的路,終歸還是要自己走。"
番外:環球時報記者的現場自白
寫這段話的時候,我燃燒著最後一點卡路裡,半倚在車裡,覺得特幸福,連藿香正氣水的回味都顯得甘甜。因為我剛剛經歷瞭一次迄今最挑戰極限的采訪。
虎門 35 度的高溫、兩側 191 米的主橋高度,腳下是昏黃的珠江水,負重幾公斤的相機和鏡頭,沿著還未建好的 " 貓道 " 爬過江。下到最低點,想著還要再爬上 191 米時,才知道啥叫 " 進退兩難 "。
在每上一步都要用盡全身力氣的後半段,一度想把身上上萬塊的裝備扔江裡,想瞭想工資卡,還是做瞭成熟的決定。好在堅持到最後,恍惚中聽工人師傅說,每天他們都要走三四趟,習慣瞭 ......
說真的,虎門二橋是中國大基建工程崛起的一個典型案例,工作人員說,架橋領域 "90 年代前看歐洲,90 年代看日本,新世紀就看中國瞭 "。
終於見到瞭傳說中的架橋機,據現場工程師介紹,中國架橋機技術已經反超西方。大橋的建設也帶動瞭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前隻能靠進口日本的橋索如今國產化後將價格壓低瞭三分之二,並嚴重擠壓瞭日本產品的市場,一位普通的工程師在現場真誠的說道:我們的愛國,就是在技術上幹掉日本人!
(圖片來源:環球時報記者朋友圈)
綜合整理自 | 環球網、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