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統計局日前發文稱,十八大以來,我國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6 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616 元,比 2012 年增長 39.3%,實際增長 28.6%,年均實際增長 6.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以來作為反映一個地區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是瞭解居民生活變化水平情況的基礎。
那麼分地區看,各地的收入水平如何 ?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選取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直轄市以外的 5 個經濟發達的省份 ( 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山東 ) ,對其各個地級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進行統計梳理,發現在這東部 5 省中,浙江最為富裕,其所有地市人均收入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廣東、江蘇均存在一定的區域差距。
浙江 11 地市均超全國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在東部 5 省中,浙江的富裕度最高,是全國唯一一個省內所有地級市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2016 年,浙江全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237 元。在浙江的 11 個地市 ( 含副省級城市 ) 中,杭州、寧波這兩大副省級城市以及紹興均超 5 萬元大關,位居全國前列,此外嘉興和舟山也都超過瞭 4.8 萬元。值得註意的是,這些城市剛好是環杭州灣分佈。
今年 6 月發佈的浙江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首提 " 大灣區 " 概念,謀劃實施 " 大灣區 " 建設行動綱要,重點建設杭州灣經濟區,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之後,又一個大灣區的規劃。
杭州灣之外,溫州、臺州、金華和湖州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超過瞭 4.5 萬元。即使是發展相對滯後的浙西南,衢州和麗水也分別達到瞭 36188 元和 35968 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瞭 2000 多元。
浙江省黨代會報告起草組在解讀省黨代會報告時分析,浙江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別連續 16 年和 32 年居全國省區第 1 位," 富 " 的方面已經有較好的基礎。" 富 ",主要體現為居民、企業、財政三大收入保持較高水平、持續較快增長,最核心的是人民群眾生活富裕。
以 2016 年為基期,按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年均增長 7.5% 和 7.8% 測算,到 2022 年該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將超過 7 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超過 3.5 萬元。
在 2016 胡潤百富榜中,從企業傢出生地來看,浙商人數仍然排名第一。若考慮到人口基數,浙商的領先優勢就更加明顯。2015 年,浙江總人口為 5539 萬人,位列國內各省份第 10 位,僅相當於廣東、山東的一半左右。
來自浙江諸暨、目前在廣州創業的陳新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浙江商人更拼,更有冒險精神。在以 " 互聯網 +" 為代表的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浙商也走在瞭前列。" 在許多地方,年紀到瞭五六十歲的企業傢就準備退休瞭,但在浙江,很多人仍在想著要創業、要幹事業。"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分析,浙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省份,無論是勞動力要素、土地等制度創新都走在全國前列,大大降低瞭經濟發展中所需的各種成本、費用。浙江最早在全國實行省管縣,縣域經濟、鄉鎮經濟都十分發達,每個縣都有自己的產業集群,形成瞭強大的產業競爭力。
東部 5 省及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單位:元 )
蘇州位居東部 5 省所有地市之首
在浙江之外,其他 4 個省份或多或少存在著一定的區域差距。比如江蘇,蘇南與蘇北之間的差距頗為明顯,廣東則是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存在差距,山東為東西差距大,福建是廈福泉三大中心城市與其他區域的差距。
在江蘇,最富的蘇南地區可比肩杭州灣區域。其中,蘇州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5.44 萬元,位居東部 5 省所有地市之首。
改革開放後,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借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高速發展,目前蘇州地區生產總值 ( GDP ) 總量位居全國所有城市第 7 位,遙遙領先於其他普通地級市,在江蘇省內無論是 GDP 總量還是人均 GDP 都位居第一。不僅如此,蘇州下轄的幾個縣級市如昆山、張傢港、常熟等在中國百強縣排行榜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蘇州之後,南京去年的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到 49997 元,逼近 5 萬元大關。近幾年南京經濟快速發展,2014 年更是首度超越無錫,上升至江蘇地市經濟總量第二位。近兩年,南京更是再接再厲,在不斷擴大領先無錫優勢的同時,與蘇州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2016 年南京 GDP 首次突破 1 萬億元大關,成為江蘇省第 2 個、中國第 11 個 GDP 突破萬億的城市。
第三的無錫也達到 48628 元,與蘇州一樣,憑借外向型產業的發展,地處蘇南地區的無錫在改革開放後經濟也高速發展,居民收入也節節升高。
無錫之後,常州則以 46058 元位居江蘇第四位,鎮江以 41794 元位居江蘇第五位。也就是說,蘇南地區全部都超過瞭 4 萬元大關。
在江蘇,經濟發展的程度高低,基本上是與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的距離成正比,離上海最近的蘇南地區發展最好,蘇中地區則處於第二梯隊,蘇中地區的 3 個城市都是處在 3.5 萬 ~4 萬元之間。這三個城市根據距離上海的遠近排列,其中與上海一江之隔的南通在蘇中地區收入最高,達到瞭 39247 元 ;1996 年從揚州分離出來設置的地級市泰州次之,達 36828 元,揚州為 35659 元。
數據來源:國傢統計局
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差距大
在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珠三角與東西北存在著較大差距。
在珠三角,廣州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50940 元,深圳為 48695 元,另外佛山和東莞都是 4.3 萬元出頭一點,珠海 42537 元,中山也隻有 41613 元。如此看來,珠三角最發達的 6 個城市跟江浙尚有差距。
這裡面有幾個原因,一是像深圳早在 2004 年就宣佈取消農業戶口,所有戶籍居民全部改為城市居民,雖然戶籍人口全部是非農業人口,但仍有市民仍然從事農業工作 ; 其次是統計口徑的差異,江浙大中型企業更多,統計比較規范,廣東則是小個體經濟占比更大,統計不是很規范。
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分析,江浙地區政府財政收入和老百姓從集體經濟中所獲得的收入會比較高,而珠三角則私營經濟比較發達,像出租房屋等財產性收入很難反映在統計數據當中。
當然,廣東最大的不足還是在於區域發展差距大。除瞭珠三角的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和中山 6 個城市外,其他 15 個地市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不過由於廣東的城鎮人口絕大多數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廣深佛幾個城市,目前廣州和深圳的城區人口都超過瞭千萬大關,因此粵東西北雖然地級市眾多,但總的城鎮人口並不多。
在珠三角 6 市的帶動下,去年廣東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瞭 37684.3 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 4000 多元。
福建多 " 隱形土豪 "
從數據上看,福建各地市的數據在東部 5 省份中不算亮眼。
其中,2016 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經濟特區廈門,為 46254 元,在 5 省 71 地市中位居第 14 位,而整個福建也隻有廈門的人均收入超過瞭 4 萬元大關。
位居第二的是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泉州,去年達到瞭 39656 元,這個數字拿到江浙大致相當於蘇中地區的南通。第三的是省城福州達 37833 元,比浙西南的衢州、麗水和蘇中地區的泰州、揚州略高一些。
在這三市之外,其餘六個地級市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總體來看,福建發達的地方雖然沒有江浙、珠三角那麼發達,但經濟也沒有特別落後。
福建與廣東在很多方面頗為類似。一方面,福建雖然隻有廈門、泉州和福州 3 個城市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但這三個城市是福建的前三大城市,三市 GDP 占福建省的近六成。在人口方面,福建也隻有這三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超過瞭 100 萬大關。因此在這三個城市的帶動下,福建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014 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不少。
另一方面,與廣東類似,經濟發達的閩南地區也是私營經濟為主。例如,以鞋帽紡織聞名的晉江盡管常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前十,去年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597 元,但與江浙的很多同等縣市相比也有明顯差距。
當地一位統計人士此前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晉江以私營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決定瞭一些統計數據會比較低。因為在城鄉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大頭,但當地絕大多數人從事商業以及獲取財產性收入,則很難體現在統計數據中。
也就是說,福建的富裕程度並不差,福建有著龐大的經商群體,這些人的財富並不會體現在統計數據中。在去年的胡潤百富榜中,福建也充分體現瞭自己的 " 存在感 ":盡管福建的經濟總量排在全國第 12 位,但出生於福建的富豪數量卻位居全國第 5,總部企業數位居第 7。
山東將增強兩大中心城市引領作用
在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是領頭羊青島,達到瞭 43598 元,排在 5 省份 71 市中位居第 17 位。省城濟南也超過瞭 4.3 萬元,為 43052 元。
除瞭濟青兩大城市外,山東還有一個城市也超過瞭 4 萬元大關,是石油城市東營。在這三城之後,位於山東半島的威海和煙臺均接近 4 萬元,淄博達到 36436 元,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在這 6 個城市之外,其餘 11 個地市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濰坊為 33609 元,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在毫厘之間。
作為一個人口超 9000 萬的大省,山東縣域經濟發達,城市發展以中小城市為主,兩個中心城市青島和濟南占山東的比重並不高,核心城市的作用並不突出。因此,即便濟、青都超過瞭 4.3 萬元,但是對山東的拉動作用還不夠大,去年山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012 元,僅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有鑒於此,山東也在積極做大中心城市,其在今年 4 月發佈的《山東省城鎮體系規劃 ( 2011~2030 年 ) 》顯示,山東地域版圖將按照 " 雙核、四帶、六區 " 的城鎮空間佈局,濟南和青島作為 " 雙核 ",到 2030 年都將成為城區人口突破 500 萬的特大城市。
其中,濟南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服務經濟、高端裝備制造和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建設成為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成為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協同濟陽、齊河、平陰等縣,共同建設濟南都市區。
青島依托開放優勢,緊抓國傢建設機遇,大力發展金融財富、總部商務、商貿物流、旅遊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及海洋新興產業 ; 以環灣地區為核心,聯動周邊即墨、膠州、平度及萊西等城市,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都市區,建成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
東部 5 省 71 地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單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