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
生活在中國大多數區域的小夥伴們,這幾日喊的最多的詞,恐怕就是 " 熱 " 瞭!然而,這還僅僅隻是開始,在接下來的為期 40 天的三伏天內,高溫大魔王還將繼續 " 施法 ",沒有最熱,隻有更熱!
其實我們中國都還算好的,空調西瓜都還能稍解炎熱之烈。如今,全球都已陷入一種對氣候變暖的焦慮和恐懼之中,如果你問,地球什麼時候會變得太熱而不適合人類居住?答案可能是:" 很快很快,快到超出你的想象。"
這是美國的《紐約》雜志在采訪瞭數十位氣候學傢和研究員後得出的回答,該文章指出,在本世紀末,地球的部分區域或將變得接近於無人居住,而其他地區也會極其可怕地不適宜居住。
英國遭遇近年來最強高溫,網友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傳解暑 " 妙招 " 圖自英國《鏡報》
01 極地熱
全球變暖速度超預期
本世紀或將失去邁阿密和孟加拉國
如果我們隻將眼界局限於氣候變化,那我們無法理解到它的全部含義。
去年冬天,極地區迎來瞭一次連續數天溫度超高的 " 烘烤 ",結果導致瞭永凍土層融化,融水滲入瞭挪威設立在斯瓦爾巴的 " 全球種子庫 "。所幸的是,庫內種子安全無恙。挪威政府目前正在修繕種子庫入口,為其再上一道保險。
挪威設立在斯瓦爾巴的 " 全球種子庫 " 圖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直到最近,永凍土層都不是氣候科學傢們擔心的主要問題之一。但實際上,北極永凍土內包含 1.8 萬億噸的碳,是地球大氣層中的 2 倍之多。
一旦凍土層消融,碳被釋放,這些碳將會以甲烷的形式蒸發。那麼這些甲烷氣體制造溫室效應的能力,在一百年中將比二氧化碳氣體強 32 倍,而如果以二十年為單位計算,則比二氧化碳強 86 倍。換句話說,如果溫度持續上升,那麼這些碳總有一天會被釋放。
永久凍土層分佈,顏色由淺到深代表凍土層分佈的百分比,顏色最深處代表百分比超過百分之九十 圖自紐約時報
據上月的衛星數據顯示,自 1998 年起,全球變暖的速度是科學傢們所預想的兩倍。在剛過去的 5 月,南極洲的一個冰架出現瞭裂痕,僅 6 天時間,這一裂痕就延長至 11 英裡,而且裂痕還在繼續 …… 當你讀到這篇文章時,或許裂痕已抵達開放水域,落入海水中成為最大的冰山之一,這就是所謂的 " 冰崩 " 過程。
在《紐約》采訪的數十位氣候學傢和研究者中,大多數的科學傢們認為,在本世紀內我們可能會失去邁阿密和孟加拉國。
02 高溫險
即使完成《巴黎協定》目標
本世紀內地球上兩城將近於無法居住
像所有哺乳動物一樣,人類身體就是一個熱能引擎。而適合人類居住的真正的溫度紅線,是 35 ℃。在 35 ℃下,人的身體會很快引發熱應激反應。
事實上,我們似乎已到達這個紅線瞭。從 1980 年開始,地球發生極端炎熱天氣的地方就增加瞭 50 倍之多,而更熱的還在這以後。歐洲在 1500 年後所經歷的最炎熱的五個夏天,全部發生在 2002 年之後。
即便我們達到《巴黎氣候協定》所設定的、在本世紀內把升溫限制在 2 ℃內的目標,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印度的加爾各答也將近於無法居住——年年遭遇致命的熱浪襲擊。如果上升 4 ℃,那麼像 2003 年夏天發生在歐洲、每天 2000 人被熱死的情況,就會變成新的夏日常態。
作為 2003 年歐洲熱浪中受災最嚴重的國傢,共計有約 1.4 萬人被 " 熱死 " 圖自 Pinterest 網站
據世界銀行估計,在本世紀末,即便是處於熱帶區域的南美、非洲和太平洋區域最冷的幾個月份,也可能會比 20 世紀末最熱的幾個月份還要熱。雖然空調能派上一定用場,卻隻會增加碳的排放量。
03 糧食危
高溫將使農作物產量下降
幹旱則會使糧食產區變成沙漠
眾所周知,不同農作物的種植都需要相應的氣候,但如果氣候變暖,就會導致農作物產量減少 10%,有時這一比例還會高達 15%,甚至 17%。這意味著在本世紀末,如果地球溫度再上升 5 ℃,我們會有超過現在 50% 的人口需要供養,而糧食的缺口也將超過 50%。
一些樂觀的植物學傢指出,全球變暖,寒冷地區的氣溫也將隨之上升,可以將農作物種植到這些地區。確實,溫暖的氣候將使格陵蘭島種植玉米更加容易,但熱帶地區卻會因此不適合種植農作物。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現在世界上的主要糧食產區氣候剛剛好,一旦氣溫稍有上升,這些地區的糧食生產力將會大大下降。
而人們也不能輕易地將農田遷移到幾百英裡外的地方,因為在遙遠的加拿大和俄羅斯地區,農作物的產量也會受到當地土壤質量的限制。
此外,幹旱可能是一個比氣溫升高更棘手的問題,世界上一些適合耕種的土地可能很快就會因幹旱而變成沙漠。而人們也一致認為,在本世紀後期,如今的糧食產區將普遍面臨幹旱問題。如果不減少碳排放量,到 2080 年,南歐地區將處於永久性的極度幹旱,比美國的長期幹旱而多塵暴的地區更嚴重。伊拉克、敘利亞、中東其他地區,澳大利亞、非洲、南美洲以及中國的糧食產區也將面臨同樣的情況。這些地方都是如今世界上的主要糧食產區。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現在並非生活在一個沒有饑餓的世界。據估計,世界上目前還有 8 億的人口吃不飽飯。
04 其餘災難
如果氣溫升高,隻會導致這幾方面的災難產生,那就太簡單瞭。根據相關研究,氣溫升高還將導致:空氣不可呼吸、經濟持續崩潰、海洋中毒等災難。
空氣
我們的肺需要氧氣,但這隻是我們吸入的空氣的一小部分。目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仍在增長,該濃度剛剛超過 400ppm(百萬分比)。而根據目前的趨勢預測,到 2100 年,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達到 1000ppm。相比我們現在呼入的空氣,屆時二氧化碳濃度將使人類的認知能力下降 21%。
炎熱空氣中所包含的其他物質會更加恐怖,污染物即便是少量的增加就有可能導致人類壽命減少 10 年。地球越熱,臭氧越多。到 2090 年,地球上 20 億人群將會呼吸著超過世衛組織所設定的 " 安全 " 范圍的空氣。
經濟
關於氣候變暖經濟學,最令人興奮的研究仍是來自於所羅門和他的同事們。他們分析得出,氣溫每上升 1 攝氏度,平均 GDP 就要損失 1.2%。這是該領域一份出色的研究,而根據他們的中值計算法預測,到本世紀末,全球的人均收入將損失 23%(起因於農業、犯罪、暴風雨、能源、死亡率和勞動力等領域的變化)。而根據概率曲線測試的結果,到 2100 年時有 12% 的可能性會因氣候變化而導致全球產出減少 50%,人均 GDP 也將下降 20%。
海洋
大海將變成一個殺手。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至少 4 英尺,甚至有可能上升 10 英尺。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大城市是建立在海岸上的,更別提他們的發電站、港口、海軍基地、漁場等等。但淹沒這些賴以生存的傢園隻是個開始。目前,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碳都會被海洋所吸收,這有效阻止瞭地球加速變暖,但也因此出現瞭 " 海洋酸化 " 的現象。海洋酸化將會直接導致魚群死亡,酸性水域中,牡蠣和貽貝將難以長殼。
南極
世界氣象組織 ( WMO ) 在 2015 年 5 月記錄的數據顯示,南極氣溫達到瞭前所未有的 17.5 攝氏度——這近乎是一個能穿 T 恤的溫度瞭。
不斷上升的溫度,也為南極帶來瞭上升的遊客人數。據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IAATO)的數據顯示,在 2015 到 2016 一年之間,這些遊輪公司就搭載瞭超過 3.85 萬遊客進入南極,比過去十年旅遊季每年平均的人數多瞭將近一萬人。
探險者們身穿明黃色戶外皮衣站在遊輪甲板上 圖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一名巡航遊輪上的科考人員肯德裡克 · 泰勒通過研究采集到的冰芯樣品,得出瞭驚人的數據。他表示,根據冰芯樣品顯示,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平均值是過去至少 80 萬年中最高的時期。
05 怎麼辦?
研究人員:少生孩子是減排最有效方式
既然整個地球已陷入如此境地,那麼怎樣減排才是最有效的呢?
來自瑞典德隆大學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對此進行瞭細致的調查和分析,他們得出的結論稱:
如果你真的想減少碳排放量,拯救地球,少生孩子才是最好的方式。
他們的研究認為,如果通過改變個人生活方式來減少碳排放量,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那麼,少吃肉、不開車、少坐飛機和少生孩子這 4 種方式是最好的,其中最有效的是少生孩子。
研究稱,根據當前的碳排放率,一個發達國傢的市民如果少生一個孩子,平均一年可以減少 58.6 噸二氧化碳的排放。不開車每年可減少 2.4 噸碳排放,不吃肉每年則可減少 0.8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而通過不吃肉減少的碳排放量是通過回收利用減少碳排放量的四倍,是使用節能燈減少碳排放量的八倍。
研究者在《環境研究快報》雜志上寫道,一個美國傢庭少生一個孩子所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於 684 名青少年餘生都選擇回收利用方式來減少碳排放量的總量。
研究人員稱,改變飲食習慣或者少生孩子的建議,可能看起來有爭議,但這對地球的未來至關重要。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來自隆德大學的金伯利 · 尼古拉斯說 :" 我們認識到,這些都是非常個人的選擇。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個人的生活方式對氣候所帶來的影響。
英國《獨立報》則指出,有活動人士認為,要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主要還是要依靠大企業和政府,而不是個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