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公園主唱之死,背後有一個必須關註的嚴重問題

07-22

昨天早上,一則來自美國的新聞震驚瞭很多中國的網民:美國知名搖滾樂隊 " 林肯公園 "(Linkin Park)的主唱查斯特 · 貝寧頓(Chester Bennington)在傢中上吊自殺瞭 …

他的突然離世令全世界的歌迷都傷心不已 …

但在中國的網絡上,他的死訊也徹底引爆瞭一個一直潛藏在中國社會的嚴重問題 …

這個話題,就是 " 戀童癖 "。

▲圖為查斯特 · 貝寧頓

原來,在查斯特 · 貝寧頓不幸逝去後,有歌迷發現他曾經在 2008 年接受一傢雜志的采訪時講述過自己童年的一段非常黑暗的經歷,說他 7 歲的時候曾經持續遭到一個 " 大他很多歲的 " 男子的性侵犯。

這也直接給他的成長帶來瞭嚴重的創傷,摧毀瞭他的自信,並一度令他非常想輕生。

之後他 11 歲時父母的離異更是加劇瞭他的這種痛苦,而且也沒有人來安慰他。他自己也因為害怕遭到社會的偏見不敢吐露自己被侵犯的事情。

於是,他隻得去尋求酒精乃至毒品的麻醉,並最終染上瞭嚴重的酗酒問題和毒癮,即便成名後也難以擺脫酒精和毒品的控制。

甚至於他的自殺,其中就也有酒精和毒品的作用 …

因此,在很多人看來,如果他的童年沒有遭到他人的侵犯、他的父母能夠對他多一些關心、社會和法律能夠及時出面保護他並懲治侵犯他的惡徒,他或許就不會這樣死去瞭。

可為什麼這個話題,會在中國的網絡上產生瞭爆炸性的效果呢?

首先,在查斯特 · 貝寧頓自殺前幾天,中國網絡上一個 " 網絡紅人 " 被網友指控是一個 " 戀童癖 ":不僅非常愛看各種男性幼童充滿 " 性暗示 " 的圖片,甚至自己還經營瞭一個存放有大量男童圖片的網站。

這個人名叫許豪傑,因為參加過安徽衛視的《超級演說傢》並獲得瞭全國季軍的名次而名噪一時。而在出名後,他則以 "90 後創業大神 " 的頭銜在網上制作和發佈著自己的視頻,目前已經有瞭 50 多萬粉絲。

不過,面對網友貼出的大量他出名前瀏覽和關註過的各種充滿 " 性暗示 " 的男童賬號和圖片的截圖,以及他自己還涉嫌經營的一個男童網站的信息,他表示網友是在 " 造謠 ",並表示會拿出證據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清白。

很多網民則希望警方可以介入調查此事。

可幾天後,隨著事件的熱度還在不斷降低,這令不少關心這件事的網民有些焦慮。

其次,不少因為 " 許豪傑事件 " 而關註 " 戀童癖 " 話題的網友,還陸續發現瞭多個長期活躍在網絡上的涉 " 戀童癖 " 的賬號。其中一些賬號的經營者更是被人發現在打著 " 兒童攝影 " 的旗號給男童拍照,而且這些照片大多拍得很合 " 戀童癖 " 群體的胃口,充滿瞭他們喜歡看到的 " 性暗示 "。

可是,由於 " 許豪傑事件 " 的熱度不斷降低,大傢擔心即便曝光這些賬號涉嫌孌童,熱度可能也會很快過去,最終還是不瞭瞭之 …

所以,當查斯特 · 貝寧頓離世的消息傳來後,不少網民就希望通過他童年所遭遇的那段黑暗的經歷,再次喚起大傢對於中國社會中 " 戀童癖 " 問題的關註,以及官方對此事的重視和介入。

耿直哥查詢相關法律資料得知,雖然【有 " 戀童癖 " 的思想】在中國或是西方多數發達國傢都並不違法,但國內外的一個共識是:" 戀童癖 " 是一種性變態,而且這個群體有【極高的幾率】會出現侵犯兒童的犯罪分子。

所以,國外的媒體和網站便會經常刊文提升公眾對於 " 戀童癖 " 的認知,告訴父母如何識別他們和保護孩子不被他們盯上。

但我們的社會在對於 " 戀童癖 " 的認識上還幾乎是一片空白,尤其是在對男童的保護上。這也就直接給瞭中國的 " 戀童癖 " 群體去實施犯罪行為的空間。

另外,雖然 " 戀童癖 " 者一旦將他們的思想付之於行動,開始對兒童實施侵犯,就會 100% 觸犯法律;可在我們國傢,他們對於兒童的其中一種侵犯,卻不會像在多數發達國傢那樣得到法律的制裁。

這種侵犯,就是【持有】" 兒童色情制品 "。

目前我國的法律僅泛泛地禁止制作、銷售和傳播淫穢制品。可在幾乎所有西方發達國傢,乃至這兩年的日本,當局都已經立法禁止任何人【持有】" 兒童色情制品 "。

這是因為,制作、銷售和傳播 " 兒童色情制品 " 的人,最終是為瞭滿足那些想獲得和持有這些素材的人的需求。所以,如果不打擊 " 需求方 "," 兒童色情制品 " 的市場就會持續存在。

而且在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當局甚至還會隨機對進入這些國傢的外國遊客的電腦進行抽查,一旦發現裡面有 " 兒童色情制品 " 就會直接逮捕並遣返回國!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發達國傢在打擊兒童色情犯罪方面走在我們的前面,但他們也面臨著一個讓他們很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如何界定 " 兒童色情制品 "。

因為嚴格按照法律來說,隻有那些描述兒童性行為的影音圖片資料才屬於 " 兒童色情制品 ",這也就意味著違法者可以通過那些 " 暗示性 " 的圖片來滿足他們的性變態嗜好。

這兩天在中國網絡上被網友們紛紛扒出的 " 戀童癖 " 賬號中,其中一些賬號瀏覽和傳播的圖片就屬於這一范疇:並不是在 " 描繪性行為或者露骨宣揚色情 ",而是打著 " 藝術 " 的旗號,用隱晦的方式讓孩子擺出各種會產生 " 性聯想 " 和 " 性暗示 " 的姿勢。

所以,這就更需要官方和全社會的共同介入,一同去認識和提防 " 戀童癖 ",並盡早立法去打擊他們可能會實施的一切變態行為,而不是讓熱心網民在網上 " 單打獨鬥 "。

否則,我們每一個傢庭的孩子,都可能會成為受害者,不論女孩還是男孩。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