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媒眼中,中國好像有瞭一個新標簽

07-24

在外媒眼中,中國似乎有瞭一個新標簽。

不久前,李彥宏乘坐百度自動駕駛汽車李彥宏親自乘坐百度自動駕駛汽車奔在北京的五環上,著實賺足瞭眼球。盡管涉嫌違法,但百度貌似依然 " 春風得意馬蹄疾 ",因為他觸碰瞭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的最前沿。

而近日,軟銀董事長孫正義關於人工智能的一篇演講,迅速成為行業爆款。

孫正義說,人工智能進入所有產業的中心,並且通過大數據不斷進化,得數據者的天下;人的壽命會延長到 100 歲以上,人類與機器共生;人工智能終會邁過奇點超越人類,這一切或隻需要 30 年!

其實,就在孫正義演講的同一天,國務院向社會公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也由末端實踐走向瞭頂層規劃。

《規劃》提出,到 2030 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同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 1 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 10 萬億元。

聞風而動,近日,多傢外國媒體不約而同在頭版或重要位置,報道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動態。

紐約時報:中國將成人工智能全球領先者

美國《紐約時報》分析稱,這項政策闡述瞭中國政府最高層的意圖: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將投入大量資金,以確保企業、政府和軍隊躍升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全球領先者。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普華永道最近發佈人工智能報告指出,到 2030 年,人工智能將推動全球 GDP 增長 14%,相當於 15.7 萬億美元(約合 21 萬億新元)。零售業、金融服務和醫療保健行業受益最多。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於 6 月底在天津舉辦的首屆世界智能大會演講時強調,人工智能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至關重要。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決策咨詢及學術機構。

他說,智能城市、智能醫療、智能交通等眾多項目的最後關鍵技術,都指向人工智能。

"2014 年,中國 400 多個城市建設智慧城市,市場規模達 800 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 160 億新元);同年,搜索引擎的中國市場規模為 600 億元,圖像識別、語音交互達 200 億元,工業機器人銷量猛增 54%,達 5.6 萬臺。"

埃森哲上個月發佈名為《人工智能:助力中國經濟增長》的報告稱,到 2035 年,人工智能有望將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從 6.3% 提升至 7.9%,其中制造業、農林漁業、批發和零售業將成為從人工智能應用中獲益最多的三個行業。

人工智能對中國各行業的影響,來源:埃森哲研究《人工智能:助力中國經濟增長》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中國人工智能的未來之路》報告中則指出, 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對推進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最早將在 2024 年達到峰值,並在之後的 50 年中減少五分之一。報告指出, 根據應用速度的不同, 基於人工智能的自動化提升的生產力每年可為中國貢獻 0.8 至 1.4 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

報告認為,在多傢中國科技巨頭的推動下, 中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中心之一。

經濟學人預測:中國人工智能有兩大優勢——人才和數據,可能逐步趕超美國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預測,由於擁有人才和數據優勢,加之創業公司和 BAT 的大舉投入,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可能會在人工智能領域逐步趕超美國。

2016 年 10 月,美國白宮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一個分支)領域發表的論文數已經超過美國。咨詢公司普華永道也預計,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增長到 2030 年將把全球 GDP 提升 16 萬億美元,其中半數歸於中國。

中國研究人員提交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的專利數量最近幾年保持近 200% 的增長,但美國的絕對數仍然領先。

想要理解中國何以表現如此突出,就需要考慮人工智能的輸入端。從計算能力和資本兩個最基本的要素來看,中國都擁有充裕資源。從阿裡巴巴和騰訊等科技巨頭,到興業數字金融和 Ucloud 等創業公司,中國企業都在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建設各類數據中心。

經濟學人報道截圖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預計,雲計算市場最近幾年保持著超過 30% 的增速,今後仍將延續這一趨勢。據烏鎮智庫測算,2012 至 2016 年,中國人工智能公司獲得 26 億美元資金。雖然這一數字不及美國同行同期 179 億美元的融資總額,但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的融資總額卻在快速增長。

然而,真正在人工智能領域為中國賦予無限前景的卻是另外兩大來源。首先是人才。微軟人工智能負責人沈向洋表示,中國人不光數學好,在語言和翻譯研究領域也有悠久的傳統。

負責管理阿裡巴巴 150 位數據科學傢的閔萬裡表示,在中國找到頂尖人工智能專傢的難度大於美國。但他預計,這種情況將在今後幾年發生變化,因為多數重點高校都開設瞭人工智能項目。據測算,全世界訓練有素的人工智能科學傢有超過五分之二位於中國。

中國的第二大優勢就是數據,這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 " 原料 "。以往,軟件和數字產品主要遵循既定代碼,為那些擁有一流程序員的國傢賦予瞭優勢。隨著深度學習算法的出現,一些規則越來越依靠通過海量數據提取出來的模式。可供使用的數據越多,供算法學習的資料就越多,人工智能也就越 " 聰明 "。

中國的龐大規模和顯著的多樣化環境為這一模式提供瞭強勁燃料。隻需要處理日常工作,這個國傢的近 14 億人口產生的數據就能超過其他所有國傢的總和。即便是在罕見疾病領域,中國也能提供足夠的樣本,教給算法如何識別這些疾病。

由於輸入中文的繁瑣程度高於西方文字,所以中國人也比西方人更有動力使用語音識別服務,從而為企業貢獻瞭更多語音片段來改進語音服務。

聯合早報 " 中國特稿 ":人工智能威脅論在中國沒有市場

新傢坡聯合早報 23 日刊文評論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優勢和劣勢。文章稱,人口紅利逐漸消退,傳統產業亟待升級換代,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急需找尋新的增長引擎。在剛剛興起的全球人工智能第三次熱潮中,中國希望憑借海量的數據、充裕的資金,以及基礎數學領域的人才優勢,搶占人工智能發展先機。受訪業內人士認為,大數據、大市場,以及可觀的人才儲備,都讓中國有機會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換道超車。

不過,中國人工智能在數據互聯互通和高端人才的補給上仍有欠缺;此外,官方公共數據的開放程度,行業數據庫的聯通性及行業規范的形成,也備受關註。業內人士警告,中國需要盡快建立行業規范,以防技術漏洞滋生出安全隱患。

另外,在提到人工智能時,不少人總會想到電影《i, robot》中的警示——人工智能會不會搶走人類大多數的飯碗,進而掌控人類?

2016 年 3 月,谷歌人工智能 Alpha Go 戰勝李世石;今年 5 月,Alpha Go 再次零封柯潔。這引發不少人對 AI 的爭議和恐慌。

4 月 27 日,霍金在北京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表達瞭對人工智能的擔憂。他認為,人類需警惕人工智能發展威脅。因為人工智能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將無法與之競爭,從而被取代。

霍金在北京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的演講

但聯合早報指出,人工智能威脅論在中國業界、學界並沒有市場,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學者均認為,未來人機的關系不是博弈較量,而是相互協助,共同進化。

人工智能似乎正在成為下一個風口,而中國企業界和政府都已經躍躍欲試,繼 " 新四大發明 "(高鐵、網購、手機支付、共享單車)之後,代表著 " 未來 " 的人工智能,似乎,正成為最新的 " 中國標簽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