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北京朝陽門內大街 81 號,曾經因民間流傳的 " 鬧鬼 " 傳說和恐怖電影《京城 81 號》而聞名一時。早在今年 3 月,就有媒體報道稱該房正式對外出租,年租金 1000 萬元。時隔 8 個月後,封面新聞記者從出租該院的房地產中介方面瞭解到,目前該院還處於待租狀態,租金也比之前有所下降,目前對外報價為年租金 850 萬元。
屬文保建築
按規定不能租給酒店等行業使用
日前,記者實地探訪瞭朝內 81 號院,發現院內東、西兩側各有一座三層西洋式建築。據房地產中介介紹,兩座樓均帶地下室,除此之外,在院子西側還有幾處平房建築,總建築面積 2925 平方米。
一位院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院子由房屋所有方北京天主教會作為辦公場所使用,謝絕外來人員進入。
據中介人員介紹,自從今年朝內 81 號院對外出租以後,已經陸續有 100 多組客戶來看過房,其中不少客戶想把 81 號院改造成酒店經營。" 可能也是想利用 81 號院的名氣做個噱頭 ",中介表示,而這也是該院遲遲未能租出的一個原因。由於 81 號院屬文物保護建築,按照規定不能租給酒店等特殊行業使用。
因恐怖電影《京城 81 號》
百年老宅名聲大噪
記者瞭解到,早在 2009 年,朝陽門內大街 81 號就被列為北京市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2014 年,恐怖電影《京城 81 號》上映後,該院名聲大噪,一時間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房屋所有方不得不閉門謝客。
根據北京市檔案館王蘭順老師在 2014 年考證,朝內 81 號院始建成於 1921 年初,最初是法籍中國天主教徒朱德蓉女士及其丈夫、時任平漢鐵路總工程師的法國人普意雅的私宅。1930 年普意雅去世後,朱德蓉獨自在此居住,1948 年 5 月,愛爾蘭人天主教味增爵會的司鐸孔文德用國幣 10 億元(通貨膨脹時的貨幣),購置瞭朝陽門 69 號(老門牌)院,設立天主堂,即朝陽門天主堂。
新中國成立後,煤礦總局文工團租用瞭東樓的 16 間房,並以此為基礎,將東北煤礦文工團與華北煤礦文工團合並,成立瞭中國煤礦文工團。不久團部遷走,租用教堂的房屋成為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傢屬宿舍。1965 年,在整頓地名和門牌號重新編排中,原朝內大街 69 號被改為 81 號,而此時這裡已經變成瞭名副其實的大雜院。
1994 年 7 月,北京市天主教愛國會辦理瞭朝內大街 81 號的房屋所有權證。這一地區啟動拆遷工作後,院中的房屋逐步被騰空。
後來這兩座小樓未被修繕,一直閑置,偶爾有電視、電影劇組來此借景拍戲。由於無人居住,原來圍繞小樓生長用於遮陰,垂直綠化的爬山虎瘋長到被卸下窗框的窗戶裡,透過爬山虎人們可以看到窗戶裡黑洞洞的空間。王蘭順解釋說,近十年來,有許多熱愛城市探險的青年紛紛來此,他們將自己的探險經歷進行誇張並加上想象,臆造出 "81 號院鬧鬼 " 的傳言。文學和影視界人士也從中萌發出靈感。這些文學及影視作品,更讓人們信以為真,久而久之,朝內 81 號是兇宅、鬼樓的說法就流傳開來,甚至被稱為京城 " 四大兇宅 " 之首。
房產所有方:
"81 號院鬧鬼 " 都是謠傳
2013 年,81 號院的所有方北京天主教基建辦主任孟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介紹,因多年閑置,院內的兩棟樓不僅有安全隱患,也與城市環境不符。當時雖然允許市民和遊客入院參觀,但因兩棟樓在 2004 年就已被鑒定為高度危房,所以不建議進樓探訪。
孟奇說,2005 年左右,許多熱衷於城市探險的年輕人來此處探險。他們將自己的經歷經過誇張和想象,臆造出 "81 號院鬧鬼 " 的傳言,再加上一些文學、影視作品的演繹讓人們信以為真,其實這都是謠傳。
2016 年初,年久失修的朝內 81 號終於迎來大修,並於當年完成修繕。今年 3 月,有媒體報道 81 號院開始對外出租,年租金 1000 萬元,當時有網友認為這一租金過高,顯著高於附近寫字樓租金。
不過,半年多過去,現在 81 號院的掛牌租金已經降至 850 萬,記者根據中介提供的 2925 平米的建築面積計算,實際上每平方米每天租金 7.7 元,這與朝陽門附近其他寫字樓的租金價格已基本相同。
房屋中介還告訴記者,這個價格是可談的,而且 " 租的期限越長,可談的空間越大。" 承租方可以租下整個院子,也可以單獨租西邊的副樓。按照中介的說法,如果房子能租出去,業主方面也可以從這裡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