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旅法”剛生效陳菊就訪美 試探大陸反應 ?

03-20

【環球時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剛簽署 " 臺灣旅行法 ",高雄市長陳菊和 " 行政院政務委員 " 鄧振中等官員就接連造訪華盛頓。不過,臺美關系的熱乎在一些媒體看來就像白雪公主吃的毒蘋果,這些媒體提醒蔡英文當局千萬不要高興過頭。

重量級官員先後訪美

陳菊於美國東部時間 17 日晚 8 時許抵達紐約肯尼迪機場。她在機場接受采訪時稱," 臺旅法 " 的通過對臺美關系是重要一大步,期盼臺灣能有更多的國際空間。據臺灣《中國時報》19 日報道,她此行主要是應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 CSIS ) 邀請,20 日將在該中心以 " 我的 4000 天與 40 年 : 臺灣的民主之路 " 為題發表演說,其間除瞭拜會行政部門官員外,也會與國會議員見面或通話。報道稱,陳菊是綠營重量級政治人物,島內傳聞她可能接任 " 總統府秘書長 ",因此她的到訪受到關註,可能在華盛頓見到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博明以及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等美方資深官員。不過," 美政府大門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開,讓陳菊直接進政府機關見官員,但可能會安排巧遇,並測試大陸反應 "。

在陳菊之後,身兼 " 行政院 " 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的 " 政務委員 " 鄧振中 18 日也率經貿官員赴華盛頓,預計停留一周,力爭臺灣鋼鋁豁免關稅。

美國又打 " 臺灣牌 "

熟悉臺美關系的人士稱,一般而言,臺灣的市長訪問華盛頓不是問題,除非是 " 總統 " 參選人等具特殊身份的政治人物,否則不大會安排與美資深官員見面的行程,陳菊算是特例。不過,盡管時間點落在 " 臺旅法 " 剛剛生效之後,但是她和鄧振中的訪美與 " 臺旅法 " 的通過、臺美官員互訪沒有直接關系。

聯合新聞網評論稱,陳鄧先後訪問美國,雖可視為時間上的巧合,但陳菊此行可能拜會白宮、國防部等美方資深官員的行程,也讓這趟所謂的市政行程增添許多政治意涵,恐怕會讓北京在中美關系的一中問題上更警惕,也會以更緊縮做法處理兩岸關系尤其是臺灣拓展國際空間方面。文章說,盡管特朗普就算不簽署," 臺旅法 " 也會自動生效,但他選在自動生效的最後一刻簽署背書,這樣的動作多少有打 " 臺灣牌 " 的意味," 美對陳菊的禮遇,固然可以說是陳菊即將北上任要職的重視,也可以視作行政部門履踐臺旅法的試金石 "。

有三個重要觀察點

《中國時報》19 日提醒說,特朗普簽署 " 臺旅法 ",鼓勵美臺之間所有層級互訪,相當於讓美國的力量堂而皇之介入臺灣海峽,這是北京絕對無法容忍之事。大陸必然更警覺外力介入內政,將祭出更嚴厲的對美和對臺政策。中央日報網絡報直言," 臺灣旅行法 " 把中美關系推到瞭風口浪尖上,也給兩岸關系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一旦美臺充分利用這一法律搞牽制大陸的活動,不排除臺海局勢出現地動山搖的可能。文章說," 臺灣旅行法 " 生效對臺灣將是 " 短多長空 ",臺美交流及高層互動固然可能增強,但突破勢必付出代價,臺灣在經貿和軍售的談判上,即使不讓美方予取予求,也一定要做重大讓步 ; 更可悲的是,在未來中美角力過程中,臺灣不隻完全處於被動,也把自己逼入墻角,無形之中使兩岸終局攤牌階段提前," 這對臺灣究竟是福是禍?難道還不清楚嗎?"

香港中評社的社評認為,接下來有三個重要觀察點:一是大陸會有何實質反應 ; 二是美國會如何拿捏臺美高層互訪尺度,美國在臺協會 ( AIT ) 臺北內湖新館預定 6 月啟用,屆時美國會由何等層級官員來臺主持,會不會如 AIT 前處長楊蘇棣去年所言 AIT 將有陸戰隊員進駐 ; 三是夾在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臺灣,要如何應對 " 臺旅法 " 這顆帶毒的蘋果?文章最後說,臺灣利益不會是美國的最高利益,美國如今把臺灣綁在與大陸對抗的前沿拖著跑," 臺灣能否適時踩剎車,防止因兩岸對撞受傷,將取決於蔡英文的智慧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