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發現多個二戰汽油桶,內藏遠征軍遺骸

07-21

7 月中旬,致力於 " 為戰爭背景下的個體生命提供人性關懷 " 的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在雲南省施甸縣太平鎮尋找遠征軍陣亡將士遺骸時,發掘出多個二戰時的美軍汽油桶,而汽油桶裡裝的,是在滇西大反攻時陣亡於此的中國遠征軍將士遺骸。

兩個汽油桶對接在一起,就是一口棺材。

位於怒江東岸的施甸縣,在抗戰時期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10 多萬名中國遠征軍在這裡駐軍,據怒江天險,與日軍對峙兩年之久,最終於 1944 年 5 月 1 日發起滇西大反攻,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以傷亡約 6 萬人的代價,奪回被日本占領的龍陵、騰沖、芒市、畹町等地,取得滇西戰場的全面勝利。

在戰爭剛開始時,傷員需要運回怒江東岸施甸縣的後方醫院救治。在怒江的每個渡口,都設有軍民合作站,當地的民夫成為運送傷員的主力,出生於 1927 年的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在抗戰期間就曾參加擔架隊,運送傷員。

這個汽油桶已經裸露在外,有半截已經沒有瞭,發掘人員在裡面發現瞭幾顆牙齒。

因為日軍占據怒江西岸長達兩年,修築瞭強大的工事,且據高臨下,給中國遠征軍造成瞭巨大的傷亡。據一些幸存的民工講,因為路途艱險,很多傷員不等運送回後方醫院,就死在瞭路上,他們隻能就地草草掩埋。而即使到瞭後方醫院的傷員,也因為缺醫少藥,且條件有限,難以得到有效醫治,大部分傷員被安置到當地村民傢裡,聽天由命。

據當地年長的村民講,在每個野戰醫院旁邊,都有集中安葬因傷犧牲的遠征軍官兵墓地,低階的士兵,連棺材也沒有,最多裹一塊白佈直接入土。而在路途犧牲的,連白佈也沒有,甚至有的來不及掩埋,就扔到山窪裡,被野狼或野狗吃掉。

在怒江之巔的村子裡,村民種地或修建房屋時,經常會發現白骨。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遺骸收斂。

施甸縣太平鎮,位於著名的惠通橋東側,中國遠征軍在這裡修建瞭加油站。據當地年長的老人講,因為沒有棺木,一些陣亡的官兵,就被裝在汽油桶裡下葬。

在滇西反攻時,美軍提供瞭大量軍事援助,除參與作戰外,還提供瞭武器、汽油、戰地醫院等戰略物資和服務。

這些為瞭保衛國傢而犧牲的抗戰英烈,因為歷史的原因,他們的墓地未能得到應有的保護和祭奠,而大部分陣亡士兵,至今還沒有找到親人。這些現狀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痛心和愧疚,他們積極行動起來,幫助英烈尋親,修繕英烈墓地。

根據牙齒鑒定,大部分官兵犧牲時僅僅 18 歲至 21 歲。

2017 年 7 月 7 日,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聯合雲南省滇西抗戰歷史文化研究會,發起 " 滇西遠征軍陣亡將士墓地普查及遺骸尋找 " 活動,西北大學考古專傢陳靚副教授帶隊參與遺骸的發掘,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將對遺骸進行 DNA 鑒定,為這些英烈留下生命信息,方便尋親傢屬進行比對。

陳靚副教授對已經發現的遺骸進行分析之後說,根據發現的牙齒判斷,大部分官兵犧牲時的年齡在 18 歲至 21 歲。因為戰爭,他們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紀戛然而止。

目前尋找到的遺骸,暫厝於施甸縣的中國遠征軍第 11 集團軍司令部舊址,將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盡快建設紀念陵園,讓他們得到體面安葬。

抗戰英烈遺骸被暫厝於第 11 集團軍司令部舊址。

成立於 2011 年的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是一傢民間和平機構,主要項目有 " 抗戰老兵關懷計劃 "" 陣亡將士遺骸尋找與歸葬 "" 尋找戰爭失蹤者 "" 緬甸內戰人道援助 " 等。讓我們一起,支持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讓每一位英魂回傢!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