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 : 驚艷世界 ! 不靠風不靠水這個中國造神器發電靠這招 )
看點 1
曾經談之色變的 " 瓦斯氣 ", 如今成為清潔能源典范全靠神奇的氣體發動機
中船重工集團旗下的河柴重工歷經千百次實驗 , 終於生產出高速柴油發動機 , 不但意味著中國軍艦將裝上自己的 " 中國心 ", 引發世界轟動 , 而且他們還突破瞭另外一項技術 , 那就是大型氣體發動機。我們平常乘坐的公交和出租車大部分都采用瞭氣體發動機 , 氣體發動機不僅可以利用天然氣 , 石油氣、煤層氣作為能源 , 還可以利用沼氣、垃圾填埋氣。在貴州的大山裡 , 他們把自己研制的氣體發動機應用在瞭一座特殊的電站裡。
看點 2
中國瓦斯氣利用水平全球領先經濟效益令人驚喜
早上八點 , 雖然下著蒙蒙細雨 , 但文傢壩發電站站長鄧洪還是和兩個員工進行例行的安全檢查。這座位於貴州大山深處的發電站不靠風力 , 不靠水力 , 也不用煤 , 驅動它的能源就來自深埋在地下的瓦斯氣 , 這裡的發電機組也是來自於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
" 瓦斯氣 " 學名煤層氣 , 主要成分為甲烷 , 賦存於煤層之間。各種新聞報道中 , 礦井經常由於泄漏的瓦斯氣遇到明火引燃發生爆炸造成生命和財產損失 , 以至於人們談 " 瓦斯 " 而色變。實際上 , 因為它的主要成分為甲烷 , 經過充分燃燒利用它隻會排出水和二氧化碳 , 所以瓦斯氣還是一種可開采的清潔能源。
文傢壩電站安裝瞭四臺燃氣發電機組 , 任曉輝這次是專程從洛陽趕來做兩個月運行情況檢驗的。
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氣體機設計技術總師任曉輝 : 現在這臺機器它的運行時間已經 1476 小時 , 總發電量 104 萬度電。
任曉輝介紹說 , 這四臺燃氣發電機組是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自主研發的 , 自動化程度非常高 , 就連排風扇、氣體濃度測量儀都是由控制櫃自動運行的 , 平時員工的日常工作就是簡單的巡檢 , 一般的停機啟動這些工作隻需要對這觸摸屏和按鍵動動手指就可以辦到 , 而除此之外 , 它還有一項世界領先的技術。
任曉輝說 , 全球的瓦斯發電行業 , 國外是燃燒高濃度瓦斯 , 低濃度瓦斯全部排空 , 在中國把低濃瓦斯全部給利用起來瞭 , 河柴發電機組在低濃瓦斯發電機組上 , 可以燃燒 10% 左右的瓦斯 , 瓦斯利用的濃度值已經在全球是領先瞭。
瓦斯氣如果直接排入大氣 , 造成的污染是二氧化碳的 21 倍。如今用來發電的瓦斯氣不僅有著良好的環境效益 , 還有著可觀的經濟效益。
貴州水礦奧瑞安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孟海濤 : 瓦斯電站現在效益還是很好的 , 兩個月來總共發電量接近三百萬度 , 每天的發電量是五到六萬度電左右。我們測算瞭一下 , 它的利潤率能夠達到 30%。
孟海濤告訴我們 , 國傢關於瓦斯發電有相應的政策。首先要保證煤礦自用 , 然後富餘的上網。目前文傢壩瓦斯電站能夠滿足煤礦的 50% 的用電量 , 等下一步未來兩座電站全部建起來以後電會有富餘 , 那時候電就會解決大山裡的居民用電問題。按照每戶居民平均每天用電量三度來計算 , 現在他們每天的發電量接近六萬度 , 可以供兩萬戶傢庭使用。
檢查完貴州的發電機組 , 任曉輝馬不停蹄 , 他還要趕快飛回洛陽 , 氣體機試驗場裡還有一場特殊的 " 大考 " 在等待著他。
看點 3
國產氣體機投入使用碳鉛排放下降百分之八十
氣體機試驗場裡 , 中國船級社的驗船師馬備戰正在和任曉輝仔細察看面前這臺氣體機的每一處零件 , 不放過運行中的一點細微變化。馬備戰告訴我們 , 檢測認證一個發動機需要進行從零部件的加工開始跟蹤。
中國船級社 , 是中國唯一從事船舶入級檢驗業務的專業機構 , 每一臺艦船用發動機的出廠都必須經過船級社的檢驗認可。馬備戰已經有八年的檢測驗收經驗 , 經過他檢測認證的發動機已經有上千臺 , 但是對這臺高速大功率氣體機的驗收卻是首次 , 所以他格外認真。盡管發動機的噪聲達到瞭 100 分貝 , 但任曉輝還是通過手勢和語言向馬備戰仔細講解著氣體機的各項指標和參數。
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氣體機設計技術總師任曉輝 : 柴油機和氣體機相比 , 氣體機在氮氧排放 , 包括二氧化碳 , 包括碳鉛排放 , 在柴油機基礎上下降百分之五十到八十。
任曉輝介紹說 , 這臺高速大功率氣體發動機是在 622 柴油發動機基礎上研發的氣體機 , 在國內是最先進的 , 在世界上也屬於頂尖水平 , 待檢驗認證完畢後就要去參加下個月舉行的海事會。
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劉丕人 : 企業發展肯定是有很多因素促進一個企業在成長 , 產品的技術優勢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 因為產品的開發和技術的革新都是一個企業內升的動力 , 把產品能夠持續的規劃好 , 做好 , 研發好 , 那麼這個企業後勁是比較大的。
看點 4
軍工自主創新之路永不停休
從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的經歷 ,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軍事裝備現代化的路走得相當艱難 , 大部分的軍事裝備 , 研發都要靠自己 , 甚至是從頭做起。回頭去看 , 我們更堅定瞭一點 , 堅持自主研發 , 這個原則 , 我們不會改變。另外需要強調的是 , 雖然近幾年軍事裝備領域取得瞭一些成果 , 但中國不是靠炮艦開路去開拓經貿的 , 而是完全靠互利互惠的合作 , 甚至是讓利的合作 , 我們始終堅持走的是和平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