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胎位不正 碩士老公堅持順產

09-08

陜西榆林 26 歲的馬茸茸死瞭,留下傢屬和醫院依然在糾纏不清。7 日,國傢衛計委針對此事回應: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待產,跳樓,身亡,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她在躍下的那一刻,內心想的是什麼。

協和醫院的醫生張羽曾在自己的一本書裡說:產房是女人最溫暖也最危險的地方。

尤其在二孩放開之後,生孩子是剖還是順,甚至變得有些微妙,它不再是個醫療技術問題,而是夾雜著傢庭成員以及醫護人員之間的紛爭。

7 日,錢報記者專訪瞭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產科主任金美媛,聽她聊起做產科醫生 20 年間,看到的產房內外的悲歡離合。

她說,小小的產房裡面,能看盡世間百態。

故事一:

孩子在子宮裡纏得像麻花,產婦非要順產

浙江省某醫院婦產科平均每個月要接受兩三百名產婦,產科主任金美媛在這一行已經從業 20 年。

因為是產科醫生,榆林產婦的事情,她自然比較關註,還有感而發寫瞭一篇文章《從產婦墜樓身亡談無痛分娩 ……》

" 作為一名產科醫生,我內心猶如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無知和執拗造成的悲劇,最讓人痛心 ……"

執拗的傢屬、執拗的病人,金美媛幾乎每個月都會碰到。

就在上周,金美媛剛剛給一位產婦做瞭剖宮產,手術做得蠻順利,但手術前卻是費瞭不少口舌。

" 產婦想順產,但我們做檢查發現,孩子臍帶繞頸繞足,連在一起,就是孩子被臍帶捆住瞭,一旦宮縮發動,這會很危險,根據情況,我們建議趕快剖。"

主管醫生找產婦談,對方一口回絕:一定要自己順。理由是,臍帶繞頸不是很正常嘛。

這讓金美媛哭笑不得," 臍帶繞頸是正常的,關鍵是她這兒還繞著腳啊。"

幾番溝通下來,產婦的態度總算有所松動,說要等自己媽媽來商量一下,好在她媽媽是個明白人,很快采納瞭醫生的建議。

結果證明瞭金美媛的判斷," 孩子在子宮裡,被纏得像麻花一樣,再等下去,極有可能宮內窘迫,缺氧。"

故事二:

胎位不正還要順產,碩士老公就是不松口

二孩開放後,金美媛明顯感到想要順產的人增多瞭,目前醫院接受順產的產婦比例在百分之六七十左右。

在金美媛看來,順產的確是對產婦和孩子都有好處,但重要的前提是,一定要看產婦和胎兒的狀況,是否適合順產。

前段時間,有一對夫婦讓她印象深刻。

夫妻倆都是碩士,傢境不錯,產婦 30 多歲,頭胎,外地人,丈夫是杭州本地的。

產婦當時的預產期已經到瞭,夫妻倆本來想順產,但孩子的胎位不正,金美媛覺得應該剖宮產。

" 他老公說試試,但我們醫院沒辦法同意,因為風險太大。" 金美媛說,男方明顯是做瞭功課,列出瞭一二三四條順產的理由,比如通過產道擠壓可以減少新生兒肺不張,更能適應宮外環境,以及產婦生完恢復快等等," 還有就是他們想生二胎,畢竟剖宮產後,要恢復一兩年才能再懷孕,擔心到時候年紀太大。"

但是產婦明顯不適合順產,醫生自然不同意。產婦、產婦的傢人,都和男方溝通,但就是勸不進,最後婆傢和娘傢人開始鬧不愉快。

雙方就這麼僵持,男方說反正還沒宮縮,就再等等看。就這樣足足在醫院等瞭一個禮拜。

產婦 41 周的時候,羊水開始急劇減少。

" 這意味著胎盤在老化瞭,對胎兒很不利,這個時候,她老公才同意剖。" 金美媛說,幸虧他們嚴密監護,動態地瞭解宮內情況," 不做 B 超,哪裡看得出羊水變少,再等下去後果難說。"

故事三:

第二胎還是女兒,產婦崩潰大出血

這麼多年的婦產科醫生做下來,金美媛的一個心得是,生孩子這件事,很多產婦以及傢屬都沒經歷過,多少內心都會有恐懼,慌張,甚至有很多知識盲區,這就需要醫護人員反復解釋," 我們一般先是由主管醫生溝通,不行,就醫療小組長去,再不行就我去,今天溝通不成就改天再去。很多時候,醫生不僅是技術上的支持,還是心理情感上的支持,這非常重要。"

金美媛的另外一個心得是,分娩有四個因素:產力、產道、胎兒,以及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尤其是最後一個,是最容易被忽略又最不應該被忽略的。

" 如果產婦沒有堅持順產的意願,那麼即便分娩下去,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比如精神緊張會影響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產程拉長,可能給母親和胎兒帶來風險。"

她還舉瞭一個例子,曾經有個產婦頭胎生瞭女兒,第二個也是女兒,生下來後一看,精神一下子就受沖擊瞭,子宮收縮乏力後引起產後大出血。" 所以,我們以後碰到類似的產婦,都會稍微遲些再告訴她是兒子還是女兒。"

正是因為產婦的個人意願至關重要,所以在遇到順轉剖時,比如有的產婦進入產房後,因為忍受不瞭疼痛,要求剖時,她們會及時和傢屬交流。

" 當然我們是會進行評估,如果覺得產婦順產的確沒問題,就會鼓勵她堅持,比如建議無痛、導樂,一般這樣下來,就很少有轉剖的瞭。如果產婦實在不接受,一門心思要求剖,我們就會出去給傢屬說,產婦堅持要剖,或者讓產婦給傢裡人打電話,這種情況下,也很少有傢屬堅持一定順產。"

90 後夫妻:到時候聽醫生的

" 外面下雨路滑,咱們就在這走廊來回蕩圈吧,醫生說你現在得多活動。"9 月 6 日晚上 8 點多,某醫院一樓,安靜的大廳裡,一對偎依在一起邊走邊聊的年輕男女特別顯眼。男的還拿著一把紙扇時不時給女的扇扇,走近一看,女的挺著大肚子。

" 我老婆已經過預產期瞭,還是來醫院待產比較放心,但住院三天瞭,還沒什麼動靜,醫生建議多走走。" 丈夫小劉已請瞭陪產假,全天候陪在醫院。他說自己與老婆都是 1990 年的,迎接第一個小生命,既緊張又欣喜。

" 這個時期我們當然希望多聽一些好消息,但榆林產婦的慘劇關註度太高瞭,在我們的準媽媽群裡也引起瞭熱議。惋惜之餘,大傢也在聊自己要選什麼方式生,有沒有減輕疼痛的辦法,手術的決定權要交給誰等。" 來自寧波的妻子,說起話來輕聲細語。" 我和老公目前決定也首選順產的,因為順產的好處更多呀。"

" 你放心,我不會盲目堅持的,咱們到時候聽醫生的,她們更專業,更有經驗。" 聽瞭老婆的話,小劉趕緊表態。

妻子看得出來還是緊張:" 順產到底有多疼呀,我看醫院這裡有無痛分娩這個選擇,就是要自費,有種好像是 1500 元,我正猶豫呢,不知道無痛分娩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對寶寶有沒有影響。"

" 我也搜過相關資料,無痛分娩是很成熟的技術,我們也再去問問朋友,看有沒有做過的,若疼得厲害,我們就選這個,花點錢不受罪也是值得。" 在生孩子的問題上,小劉說他們更願意相信身邊過來人的經驗。

(編輯 高霞)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