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特派記者 安瑩 徐岑 徐紅艷 / 文 趙傑 / 攝)大飛機、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 …… 一說到這些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 " 大國重器 ",你的小宇宙是不是燃爆瞭?
△王貽芳(右一)、崔向群(右二)兩位院士作客現代快報 · ZAKER 南京的全國兩會北京演播室
3 月 13 日,現代快報 · ZAKER 南京的全國兩會北京演播室來瞭兩位重量級嘉賓:一位是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一位是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崔向群。作為大國重器的建設者、見證者,兩位院士一致感嘆:相信未來會見到更多、更好的大國重器。
【院士熱評】
厲害瞭,我的國!大國重器是十多年投入見到的成效
在近來熱映的電影《厲害瞭,我的國》中,中國橋梁、中國高鐵、中國船舶、中國超算 ...... 這些大國重器一一亮相,讓人為之振奮,王貽芳和崔向群兩位院士也不例外。
"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國重器,都是過去十幾年的投入和努力見到的成效。" 王貽芳代表說,通過大國重器的研發和建設,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國外的差距在快速縮小,甚至在某些研究方向和領域已實現瞭世界領先。
崔向群委員也表示,改革開放 40 年來,國傢對科學發展,特別是基礎科學越來越重視,比如天文界的 Lamost 望遠鏡、X 射線光源加速器這些大科學裝置都進入瞭科學產出的 " 收獲 " 階段。
" 如今,每個五年計劃都不斷地有新的大科學裝置啟動,就像是‘厲害瞭,我的國’裡面一樣。" 崔向群委員認為,做得好的一面非常鼓舞人心,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清差距,樹立信心,在更多的領域趕上國際水平,體現中國在國際上的貢獻。"
大國重器密集出現,為科研能力和新技術 " 造血 "
作為 " 大國重器 " 的建設者、見證者,兩位院士也感受到瞭大國重器給科技發展帶來的 " 魔力 "。王貽芳代表坦言,大科學裝置需要長遠的規劃,研究的時間也比較長,屬於大投入,成功和失敗的風險並存,但如果真的成功的話,受益也很大。他舉例說,本世紀有重要的三個科學發現,希格斯粒子、引力波、中微子,這三大發現的研究都依賴於大科學裝置。
未來,類似的 " 大國重器 " 在科學研究中起到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換句話說,想要有重大發現,離不開大科學裝置,它除瞭有可能帶來重大的科學受益外,還會助推產生大量的新技術。
王貽芳代表舉瞭自己身邊發生的一個例子,當年在建設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時,需要安裝自探測器並在上面打孔,當時國內最先進的企業做出的精度和需求相差一倍。" 但是項目必須完成,於是我們把學物理的項目負責人派去,花瞭 6 個月時間,弄清楚瞭機床原理,找到瞭問題根源。這一進展,也讓企業的加工能力提高瞭 10 倍。"
王貽芳代表認為,大國重器對於國傢的意義在於,過去不能做的事情,現在能做,對整體科研能力提高和企業到技術進步都有重大作用。
" 科學的需求是國傢永遠存在的需求。" 崔向群委員則這樣點評。
【觀點碰撞】
從無窮大到無窮小,從宇宙星空到粒子世界
有意思的是,兩位院士的研究領域,正好是從 " 無窮大 " 到 " 無窮小 ",從宇宙星空到粒子世界。
有句名言說,一個不會仰望星空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崔向群委員研究的就是 " 仰望星空 " 的課題。" 我們做瞭 Lamost 望遠鏡以後,掌握瞭基礎,就可以做更大的望遠鏡。美國和歐洲現在都在做 30 米、40 米的光學望遠鏡,我們也要準備朝這個方面努力。"
崔向群委員介紹,光學天文望遠鏡的實用面很廣,包括早期宇宙的研究、超大質量的黑洞研究、系外行星的探測,還有暗能量的大規模的天體光譜觀測,都很有意義。
" 崔院士研究的是宇宙星空,我研究的是物質的微觀結構。她是無窮大,我是無窮小。" 王貽芳代表風趣地呼應說," 我們希望搞清楚整個物質世界,到底是怎麼構成的。"
他說,構成物質世界的 12 種基本粒子中,3 種是中微子。" 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它們的基本性質,2015 年開始建立瞭江門中微子實驗項目,無論是技術,還是將來的科學目標上,都可以做到國際最好。"
" 大小 " 領域緊密交集,在宇宙爆炸起源碰出火花
一個是無窮大、一個是無窮小,這兩個領域有交集嗎?崔向群委員脫口而出:" 一直以來都有合作。在暗物質、反物質、暗能量等研究方面各自發揮各自的特點。特別是在暗物質的研究上,粒子物理和天體物理都在做。另外,這兩個領域都需要大科學裝置,都是一種實驗物理。"
王貽芳代表也表示,無窮大和無窮小是有密切聯系的。" 無窮大和無窮小最後的交集點是在宇宙起源那個點。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後溫度特別高,在這樣的高溫下,整個物質相互運動的規律服從於我們現在正在研究的粒子物理的規律。" 他介紹,如果想要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從我們現在這個宇宙往回推,推到大爆炸之前很短的時間,需要運用更縝密的演化。" 所以我們研究粒子物理,很大程度上也是為瞭理解宇宙的演化過程。"
【未來可期】
科研投入逐年增加,期待吸引更多尖端人才
訪談中,兩位院士都深刻地感受到,這些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科研的篇幅越來越長,國傢對科研的投入也越來越多瞭,王貽芳代表說,雖然總體規模和國外相比還有差別,但是,我們現在也在努力,為未來 10 年到 20 年規劃新的重大科學裝置," 相信未來我們還能看到更多的、更大的、更好的大國重器。"
崔向群委員指出,隨著科研投入的增加,科研環境、科研人員的待遇也在改善,吸引瞭越多越多的海外人才回國,形成瞭歸國潮。" 提供瞭施展才能的平臺,創造瞭科研的機會,未來科技人才會越來越多。"
兩位院士還同時強調,我們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做到世界領先,需要更多的投入、努力和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編輯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