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熹,是一位退瞭休的老軍工。出於興趣,他幫人修瞭 60 多年乒乓球拍,世界冠軍都登門找他修過拍子。近兩年,他自制球拍的兩項技術獲得國傢發明專利後,他卻高興不起來," 我擔心我的技術後繼無人,隻停留在書本上。" 吳偉,川大機械電子專業畢業,做新能源的白領。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曹立熹後,開始跟著他學做乒乓球拍。為瞭精益求精,他將米粒大的小木樁磨得同樣均勻 ; 為測試球拍性能,他在陽臺上安上瞭球臺、發球機 ; 人手不夠,他說服全傢人來幫忙,甚至把小區門衛拉來幫忙做球拍。老工匠遇上癡學徒,一段有關乒乓球拍的故事就此展開。
為何這兩項能獲得國傢專利,曹立熹的徒弟吳偉說,乒乓球拍有彈力、速度、控制三個參數,一般來說,球拍厚就彈、速度就快,相反,控制降低,好的球拍就是去找中間的平衡點," 而這兩項發明做到瞭厚而輕、輕而彈,要做到這些,誤差需要控制在 0.1 毫米之內。"
曹立熹跟乒乓球拍的緣分,得追溯到 60 多年前。1953 年,他 16 歲初中畢業,報名參軍後,被分配到南京某炮兵部隊。當時有 6 塊錢的津貼,拿到津貼不久,他就花 5 元買瞭人生中第一副乒乓球拍。在部隊期間,他開始研究乒乓球拍,甚至突發奇想取出膠鞋中的海綿墊,貼在球拍上。" 那時候覺得,打起來特別舒服,沒有聲音,對手不容易察覺。" 曹立熹說。
21 日,成都上池正街吳偉工作室。吳偉在制作乒乓球拍。
精益求精,吳偉自制的參數表。
吳偉在制作乒乓球拍。
吳偉制作乒乓球拍的各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