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青評論
這些被大傢習以為常的 " 隔離 ",維系瞭一些局部的利益,卻阻礙瞭資源的最大化共享應用,甚至造成瞭很多浪費,提高瞭民眾的生活成本,讓他們產生瞭很多 " 壓抑感 "。
最近河北古城正定縣突然成瞭 " 網紅 ":" 所有機關事業單位的院門打開,讓社會車輛自由免費在院內停放;縣城所有停車場實現免費開放;馬路牙子全部抹平,方便居民、遊客路邊停車 ""7 月 1 日起推出仨景區免費、倆景區半價的優惠政策 "…… 這些開放性政策,在網上贏得一片好評。(人民網 7 月 29 日)
網民叫好,不僅因為它直面瞭 " 停車難 " 的社會痛點,也在點贊政府部門這種放下架子、向市民開放資源的態度。據報道,正定縣提出瞭 " 古城新韻,自在正定 " 的口號,所謂 " 自在正定 " 就是讓居民、遊客在正定旅遊生活都感到 " 自由自在 ",沒有壓抑感——這是很有意思的提法,消費時代,用戶體驗第一,這個提法就很有用戶思維。
毋庸諱言,當下不管是一個縣鄉內部,還是不同地市,甚至省際之間,資源、政策的壁壘還是存在的。政府大樓的 " 威嚴 ",企事業單位的封閉,旅遊景區的各自為戰," 各條戰線 " 的 " 各自為營 ",都有形無形地壘砌瞭發展的壁壘,也釀造瞭所謂的夾縫壓抑。其背後有的屬於利益糾葛問題,有的純粹就是習慣成瞭自然。打破這種狹隘,盤活更多資源,已經成為激發社會活力的必然途徑。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是中國社會近 40 年來葆有強盛發展力的關鍵政策。換一個維度審視當下,除瞭對外開放,也還可以多倡導一下 " 對內開放 " 的意識,這也是對內改革、激發活力的方向之一。
看看近期一些經濟生活現象,無不凸顯著這種內生的訴求。各省都在追求全域旅遊,尋求的就是旅遊資源效益最大化,比如貴州率先提出瞭暑期所有景區對湖南、福建、重慶等多個省市開放半價門票的政策;7 月 27 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相繼宣佈 9 月 1 日起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多年來社會各界呼籲取消的門檻終於敲掉瞭一塊兒;西湖景區等全面向市民與遊客免費開放以來,結果獲得瞭更好的收益,讓很多舍不得放棄門票收益的景區大感意外;共享單車、網絡約車,被全國各地的市民推崇,無不是以更便捷的手段,盤活優化瞭資源,提升瞭用戶的體驗感和選擇能力 ……
這些不同表象背後,有一個共通的邏輯:政府的院墻、景區的院門、區域的壁壘、省份的差異 …… 這些被大傢習以為常的 " 隔離 ",維系瞭一些局部的利益,比如政府大樓的所謂秩序、單個景區的門票收入、某個行業的利潤空間,卻阻礙瞭資源的最大化共享應用,甚至造成瞭很多浪費,提高瞭民眾的生活成本,讓他們產生瞭很多 " 壓抑感 "。
李嘉誠在汕頭大學演講中曾說過:人最值得警惕的是心向的閉塞,這會阻礙開拓與發展。套用到社會管理命題上,政府部門最應該警惕的也是心向的閉塞——長期以來是這樣的,我們就認為它是合理的,不願意去打破它,跳到一個更高的格局上面來。政府院墻就是高門大院," 閑人免進 ";單位停車場再怎麼空著,也不能讓 " 外人 " 使用;旅遊景區寧可沒人來,也不肯紆尊降貴優惠促銷;行業之間自立門檻,每年都能搞出數億元的額外之財 ……
資源配置的效能最大優化,是生產力的重要內容。多個事件表明," 對內開放 " 或許是當下很重要的一種發展思路;誰先接受瞭這種意識,誰就能搶占先機。正定縣隻是把政府和事業單位的大門打開瞭,帶給市民和遊客的 " 自在 " 體驗,以及形象增量,確是無形卻有力的。這個空間太大瞭,隨便深挖一下,都能釋放出不小的改革紅利。各級官員或許應該從腦子裡多一些拆墻的意識:凡是給民眾生活、消費造成瞭 " 墻 " 的壁壘,凡是給民眾造成瞭很多壓抑與 " 不自在 " 的措施,都應該先檢省一下,有沒有進一步 " 對內開放 " 的空間?
畢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