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與二線城市的人才爭奪戰

03-27

最近一段時間,二線城市之間的 " 人才爭奪戰 " 打得是如火如荼,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杭州等地紛紛位列其中。終於,滾滾硝煙讓老大哥北京再也坐不住瞭。

3 月 21 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發佈瞭《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 ( 試行 ) 》 ( 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 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優秀人才引進的 " 綠色通道 ",對符合條件的來京工作人員可快速辦理引進手續。

背後深意,耐人尋味。

一、這一次,北京將目標瞄準瞭哪些人才 ?

根據《管理辦法》的相關內容,引進的優秀人才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 千人計劃 " 和 " 海聚工程 " 的中國籍入選專傢 ;" 萬人計劃 "、" 高創計劃 "、中關村 " 高聚工程 " 的入選人 ; 國傢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國傢自然科學獎、國傢技術發明獎、國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的主要獲獎人,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及以上獎項的主要獲獎人。

《管理辦法》中明確指出,隻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之一,即可通過優秀人才引進的 " 綠色通道 " 途徑快速辦理引進手續。

不僅如此,《管理辦法》還將創新創業團隊、科技創新人才及科技創新服務人才、文化創意人才、體育人才、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人才、金融人才、教育科學研究和醫療衛生健康等專業的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統統納入考慮,涵蓋范圍之廣,令人驚嘆。

作為首都,北京人口眾多已是人盡皆知。自我國加入 WTO 以來,北京經濟也得到瞭快速發展,2001~2010 年平均 GDP 增速高達 11.62%。與經濟的快速增長相伴相生的,是城市建設的逐漸改善,產業的日趨成熟,以及全球各行業的龍頭企業接踵而至。由此,也讓北京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場,其釋放的三點吸引力,讓全國乃至全球的人都無從抗拒:

第一,經濟利益吸引:同樣是傳統服務業、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但是對許多人來說,在北京工作的預期經濟收益相比其他城市無疑更高 ;

第二,服務需求吸引:北京擁有全國最好的教育、醫療等方面資源,而這些對於京外人口的吸引力是相當大的,出於對公共服務的多元化需求,在北京的公共服務 " 高地 " 效應中會使他們得到很好的滿足 ;

第三,發展機會吸引:由於北京知名企業雲集,機會也隨之增多,發展空間更大,外來人員會為實現個人夢想和追求而進京發展,哪怕成為 " 北漂 " 甚至 " 蟻族 " 也在所不惜。

2011 年,北京常住人口突破 2000 萬,人口規模躍居全球特大城市前十的榜單。可隨後的日子裡,這座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 的城市也開始露出疲態,不但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而且 " 大城市病 " 的種種癥狀也不斷凸顯。

為此,嚴格控制人口也成瞭北京近幾年的主旋律。除瞭戶籍收緊與設立雄安外,北京還在其 " 十三五 " 規劃中明確瞭到 2020 年的常住人口控制目標:2300 萬人以內。此數字隻比 2017 年北京常住總人口高 130 萬而已。這也就意味著,2020 年之前,北京每年人口的增幅空間隻有不到 50 萬人。

可即便如此,以落戶為抓手," 不拘一格降人才 " 的大招還是祭瞭出來。要知道,北京戶口可是稀缺資源中的稀缺資源,這麼大一塊千金難買的肥肉,相信隻要是夠格的人都不會無動於衷。

二、什麼原因促使北京放大招 ?

事出必有因。筆者認為,北京之所以會有此舉,主要是出於 " 內憂 " 與 " 外患 " 兩點考慮。

從北京自身來講,近幾年經濟增速逐漸放緩,下行壓力與日俱增。自 2013 年起,北京的 GDP 增速始終處於四個一線城市末位,2017 年經濟總量同比增長 6.7%,尚不及全國的平均水平 ( 詳見圖 1 )

此外,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動輒幾百萬的房價與水漲船高的房租讓無數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們叫苦不迭。同時,交通擁堵,霧霾侵襲,水資源短缺等一系列關乎到民生的社會問題,大大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品質。於是,不少人逃離北京而選擇其他城市,其中不乏許多優質人才。

於北京之外,二線城市正在飛速發展著。數據顯示,繼天津、重慶、蘇州後,2014 年~2017 年,杭州、成都、武漢、南京、青島、長沙、無錫七個城市經濟總量也相繼進入 " 萬億俱樂部 ",且經濟增速始終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詳見圖 2、圖 3 ) 。

除瞭快速增長的 GDP 外,二線城市的綜合實力同樣也在不斷攀升。以杭州為例,在浙江省民營企業群體的支撐下,杭州經濟活力無限,機會眾多,依托阿裡巴巴和網易完成瞭互聯網發展風口中的突圍,而 G20 峰會的召開以及 2022 年亞運會的舉辦,不僅將杭州抬到 " 新一線 " 的高度,其光明前景同樣值得期待。再加上杭州得天獨厚的宜居環境,讓許多人甘願從 " 北漂 " 轉變為 " 杭漂 "。

根據獵聘發佈的《2017 年二季度人崗爭奪戰及職場流動力大數據報告》,2017 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人才凈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人才凈流入率 ( 地區人才凈流入率 = 該地區人才凈流入人數 / 該地區人才流動總人數 × 100% ) 最高,達到 11.21%,明顯高出其他城市 ( 參見圖 4 ) 。

還有一點不能不提。在 2017 年確定的 " 國傢中心城市戰略 " 城市名單中,除瞭北上廣深外,杭州、成都、武漢、南京、鄭州、青島、西安等城市均位列其中。該戰略不僅將上述二線城市提到瞭新的高度,更是充分肯定瞭它們對所在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因此,業內普遍對二線城市的前景更加振奮與期待。

" 內憂外患 " 的雙重圍剿,北京似乎也感受到瞭壓力。於是,北京加入到這輪 " 搶人大戰 " 中,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三、北京亟需挖掘 " 第二次人口紅利 "

可能有人會想,北京作為祖國的首都,全國最優秀的人才都雲集於此,大可不必下如此血本同二線城市 " 搶人 " 吧。可是深究下去,情況可能不如我們想象中那麼理想。

在分析之前,有必要先明確一個概念:人口紅利。

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傢或地區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會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撫養負擔輕、於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 " 黃金時期 ",這一時期的經濟總體會呈現出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我國之所以能夠實現長達近 40 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人口紅利在當中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經濟發展的邏輯,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需要資本、勞動力、土地和生產率幾個引擎。在發展初期,勞動力市場供給充足,這不僅能夠確保勞動力和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還能通過勞動力的轉移來抑制和延緩資本的報酬遞減進程,並再度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進而推動經濟的持續進步。

然而,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動,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此時,勞動力短缺現象日益加劇,企業用工成本顯著提高 ; 而勞動力無限供給階段的結束,也會直接導致投資回報率下降。這些變化,意味著支撐經濟高速增長的傳統因素或消失或式微,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瓶頸期來臨。

人口經濟學傢稱這一現象為 " 第一次人口紅利的消失 "。

不過,第一次人口紅利的消失並不可怕。因為此時盡管人口年齡結構發生變化,但仍然可以挖掘出一些有利於經濟增長的因素,尤其是勞動年齡人口的教育、科學、技能、經驗等人力資本的提升,將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和貢獻越來越大,這也可能表現出強烈的 " 第二次人口紅利效應 "。第二次人口紅利效應可以彌補勞動年齡人口占比和絕對數量下降、撫養比上升的人口結構缺陷,形成人口和勞動力 " 以質量換數量 " 的新的紅利機遇期。

不難判斷:今天的北京,剛好處於兩次人口紅利交接的關鍵時間點。

早在本世紀伊始,我國人口結構就已經具備瞭老齡化社會的特征,即 65 歲以上的老人所占比重超過 7%; 而後,這一比重更是節節攀升,2016 年已然達到 10.8%,也就是說,每 100 個中國人裡,就有 11 個 65 歲以上的老人。

可是之於北京,情況則更不樂觀。根據《北京市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發展報告》,截至 2016 年底,全市 60 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約 329.2 萬人,占全市戶籍總人數的比例超過 24%,位居全國第二 ; 即便算上非戶籍人口,這一比例也超過 1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意味著北京的老齡化已頗為嚴重。

與此同時,出於種種原因,北京正悄然間發生著人口流失。根據北京市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7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170.7 萬人,比上年末減少 2.2 萬人,為 2000 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這其中不僅包括無法忍受北京的高成本而轉投二線城市的工作人口,還包括不少來自高校的應屆畢業生。戶籍的日益縮緊,讓他們難以獲得進京指標,既然無法紮根,還不如歸去。

當短期人口上限已定,老齡化加深趨勢難以扭轉之時,要想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來推動北京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唯有加大力度進一步吸引人才的流入,通過提高勞動人口質量來彌補數量上的缺陷。某種程度上講,這也實屬無奈之舉。

四、有能力的人,無須擔心才華無處安放

對於城市來說,最寶貴的是人才 ; 而對於人才來說,最吸引它們的地方便是廣闊的空間與無限的可能。

盡管二線城市們正在強勢崛起,但是對於不少人來說,北京還是北京,還是那個令人魂牽夢縈、無比向往的圓夢之地。

近幾年," 逃離北上廣 " 的風浪曾經甚為流行,然而風平浪靜後,不少年輕人還是選擇 " 逃回北上廣 "。究其原因,不是生活成本更低、物質回報更實惠的小城市不好,而是年輕人無法忍受未來變化的無限可能,會被小城市的安穩生活日漸消磨。

而今,北京不僅能為人才們提供足夠的築夢空間與實現夢想的可能,更願意給他們強有力的歸屬感,或許又一次 " 進京潮 " 將會來臨。

不過,隻要是有足夠的能力和才華,任何城市都沒有理由拒絕你——北京,也是一樣。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