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童子軍:抗日不分年齡,在淞滬一戰成名

11-17

八 · 一三淞滬抗戰中的上海童子軍在吹號,召集戰友。

近代中國積弱,特別是甲午之後,有識之士便開始尋求各種主義為黃種圖存而作應對。其中 " 軍國民主義 " 便是一種,比如蔡松坡將軍就極為推崇軍國民主義。大約意思是養成軍人的體質,軍人的紀律,軍人的道德與精神 ……

有些教育傢,覺得國民素質的教育,要從娃娃就開始抓起。所以武漢的嚴傢麟民初 1912 年,參考英美童子軍的教育形式,組織成立瞭 " 中國童子軍 " 第一支隊。是年 11 月," 中華全國童子軍協會 " 在上海成立,北京、天津、廣 州、南京、漢口等地設分會。童子軍組織開始向全國發展,童子軍以模仿歐美童子軍的時髦的裝束,迅速吸引瞭各大城市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教會與私立學校成立,並逐年向下一級城市學校蔓延發展。

三十年代,童子軍發展到粵西北偏僻的山區連縣,當時這身裝扮非常的時髦,能吸引青年學生。

童子軍還像部隊一樣,認真地做瞭屬於自己組織胸標。

1926 年,國民黨中央青年部感到自己在青少年的工作中基礎薄弱,缺乏系統,更沒有可以運用的組織。很自然就看上瞭已經成熟運作的童子軍,認為其是 " 青年運動最好的工具 ",於是成立 " 中國國民黨童子軍 ",同時還有一塊 " 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委員會 " 的牌子,想把這個組織撈到門下。

1929 年," 中國國民黨童子軍 " 去掉瞭國民黨三個字,直接改名為 " 中國童子軍司令部 ",這一手玩得漂亮,一伸手就全部接管瞭童子軍。但他們也是下瞭重本,派出千年老二,中央訓練部部長何應欽任童子軍總司令,並於中央訓練部下設童子軍訓育科,辦理全國童子軍事務。老何每次舉辦活動,都戴上童子軍的圓形禮帽系上領巾,穿上他本人特制的大號童子軍制服,很神氣地站在主席臺上進行檢閱。你能想到平時矜持得要死的老何,搞這身裝扮,參加這類活動,得付出多大的勇氣?

1931 年,一 · 二八淞滬抗戰中的上海童子軍。

1937 年,八 · 一三淞滬抗戰中,上海童子軍組成的戰地服務團。

此後幾年,童子軍作為未來抗戰的中堅力量,得到瞭迅猛的發展。1937 年,全面抗戰爆發,童子軍總部立即頒佈《童子軍戰時服務大綱》,加強對童子軍的組織和訓練,強調其活動要圍繞著抗戰進行。其成員培養成為優質的軍官補充生源。國民政府的期待得到瞭實現,八年全面抗戰中,大量童子軍成員懷著抗日救國的熱血加入瞭國軍部隊,經歷瞭戰火的洗禮,成為國軍隊伍裡基層指揮力量和作戰力量的中流砥柱。

抗戰中,童子軍運動並沒有停頓,在大後方,他們依然有各種活動與訓練。圖為 1944 年,四川璧山的童子軍在訓練急救法。

1949 年 4 月,廣東省童子軍理事會還在招收第二期學員,進行培訓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