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正在緩慢消失

03-11

死海,全球海拔最低湖泊,大自然賜予神奇浮力,促成 " 死海不死 " 神奇,再加豐富礦物質,吸引世界各地遊客。

然而,水位每年平均下降大約 1.2 米,水面縮減超過三分之一,6500 多個天坑散落各處,現實致使 " 死海將死 " 儼然成為一種預言。

管理不善、過度開發、氣候變化、水源不足,諸多因素令前景堪憂。

戈壁 · 天坑

死海海拔為負 423 米,即低於海平面 423 米,鹽含量比地中海高出大約 10 倍,成就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致。

死海地處內陸和沙漠,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處。

死海是湖,不是 " 海 "。從耶路撒冷出發,往東南方向一個多小時車程,可抵達不與任何海洋相連的死海。

湖面碧綠,平靜如鏡;湖面之上,霧氣騰騰。隻是,水面驟減,大片湖底裸露,寸草不長,形成戈壁荒漠……死海,正在讓人感覺 " 陌生 "。

以色列環境保護部近期報告,死海水位下降速度 " 令人震驚 ",現在每年平均 1.2 米左右。二十世紀 70 年代至 80 年代,死海水位每年下降大約 0.7 米;過去 40 年間,累計下降大約 30 米。

水位下降,原來有水處形成鹽塊;鹽塊在地下水沖刷下消失,地表顯現窟窿,即天坑;天坑會崩塌,構成危險。

伴隨湖面不斷縮減,天坑逐漸增加。二十世紀 80 年代,死海出現第一批天坑;隨後,天坑數量持續上升,如今 6500 多個。

水位 · 岸線

中東生態和平組織提供的資料顯示,死海水面面積迄今已經減少超過三分之一。

以研究為依據,一種極端預測是:死海可能 2050 年幹涸。

以色列環保部首席科學傢西娜婭 · 內塔尼亞胡博士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確認,死海正在發生的變化不可逆轉,湖面縮小是不得不接受和適應的嚴峻現實。

同時,這名女科學傢推斷,死海水位會進一步下降,但死海 " 足夠深 ",不會消失。

水位下降,岸線日漸向湖心後退。過去,遊客走幾步便可在死海 " 泡澡 ";如今,不少酒店不得不為遊客準備交通工具。在未開發區域,要想到達死海的岸線更加艱難。

記者嘗試從連接死海和紅海的 90 號沙漠公路走下去,踩著砂石,彎彎曲曲,耗費近半個小時,才走到可以接觸海水的地方。

源頭 · 湖邊

死海環境惡化開始於二十世紀 60 年代。

持續缺水,促使以色列和約旦等國以修建大壩方式截流約旦河,用於灌溉,而約旦河是流向死海的最主要水源。

中東生態和平組織的數據表明,約旦河流入死海的水量目前為每年 5000 萬至 1 億立方米,而截流約旦河以前為 13 億立方米;死海每年水量赤字 8 億立方米。

這意味著,原本匯入死海的約旦河河水,超過 90% 遭截流,致使死海持續處於嚴重 " 入不敷出 " 狀態。

中東生態和平組織約旦河和死海項目主管米拉 · 埃德爾斯坦告訴新華社記者,約旦、以色列和敘利亞等國就水資源管理和使用缺乏相互協調,需對死海現狀負主要責任。

諸多企業在死海邊投資建廠,所謂 "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用死海中的礦物質制造肥料、藥物和化妝品。

埃德爾斯坦介紹,不少約旦和以色列企業采用過時的水密集型 " 蒸發 " 工藝,從死海提取礦物質,耗費大量水資源,卻不支付 " 水費 "。

同時,湖區周邊酒店和溫泉療養院鱗次櫛比,大量耗用水資源。

困境 · 應對

環保部首席科學傢內塔尼亞胡認定,全球氣候變化是導致死海 " 萎縮 " 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一系列經濟活動打破瞭 " 微妙的自然平衡 ",造成災難性影響和後果。

她說,隨著氣候不斷變暖,死海蒸發加速。" 氣候變化就在這兒,我們看到死海的水越來越少。"

至於應對措施,用以擺脫死海所陷困境,她說," 如果沒有水源補充死海,我們看不到解決方案,這是問題癥結。"

2013 年 12 月,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在世界銀行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總部簽署一份協議,在約旦境內將建一座海水淡化廠,每年產出 8000 萬至 1 億立方米淡水,充作飲用水;另外,從紅海亞喀巴灣汲取海水,經由海水淡化廠和 200 公裡輸水管道,註入死海。

與死海每年水量赤字 8 億立方米相關,世界銀行一項研究顯示,以不造成損害為前提,死海每年可以接收的最大濃鹽水量是 4 億立方米。

所以,擬議中的引水工程看似 " 一舉兩得 ",一些環保人士卻憂心,紅海海水可能在死海形成石膏晶體、催生紅藻類繁殖,繼而改變死海生態系統。

埃德爾斯坦認為,工程的環境影響難以確定,須研究紅海引入死海的海水。

他建議,可以部分恢復約旦河下遊流入死海的水源,同時對使用死海水資源的企業征稅,鼓勵借助更先進、水消耗量更少的工藝提取死海礦物質。

-END-

監制:李大偉

記者:陳文仙 杜震  

編輯:劉鵬 陳璐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