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珍貴瞭!解放軍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歷史照片

03-07

又到一年"兩會"時。對於軍人來說,解放軍代表團自然成為熱議的話題。那麼你知道嗎:解放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履行參政與議政的職責的?軍隊人大代表選舉制度是如何變化的?歷屆全國人大中解放軍代表有多少人?

始於"新政協"

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在全國范圍內履行參政與議政的職責,行使權力,可以追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新政協"。

1948年4月30日,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在人民解放軍開始由守轉攻的形勢下,中共中央發佈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號,提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及國外華僑積極響應,參加籌備新政治協商會議。所謂"新政協",是有別於1946年1月召開的"舊政協"(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決定為組建新政府而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佈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開幕。9月17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正式決定將新政治協商會議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毛澤東左側可以看出有朱德、賀龍、劉伯承、粟裕等高級將領。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當時還不具備召開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條件下,肩負起執行新中國的立法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重任,完成瞭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使命。

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地區、人民解放軍、各少數民族、國外華僑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代表們所組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就是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明確將人民武裝力量納入參政議政的重要主體,確立瞭軍隊參加人大代表選舉的開端。

在這次會議上,經過廣泛協商和邀請,最終有661人參加瞭會議。其中,解放軍代表共6個單位71人(正式代表60人,候補代表11人)。這6個單位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第一野戰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華南人民解放軍。

除瞭這71人,在一些區域代表中,也有解放軍高級將領,如華東解放區代表中有陳毅、許世友等,華中解放區代表中有黃克誠、陳再道等,這種情況共有10餘人。因此,參加"新政協"的解放軍代表共有80餘人。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民主選舉經驗的不斷積累,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逐漸提上日程。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人民政協不再代行全國人大的職權,但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

1954年9月15日,中南海懷仁堂,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

軍隊參加全國人大選舉辦法的沿革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全國人大代表選舉制度的發展,軍隊人大代表選舉制度也獲得瞭相應發展,大體上經歷瞭初步建立、相對停滯和迅速發展三個階段。通過制度的不斷完善,軍人和軍隊參與到國傢政治生活中,發揮瞭積極作用。

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這部法律為人大代表選舉提供瞭法理依據。在《選舉法》中,明確瞭軍隊代表要進行選舉,並規定:人民武裝部隊應選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為一人至五人;應選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為二人至十人;應選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為三人至十五人;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六十人。對於軍隊代表究竟如何選,《選舉法》的表述是"選舉辦法另定之"。

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53年8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在經過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查同意後,制定瞭《軍隊選舉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辦法》,這也是人民解放軍第一個關於軍隊人大代表選舉的規定。

《選舉辦法》規定,年滿18周歲的現役革命軍人,不分民族、性別、社會出身、本人成分、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要由下而上召開軍人代表大會復選產生。

此後,從第一屆到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軍隊人大代表的產生均按《選舉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部分代表在中南海懷仁堂前合影。

第二屆全國人大軍隊代表團小組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為適應新的形勢,1979年,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瞭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軍隊代表選舉制度也隨之進行瞭調整,在1981年修訂完成瞭《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這次修訂較1953年的《辦法》,有三個值得關註的變化:一是結合部隊實際,軍隊人大代表的選舉采取隔級召開軍人代表大會復選產生的辦法;二是明確規定,"選舉出席各級軍人代表大會的代表候選人以及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比應選代表名額多五分之一至一倍";三是增加瞭代表監督、罷免和補選方面的規定。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楊得志作關於兵役法修改草案的說明

此後,新的《選舉辦法》沿用瞭15年之久。1996年,總政治部又根據歷史和現實情況,對《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進行瞭重新修改,對軍隊人大代表選舉的范圍、組織、選區劃分、代表候選人的產生、選舉程序等多個方面,均做瞭較大幅度的調整。

進入新世紀後,《選舉法》於2010年又進行瞭第五次修訂。解放軍也依據《選舉法》對軍隊人大代表的選舉辦法進行瞭新的修改工作。2012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瞭《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修正案》。

這次修改的要點包括:明確任期,選舉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軍人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明確全方位實行差額選舉,即"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實行差額選舉";強調預選和公示機制。軍隊人大代表選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對繼續推動軍隊和軍人參與國傢政治生活、行使當傢作主權利,起到瞭更加積極而顯著的作用。

歷屆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人數

解放軍參加歷屆全國人大的代表人數,與每一屆人大代表的總數有直接的關系。我們先看看歷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人數

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及其分配辦法,經歷瞭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1953年《選舉法》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問題作瞭規定,根據這些規定,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代表1226人。

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證書

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證書封面

1959年4月召開的第二屆全國人大,沿用第一屆的名額及分配辦法,代表數仍為1226人。

1963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關於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時間的決議》,突破選舉法規定,將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大幅度增加。對此,彭真在《關於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說明》中指出,一屆、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隻有1200多人,在當時是同會場(中南海懷仁堂)的限制有關的,現在有瞭人民大會堂,這個方面的問題解決瞭;我國人口眾多並不斷增加,各項事業都有躍進的發展,應當增加各方面的代表。這樣,在1964年12月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有代表3040人。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開幕(會場外景)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當選證書

第三屆全國人大隻舉行瞭第一次會議,由於受國內政治形勢的影響,全國人大會議停止瞭10年之久,直到1975年1月才召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為2885人。

第四屆全國人大也隻召開過一次會議,由於不久"文革"結束,撥亂反正,國傢形勢發生瞭巨大變化,僅僅過瞭3年之後,1978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代表為3497人,為歷屆之最。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證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出席證

1979年《選舉法》對全國人大代表名額作瞭具體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不超過三千五百人,名額的分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情況決定。"1986年修改後的選舉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不超過三千人"。此後,選舉法又進行瞭幾次修改,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分配也作瞭調整。但是,全國人大代表人數基本不變。六屆以來,每屆全國人大代表實有人數均為2980人左右。

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接見軍隊代表

1983年6月召開的第六屆全國人大有代表2978人;

1988年3月召開的第七屆全國人大有代表2970人;

1993年3月召開的第八屆全國人大有代表2977人;

1998年3月召開的第九屆全國人大有代表2979人;

2003年3月召開的第十屆全國人大有代表2985人;

2008年3月召開的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有代表2987人;

2013年3月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有代表2987人。

正在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有代表2980人。

2017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圖為軍隊人大代表步入會場。

再看看解放軍參加歷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人數:

1953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二十條規定:各省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按人口每80萬人選代表1人,

中央直轄市和人口在50萬以上的省轄工業市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按人口每10萬人選代表1人。

考慮到解放軍作為武裝集團的特殊性,

沒有按80萬比1或10萬比1的比例選代表,而是另行分配名額。

第二十二條單獨規定:人民武裝部隊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60人。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分配的名額,歷屆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團人數如下:

第一屆60名。除瞭解放軍代表團的60名代表外,在各省市代表團裡也有一些解放軍將領,如陳毅在上海代表團,羅瑞卿在河北代表團,楊成武在天津代表團,韋國清在廣西代表團等等,他們當中,有些已擔任地方黨政職務。

第二屆60名。名額分配與第一屆相同,並且在各省市代表團裡也有20餘位解放軍將領(有些是有地方職務),其中僅四川代表團裡就有兩位元帥(朱德、聶榮臻)、一位大將(羅瑞卿)、兩位上將(趙爾陸、閻紅彥)和兩位中將(張經武、餘秋裡)。

劉伯承在第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投票選舉國傢領導人

第三屆120名。比前兩屆人數擴大瞭一倍。另外,在各地區代表團名單中,可以看到楊得志、韋國清、閻紅彥、呂正操、宋任窮、鄺任農、周興、袁也烈、解學恭、李貞等開國將軍的名字。

出席第三屆全國人大的軍隊代表

第四屆486名。為上一屆的4倍多。

第五屆503名。為歷屆最多。

第六屆267名。

第七屆267名。

第八屆267名。

第九屆268名。

第十屆268名。

第十一屆268名。

第十二屆268名。

第十三屆269名。

歷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中的軍隊代表

全國人大常委會由委員長、副委員長若幹人、秘書長(一般由副委員長兼)、委員若幹人組成。以上人員稱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名額沒有具體規定,每屆的具體名額通常由每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確定。

軍隊代表在第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審議報告

歷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的解放軍代表

第一屆:副委員長13人(不含以後補選人數,下同),其中有軍隊代表羅榮桓(總政治部主任)。

第二屆:委員長朱德(中央軍委委員),副委員長16人,其中有軍隊代表羅榮桓(中央軍委委員)、劉伯承(中央軍委委員)。

第三屆:委員長朱德(中央軍委常委),副委員長18人,其中有軍隊代表劉伯承(中央軍委常委)、徐向前(中央軍委常委)。

第四屆:副委員長22人,其中有軍隊代表劉伯承(中央軍委副主席)、徐向前(中央軍委副主席)、聶榮臻(中央軍委副主席)、韋國清(中央軍委委員、廣州軍區第一政委)。委員長朱德從1969年4月中共九大以後不再擔任中央軍委職務。

第五屆:委員長葉劍英(中央軍委副主席),副委員長20人,其中有軍隊代表聶榮臻(中央軍委副主席)、劉伯承(中央軍委副主席)、韋國清(總政治部主任);增補蕭勁光(海軍司令員)、粟裕(中央軍委常委)。

第六屆:副委員長20人,其中有軍隊代表韋國清(原總政治部主任)、耿飚(原中央軍委秘書長、國防部長)、葉飛(原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廖漢生(原中央軍委委員、沈陽軍區政治委員)、韓先楚(原中央軍委委員、蘭州軍區司令員)。

第七屆:副委員長19人,其中有軍隊代表韋國清、葉飛、廖漢生。如果加上烏蘭夫、阿沛·阿旺晉美、賽福鼎,這屆副委員長中有3位開國上將、3位開國中將。

第八屆:副委員長19人,其中有軍隊代表秦基偉(原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長)。

從第九屆開始,副委員長中不再有軍隊代表。

歷屆全國人大常委中的解放軍代表

歷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名額不盡相同,總體上與代表人數多少相關,頭兩屆都是79人(含委員長、副委員長,下同)。第三屆開始超過100人。第五屆常委人最多,為196人。第六、七、八屆都是155人。第十、十一、十二屆都是175人。

歷屆全國人大常委(不含委員長、副委員長)中的解放軍代表,第一、二屆不到10人,第三屆以後,除第五屆外大體都在10~15人。第五屆代表人數最多,常委也最多,不包括委員長、副委員長有175人,其中解放軍代表也超過瞭20人。

參加全國人大的解放軍代表團團長

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的解放軍代表團團長均由德高望重的朱德元帥擔任;第四、五屆全國人大的解放軍代表團團長由當時的中央軍委常委粟裕擔任;從第六屆全國人大開始,解放軍代表團團長由軍委副主席擔任。

粟裕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與葉劍英交談

參加全國人大的解放軍代表類型

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解放軍代表,大體上分為幾種類型:

一、各級領導:歷屆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名單中領導幹部都在半數以上,以往各屆包括軍委領導,各總部、各軍區、各軍兵種、海軍艦隊、軍區空軍領導,部分軍級單位領導。本屆則包括軍改後各軍委機關、各戰區、各軍種領導。從近幾屆看,軍隊代表中領導幹部比例總體上呈下降趨勢;第十屆73.8%,第十一屆67%,第十二屆64.5%。

第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部分解放軍高級將領合影。

二、英模人物:在歷屆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名單中英模人物都占很大比例,特別是第一屆全國人大,正值抗美援朝戰爭剛剛結束,解放軍代表名單中有戰鬥英雄18人,醫務模范1人,占解放軍代表名單總數的近三分之一。主要是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如"塔山英雄團"副團長江雪山、"奇襲白虎團"的志願軍團長趙仁虎。

此後歷屆代表中的英模人物,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如第三屆全國人大有擊落美偵察機的導彈營營長嶽振華、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戰鬥英雄龐國興;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大有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戰鬥英雄;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大有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戰鬥英雄……

毛主席接見空軍戰鬥英雄嶽振華

三、基層代表:指來自營以下基層分隊,如副營長、教導員、潛艇大隊大隊長、快艇艇長、飛行員、連長、指導員、站長、中隊長、工程師、技師、護師、技術員、班長、戰士、護士等等。第十三屆全國人大269名軍隊代表中有31.6%都來自基層一線和專業技術幹部,比上一屆提高2.5個百分點。

四、專傢:從第三屆全國人大開始,軍隊代表中教授、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研究所所長等增多,有不少解放軍代表是院士或本領域知名專傢,如錢學森連續四屆都是全國人大代表,薑泗長連續三屆都是全國人大代表。

五、婦女、少數民族代表:第一屆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團60人中僅有1位女代表:醫務模范丁志輝(連任3屆)。以後歷屆呈上升趨勢,參加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的解放軍代表中有34名女性。雖然相比全部人大代表名單近四分之一的女性比例還有差距,但相比上一屆的軍隊代表,本屆增加瞭5名女軍人。歷屆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團中的少數民族代表也逐漸增加,本屆21人,達到7.8%,比上一屆增加瞭3人。有些代表既是女性,又是少數民族,每屆解放軍代表中,都不乏這種雙重身份的代表,如第四屆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姐姐龍梅,既是婦女代表,又是少數民族代表(蒙古族)。

第一屆全國人大,毛澤東等黨和國傢領導人和代表們合影。在劉少奇身後的是解放軍唯一的女代表丁志輝。

2017年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劉洋(左二)等在解放軍代表團小組會議間隙交流。

六、文藝、體育屆代表:文體屆代表在解放軍代表中比例並不大,但因為多是名人,還是比較引人註目。前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解放軍代表由於人數較少,沒有文藝、體育代表。但是,當時在華北軍區文工團的演員田華參加瞭第一屆全國人大,不過她是以河北代表團身份參加的。田華曾回憶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情形:"1954年,我26歲,正隨華北軍區文工團組織的幾個演出小分隊到部隊慰問演出。在巡演中,由我主演的《婦女代表》人物塑造得很成功,當地部隊和群眾反映特別好,為此榮立瞭軍功,我獲得瞭由北京軍區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立功證明書。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我被推薦為人大代表的候選人吧。"

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梅蘭芳、周信芳、常香玉、程硯秋、田華、袁雪芬、白楊、王昆和徐肖冰在中南海後花園合影。

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人數翻瞭兩番,解放軍代表也大幅度增加,從這一屆起,解放軍代表中開始有文藝體育代表,如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馬玉濤、總政歌劇團張越男、空政文工團張映哲(影片《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贊歌演唱者)、鐘少珍(國傢跳水隊海軍運動員)等。

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人數最多,解放軍代表團中文藝、體育代表增加,特別是有3位世界冠軍:李亞敏(射擊)、鐘少珍(跳水)、曹慧英(女排),是運動員代表最多的一屆。第七屆全國人大以後,每屆運動員代表一般1人,而且肯定是世界冠軍;第九屆全國人大以後,每屆文藝界代表五六人,主要是歌唱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中,文體代表大幅度減少。

無論以什麼身份參加全國人大,軍隊代表們都深知責任重大。正如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田華說的:"當全國人大代表,我既沒有走後門,更不是買的,但人民就是把這份榮譽給瞭我。人大代表不是一個符號,也不是一種獎勵,而是一種責任,是非常重的責任。"

2018年3月3日,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成立。圖為大會全景。記者馮凱旋攝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