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頭是用繩索捆綁在戈柄上的,這種捆綁不可能太牢固。戰鬥中,在外力的影響下,戈頭很容易產生諸如脫落、內陷和傾斜這樣的問題。最初的戈沒有上下闌,戰鬥中一不小心頭就掉瞭。有瞭上下闌後,這些問題有所改善,但改善的程度並不大,以前掉十次的,現在可能掉七八次。
▲寶雞青銅器商代戈
整個商代,商人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名為 " 怎樣才能讓戈頭不掉下來 " 的課題,並且嘗試過很多解決方案,大概有以下四種手段:
一,增大戈援的寬度,戈頭容易掉,摩擦力不夠是個關鍵。初中課本上教過我們,面積越大摩擦力就越大,商人不知道這個原理,但懂的應用這個知識。為瞭增大摩擦力,商人把戈援的基部造的十分寬大,原本戈援為長條狀,改進後的戈援變成瞭等腰三角形。
這種戈援較寬的戈被稱為三角援戈,三角援戈最早見於黃陂盤龍城,為二裡崗文化上層二期(商代中期)產物。
▲二裡頭玉戈
三角援戈的特點是無胡,直內,戈援寬大、呈等腰三角形。這種寬大的戈援除瞭能夠更牢固的安裝在柲上之外,還具有不易折斷的優點,從這個角度上講,三角援戈比一般的戈更適合啄擊。
▲商代後期三角援戈
三角援戈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戣,又叫戳。但商周時期還出土過一些戈,或為銎內,或為有胡戈,上面也有 "XX 戣 " 和 "XX 戳 " 的銘文字樣。有人認為,戣指的並非是某一類戈,而是對廟祭場合中儀衛用戈的統稱。
第二種辦法,在戈援末端增加一對翼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除瞭增大面積之外,還可以選擇增加支撐點,普遍的戈隻有戈援基部與戈柄接觸,相當於一個支撐點,加瞭翼耳之後,變成三個支撐點,就穩當多瞭。最早的翼耳戈出現於殷墟二期(武丁晚期到祖庚、祖甲時期),翼耳可以卡住戈柄,有效避免戈頭位移,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增加鑄造難度。
▲錯綠松石龍紋內戈
第三種辦法,改用銎內的方式裝柄,摩擦力也好支撐點也罷,關鍵不就是捆的不結實嗎?我不捆瞭,直接套上還不行嗎?
商代早期,北方草原民族使用一種銎內戈,這種戈由於戈援窄長,曾被部分人稱為 " 啄 "。商代中期,這種以銎裝柄的方式流傳到中原地區,商人將這種方式與中原地區的戈形結合,制作出瞭具備殷商特色的短銎戈。
▲玉援錯綠松石銅內戈 商
這種短銎戈很快便在商文化區流行開來,但在商代晚期又迅速衰落下去。之所以這樣,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費銅,第二是費勁,那個銎造著比較麻煩,第三,雖然管銎可以保證啄擊的時候戈頭不掉,但勾割時候,戈頭被擼下來怎麼辦?
第四種辦法,也是中國人最終采用的辦法,就是將戈援的下刃延長為胡,有瞭胡之後,戈頭和戈柄的接觸面積大大增加,同時捆綁點的數量也增加瞭,原本隻能纏兩道繩子,現在能纏四五道,再也不用擔心戈頭脫落的問題瞭。
▲商戈 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
有胡戈出現的時間也是殷墟二期,商代的有胡戈包括微胡、短胡、中胡、長胡四種類型,數量都不多。和無胡戈相比,商代的有胡戈戈鋒比較圓鈍。
商代有胡戈有兩種形制,一種戈援與胡之間的角度小於或等於 90 度;一種戈援上揚,裝柄後戈援和柲的角度大於 90 度,戈的下刃弧曲延長成胡。
▲商四穿長胡青銅戈 江西省博物館
第一種有胡戈仍然不適合勾割,學者認為這種戈是商人在三角援戈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
第二種戈與後世的有胡戈形制相似,這種戈削弱瞭啄擊的功能,同時相應的增強瞭勾割的功能。商代後期,這種戈的數量逐漸增多。另外,商人還制作出瞭一些既有銎內,又有胡的戈,最早的銎內有胡戈出現於殷墟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