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空天軍總司令正式透露瞭一款機載式 " 超音速 " 導彈的存在,這款被稱為 KH-47M2 的導彈以 MIG-31 為載機,射程超過 2000 公裡,飛行速度 " 達到數倍音速 ",並因此能夠 " 可靠地突破所有現有以及在研的防空和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 "。
▲圖為 MIG-31 投放 KH-47M2 導彈的視頻截圖。
從視頻截圖上分析,KH-47M2 的尺寸並沒有非常大,但據俄方的描述,這款導彈的時速至少在兩倍音速以上,突防時更有可能超過四倍音速;而與此同時,KH-47M2 還擁有 2000 公裡的射程?須知以亞音速方式飛行的美制 LRASM 和俄制 KH-101 巡航導彈的體積都不比 KH-47M2 小,因此KH-47M2 不可能是巡航導彈,而應該是一款 " 機載彈道導彈 "。
▲圖為 MIG-31D 攜帶的反衛星 / 遠程防空彈道導彈。該彈在蘇聯解體後發展成瞭小型運載火箭。
當然,說起 MIG-31 攜帶機載彈道導彈,脫胎於 " 織女星 " 的 ASAT 導彈就是 KH-47M2 的先例。該彈最大射程超過 600KM(對空 / 衛星彈道,地面要遠得多),能對抗包括衛星和預警機在內的敵方空天目標。
因為其使用的是類似炮彈的高拋式彈道,發動機在推舉導彈到達彈道頂點之後便不需要再做功,而在相同體積下,彈道導彈的射程都會大於中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因為巡航導彈的發動機需要持續在低空和中空做功,耗費的燃料更多。
那麼 KH-47M2 是不是所謂的 " 高超音速臨界飛行器 " 呢?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
▲圖為俄羅斯之前公佈的超高音速飛行器想象圖。
從發射截圖的外形上看,KH-47M2 通體圓潤類似於傳統導彈,完全沒有高超音速飛行器共通的 " 三角錐式佈局 ",除卻尾段的四片尾翼之外,也沒有能夠控制姿態和大氣層內滑翔的氣動面。所以平心而論,實在是很難將 KH-47M2 歸入高超音速飛行器這一類新概念兵器,其 " 優異的超音速性能 " 應該還是來自於彈道導彈的末端下墜。
▲圖為國外網站整理的,有關於 KH-47M2 的俄電視節目截圖。
而從進一步公佈的消息來看,KH-47M2 應該是一款基於 " 伊斯坎達爾 " 近程彈道導彈開發的空射彈道導彈,其射程的大幅增加應該就要歸功於載機 MIG-31 的高空高速性能。
事實上,機載的空射彈道導彈也並不是什麼 " 全新概念 ",中美乃至俄羅斯的前身蘇聯都有研發計劃或事實成果,而 KH-47M2 的存在更不能作為 " 機載超高音速武器 " 來吹噓:彈道導彈的末端速度都不低,三五倍音速都是常有的事情。
▲圖為中國轟 -6N(一說是 KN)的概念圖。翼下掛載的導彈即為東風 -21D 反艦彈道導彈的機載型。
在載機躍升到高空發射導彈之後,各大國的彈道導彈預警衛星都能清楚無誤地判明到 KH-47M2 以及其它機載彈道導彈的發射火光,也能簡單地通過彈道來判斷導彈的飛行方向和最終落點,因此這些導彈必然要接受對手的攔截,甚至連載機都要受到波及。
因此,中國的轟 -6N 也隻是具備瞭 " 彈道導彈掛載能力 ",並不打算把粗笨的東風 -21 改型作為主要的打擊手段:在轟 -6N 配合東風的打擊半徑裡,還有東風 -26 和核潛艇,甚至是航母艦隊可供調用。
而俄羅斯則別無選擇:中導條約的簽署使得俄羅斯至今尚未擁有一款直接打擊歐洲的戰略武器,擁有的導彈不是太近就是太遠,重新開發一款的資金又是天文數字,現在的俄軍根本擔負不起,因此,把近程彈道導彈帶上飛機 " 湊合湊合 " 就成瞭無奈的權宜之策。
來源:谷火平
更多內容
▲頂級美軍單兵裝備出爐,燒瞭數億美元效果杠杠的
▲俄都有核動力巡航導彈 瞭,美軍忙著研究引領海戰革命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