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 20 總師的戰鬥機抱負,從模仿學習轉變為自主思考

03-10

對於搞型號的軍工人來說,畢生能拿得出手一個響當當的戰鬥機產品,就已經是功德圓滿瞭。但是對於殲 -20 總師楊偉來說,他並不滿足於此。2018 年 3 月 9 日在航空工業官方媒體《我有一個夢想,未來戰機由中國來制定標準:專訪殲 -20 總師楊偉院士》的報道中,楊偉指出," 我們不能滿足於或甘心聽別人講故事,為什麼我們不能追求未來戰機由我們來制定標準呢 "?

在航空工業領域,這是一個非常瞭不起、非常大膽的提法。新中國成立時,我國的航空工業底子非常薄弱,蘇聯在此時向我們提供大量的戰機和技術援助,年輕的中國空軍能拿到當時頂尖的噴氣式戰鬥機。與此同時,蘇聯提供的幫助也在我國航空工業領域烙下瞭深深的印記,在隨後數十年的時間之內國產戰鬥機的研發都未能逃脫其影響。

中國航空工業數十年一路走下來,先是米高揚設計局的產品成為主導,殲 -5、殲 -6 和殲 -7 戰鬥機很大程度上就是蘇聯同型戰機的翻版,而殲 -8 戰鬥機則是殲 -7 戰鬥機((米格 -21))的雙發放大版本。冷戰結束前後,中國從蘇聯(後來的俄羅斯)進口蘇 -27 戰鬥機,同樣是走引進仿制的路子。在此期間還有一段插曲,即 20 世紀 80 年代的中美蜜月期,當時的交流曾經對我國戰鬥機設計思想產生一定的影響。

按照楊偉總師觀點的理解,我們可以認為國產戰鬥機的研發並不是 " 自己的故事 ",而是 " 蘇聯故事 " 的延伸。長時期內,我們隻知道某型戰鬥機在滿足某些技術要求之後,會成為一種優秀的戰鬥機,或者是某項技術應用到某型戰鬥機上後會使其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戰鬥機先進與否的標準,機動性、航程、載彈量、最大速度、可靠性和靈敏度等等,我們更是兩眼一抹黑,往往隻能依據 " 蘇聯老大哥 " 怎麼做,或者是依據國際上一流制造航空強國的標準。

蘇聯評價戰機先進與否的標準來源於什麼呢,我們不知道。蘇聯為什麼要在某些戰鬥機上使用某些技術,我們也不知道,也不敢更改。在國防領域,這樣做其實有很大風險。一款戰鬥機是否是好產品,國土形狀、地理因素、氣候狀況、防務思路、部隊適裝性和維護習慣等等方面都會成為重要的權衡因素。不同的國傢,這些因素對不同研制和使用國傢的影響是有很大差異的,和平時期戰鬥機在短時間內合不合適可能體現不出來,在戰時就意味著成敗得失、生死存亡。

比如蘇聯的米格 -31 和米格 -25 截擊機,在本國的防空體系下可能很好用,但是一旦被出售給其他國傢就有可能水土不服。而且,像蘇聯和美國這樣的航空制造研發大國,之所以能研制出一款經典的戰鬥機,不僅僅是在國傢層面對整個航空工業的投入巨大,而且原因還包括之前有瞭非常雄厚的戰機研發經驗教訓積累。在這些積累裡面,成功積累已經很豐富,但失敗的積累更加豐富,可能是成功經驗數量的幾倍到數十倍。

正是由於有瞭這些積累後,美國和蘇聯的設計師們才會知道什麼樣的技術路線不該走,什麼樣的設計不可取。而如果一味地模仿,戰鬥機研發項目很有可能就會進入雷區。尤其是在技術急速發展的今天,四代戰鬥機研制成本耗資巨大,批量生產單價已經突破億美元大關,任何一個國傢要養百架規模以上的這種戰機,投入都是極其驚人的。一旦新研制出的四代機不適用,不適合某一個軍種或某個武器裝備平臺,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楊偉總師提出,要從國傢戰略需求的角度去評價應該發展一種什麼樣的戰機,這是非常中肯的。今天的中國航空工業,隨著殲 -10 和殲 -20 戰機的研發,已經逐步脫離蘇聯時代的影響,可以說我們目前已經形成瞭較為雄厚的基礎。以前是從國外引進什麼技術造什麼飛機,現在是國傢和軍隊有什麼需求我們造什麼飛機。這一點的提出,就足以見得楊偉總師和成飛在戰鬥機研制領域已經遠遠領先國內同行。

全文完,謝謝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