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 7 月 12 日電 針對印度日前非法越界進入洞朗地區,印度媒體一邊倒指責中國 " 橫行霸道 ",然而事情真相是怎樣的?究竟是誰在欺凌不丹?7 月 9 日在社交媒體臉書的不丹論壇粉絲群,一位署名 Sonam Tashi 的不丹網友發佈《誰欺凌瞭不丹——中國還是印度?》,詳細闡述瞭印度如何將影響力滲透到不丹,將 " 友誼 " 變成控制。全文摘編如下:
2017 年 6 月 26 日,《印度時報》在 YouTube 上發佈瞭一個視頻,聲稱顯示瞭中國和印度軍隊在其評論員所說的錫金邊界一側的 " 印度領土 " 上發生瞭推搡。《印度時報》指責瞭中國的 " 侵略行為 ",並稱中國軍隊 " 極具攻擊性 "。
幾天後,事實證明這一爭端與印度領土無關。中印間的對抗發生在中國 - 不丹邊界。然而,中印兩國媒體卻很快燃起瞭愛國熱情,並互相抱怨。
中國媒體表示,印度被 " 踢出去 "、" 得到慘痛的教訓 ",並遭受比 1962 年更大的損失。一位中國社論人士指責印度將不丹視為 " 附庸國 ",並強迫不丹支持印度。
同時,印度媒體的頭條則是《中國:在全球的橫行霸道者》,或是在文章中將中國稱作是 " 地緣政治上的霸主 "。
就如印度《斯坦時報》報道的那樣,在這種相互指責的情況下,不丹媒體卻依然非常安靜,並未展現出任何 " 激進的姿態 "。為什麼會這樣?絕大多數不丹人對遙遠且貧瘠的洞朗高原(Doklam Plateau)沒有興趣,甚至沒有聽說過。
但是,89 平方公裡的這片土地確實對印度具有戰略重要性,尤其是該國還認為中國在此的存在如同一把 " 匕首 "。因此,不丹最初安靜的克制舉動對於印度來說還不夠好,而不丹也很快陷入瞭困境。
7 月 3 日,印度《第一郵報》的頭條為 " 不丹發表首次反對中國、與印度站在一起的免責聲明。。。。。。" 文章接著表示," 不丹首次對中國的入侵表明瞭反對立場。不丹對中方的立場顯示出該國同大哥印度的堅定不移的聯盟與支持 。"
這一描述本身就提出瞭一個很大的問題:究竟是誰正在欺負不丹?印度軍隊原本究竟在不丹的土地上做什麼?隻是捍衛可憐的、弱小的不丹反對強大中國的欺凌 " 侵略 "?事實上,誰在更加嚴重的威脅不丹的主權和獨立——是中國還是印度?
當 " 友誼 " 變成控制
事實上,近半個世紀以來,印度一直在不丹保持軍事行動,使它的影響力滲透到不丹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甚至在不丹北部遠離印度的遙遠地區,印度士兵也在行使其權利並控制當地不丹人的行動。印度軍車車隊在不丹境內自由行駛,不丹官方不能檢查車內物品。
值得註意的是,印度軍隊阻止中國在不丹邊境的道路建設也被印度媒體描述成阻止中國建設通往印度的道路,這反映出印度多麼不尊重不丹的主權。但這也不足為奇,印度軍隊訓練團(IMTRAT)的將軍和印度大使都居住在不丹最珍貴的建築內,他們被認為是最有權力的人,可以決定什麼能在全國性媒體上發表,什麼不能發表。
然而,印度對不丹主權的幹涉和侵犯遠遠不隻是在軍事領域,已經延伸到不丹政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不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與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沒有外交關系的主權國傢,這僅僅是因為印度的不允許,印度嫉妒和害怕不丹的影響力而對其進行獨傢霸權。
2010 年,中國邀請不丹參加上海世博會,並在世博中心為不丹提供免費展館,印度禁止不丹參加。印度還經常禁止不丹對中國進行官方和商業訪問,這顯然是由於印度不同意其絕對影響力面臨潛在競爭。
更糟糕的是,印度已經公然幹涉不丹的選舉和政治進程,印度強烈反對不丹前總理締結廣泛的外交關系以及開辟獨立外交政策。2013 年不丹大選數天前,印度取消瞭對液化石油氣和煤油的補貼,使這些必需品的價格上升至兩倍或三倍,這個戰略奏效瞭,導致一個對印度更加順從的政府當選。
印不水電項目,是合作還是掠奪?
印度和不丹三十年來在水電項目上合作對印度經濟貢獻薄弱,而該項目卻占到不丹國傢收入的 40%,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 25%。印度方面從起初 70% 的經濟援助加 30% 的貸款到如今,隻提供 30% 的援助加之 70% 的高額貸款,這一變化導致不丹負債嚴重,同時也加深瞭不丹對印度的經濟依賴。
自 2006 年 6 月起,不丹和印度決定在十個大型水電項目上進行合作, 而隨著項目期限的不斷拖延以及巨大的項目開支,使這項原本互利互惠的合作很快發生瞭變質。芒德曲河(Mangdechhu)項目的開支攀升至 2.4 億美元,普納昌河(Punatsangchhu)二期開支在原先基礎上翻瞭兩倍,達 5 億美元,普納昌河(Punatsangchhu)一期項目的開支更是翻瞭三倍,達 15 億美元,就這樣如滾雪球一般,項目開支無限擴大。
除瞭這些巨額開銷之外,水電項目也對不丹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而這些代價都記在瞭不丹子孫的頭上。近期印度的一份文件顯示,印不水電項目造成瞭不丹的水資源污染、森林及野生動植物的破壞、以及嚴重的大氣污染。不丹政府的官方數據更加肯定瞭上述一系列的現象,數據表明水電項目並沒有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也未能解決就業問題,因為該項目大大部分合同是同印度的公司簽署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不丹政府的債務已從六年前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 67% 攀升至現在的 118%,而印度則是其最大的債權國,不丹債務的 64% 來自於印度。印度的債務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 70%,中國占 46%。為什麼要提到這個數據?因為這一數據被用於衡量一個國傢償還債務的能力,也影響著這一個國傢的借貸能力。借貸數量越龐大就會導致高額的外債。
近期英國一項對於全球債務的統計報告顯示,不丹與其他 14 個國傢成為全球最容易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傢,該項統計也表明不丹高額外債的來源與水電項目有緊密聯系,報告同時還顯示該項目的財務狀況不佳,前景堪憂,不丹償還外債的能力也受到影響。
而這些將為印度帶來哪些利益?如果不丹沒有能力償還對印度的債務,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
如今,主權和獨立已不止單單受到政治統治的影響,經濟因素也成為瞭潛在的威脅因素。因此,若將 " 脅迫 " 的定義僅局限在地緣因素就太過時瞭,而媒體卻仍圍繞這一次要因素就中印雙方沖突大做文章。
是時候提出那些不能在不丹公開發問的難題瞭
現在是時候來質疑印度對不丹的意圖瞭。多少次的 " 合作 " 實質上卻是 " 剝削 " 和 " 統治 "?印度對不丹的外援(現在每年近 10 億美元)一方面對於不丹的控制和幹預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愈發加深瞭對不丹的侵蝕,使得它更加依賴於印度。
當然,由於印度對於不丹的言論和政治的控制,這些問題永遠不會在不丹被當做是自由的 " 民主 " 問題。試想一下,如果不丹的《昆色爾日報》或其國營的不丹廣播電臺敢發表這篇文章的後果。不可能的!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傢,以自由言論而自豪,一定會在 " 友邦 " 中 " 掐瞭不播 "。
而另一個問題同樣不可能出現:不丹能不能與中國更親近一些,甚至與這個北方的大國鄰居建立外交關系,進行經濟合作,歡迎其對不丹基礎設施投資援助呢?畢竟,我們與中國的聯系已經遠遠超出瞭政治和經濟,延伸到瞭更為深刻的文化和精神上的親近關系。例如,不丹與中國共同分享瞭大乘佛教的深刻智慧、文字和傳統。可靠、安靜的中國人對我們不丹文化傳統的支持從無 " 附加條件 ",和令人癱瘓的債務負擔。
中國人用美元支付昂貴的旅遊簽證來訪問不丹,從而使中國成為迄今為止不丹旅遊業最大的貢獻者,但印度遊客免費來訪,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簽證。抱歉說這個,但如果問起誰是國內酒店業主最不喜歡、最不尊重人和最麻煩的客人,他們一直說是 " 印度人 "。
不丹總理同意和印度簽署 " 南亞汽車協定 "(MVA)。這將讓不丹的汽車市場對印度、尼泊爾和孟加拉國敞開大門,進一步加強印度對不丹的控制。想象一下不丹的道路上行駛的都是印度的汽車、的士、公交和卡車。有趣的是,即使不丹國民議會投瞭反對票,不丹總理也堅持簽署這一協議,這顯示出他會做任何印度人希望他做的事。
盡管不存在外交關系,不丹與中國的商業關系已經悄然興盛——從不丹北部邊界的犛牛牧民到依賴中國進口的廷佈商人,中國的產品質量通常遠遠超過與之比較的印度產品。
總而言之,比起被一個鄰國(印度)控制,不丹在中國和印度彼此競爭之下爭取自己優勢才能獲益更多。
但是,不丹的政界和媒體對於這樣的問題(更不用說政策和解決方案)不約而同地保持瞭緘默。而這恰恰顯示瞭印度對於不丹的控制程度和其陰險居心,沒有任何政客或者記者敢於觸碰這個問題。
有趣的是,西方人權組織甚至根本沒有註意到印度對不丹言論自由和其他人權的壓制。相反,西方似乎有意提醒人們註意像中國這樣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強國的國傢,因為它的全球影響力已經威脅到瞭西方的利益。印度由於不具備這種威脅,而逃過瞭西方的審查。
還有敢於站出來發問的不丹人嗎?(編譯 / 海外網張霓 吳瀟 張敏 孫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