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劇又出新梗!對!你沒看錯!就是抗!戰!劇!
曾幾何時反應抗戰絕苦卓絕的老電影成為瞭我們父輩無法磨滅的童年記憶,但現在,它幾乎是要徹底變成破爛瞭 …… 咳咳,說多瞭說多瞭。
當時的八路軍根本沒有電視上那麼白白胖胖
繼手撕鬼子的神功、包子雷之後,又一大神器橫空出世——那就是聞者敬仰,見者下跪的神器——防彈棉被!
我們的對手是這個樣子,而不是狀若白癡
實際上吧,這玩意歷史上是存在的——但絕不是被子上澆點水,然後讓人披上瞭就能刀槍不入的神器(廢話,這要真能防子彈瞭,各國還研究防彈衣幹嘛?叫幾個彈棉花的老師傅就能解決一切),而是通過一層被子一層土的方式疊加數層,然後用水澆透後制作而成的,一般來說,最少也得兩床被子,具體情況老電影《小兵張嘎》中有體現。但是這種玩法僅適用於對方使用的是鉛芯子彈,而且火力密度不大的情況下(絕不是大半天都沒眼的效果),如果遇到敵火猛烈的情況,最起碼也得來三四層。
鬼子的火力雖然不如歐美國傢,但是遠遠強過我們
可是吧,來三四層棉被,再來點土,還要用水澆透。這重量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消的,就算使用,也多半是掛在大車上推著走(還有個雅號叫 " 土坦克 ")。因此,電視劇上這種頂一層棉被就敢搞的人,不僅太搞笑,也有點太缺乏常識瞭。這種 " 移動式堡壘 " 曾經是八路軍部隊對付敵人強大火力的 " 制勝法寶 ",它無數次地掩護著步兵在我方火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把對方的炮樓、碉堡送上瞭天,與 " 沒良心炮 " 一起構成瞭我軍攻擊行動的 " 兩大法寶 "。但是,由於涉及到浪費棉被(那年頭被子比較金貴)制作較為費力,加之行動緩慢,在我軍炮兵有所發展後,這玩意就不多見瞭。因此,電視劇上這種頂一層棉被就敢搞的人,不僅太搞笑,也有點太缺乏常識瞭。
我們的先輩隻能通過刻苦的訓練去彌補武器的巨大差異
再看現在的所謂 " 抗戰劇 ",無論是創作、道具等等都是非常不走心。裡面的鬼子所扮演的大都是類似於 " 灰太狼 "、" 光頭強 " 一類的蠢角色,造型猥瑣、智商低下,各色人等都能捉住他們一頓爆揍,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抗戰初期鬼子的戰鬥素養水平非常高
幾乎所有的老八路都會講:" 鬼子可真的不好對付啊 ",要知道,參加平型關戰役的紅軍戰士,可是經歷過長征的鋼鐵勁旅,有不少人是在無數的戰鬥中度過自己青春歲月的。可當時雙方的交換比卻達到瞭將近 1 比 1 的程度。這可是伏擊戰鬥,咱們打得可是他們陸軍中最被瞧不起的輜重兵啊(舊帝國陸軍有句俗語:" 輜重叫兵,蜻蜓是鷹 ",可見他們在鬼子陸軍裡並不受待見)。而我軍抗戰初期針對鬼子的打法,也基本是集中優勢兵力去消滅敵方的小隊(排)、分隊(班),打一個中隊(連),往往需要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互相協作。甚至還有鬼子在追逐的過程中,活活累死瞭八路軍的例子 ……
戰場上鬼子可一點兒也不慫
所以從此來看,十四年的奮起抗戰咱們打贏得真的不容易。可某些人卻還熱衷於拿這些下三濫的方法去抹黑鬼子而凸顯我方的英勇。十四年,三千餘萬亡魂的代價卻換不來一部值得懷念的作品,真的很悲哀。
堅定的信仰和堅韌的品格,最終讓我們度過瞭那最黑暗的年代
外國經典電影中,那些勇士們面對強敵甘願赴死的橋段讓很多人感受到瞭他們作出的犧牲和奉獻,反觀我們,又有幾個人能拍出戰爭年代 " 背炸藥包才是共產黨員特權 " 的豪邁?畢竟,列寧說過:" 忘記瞭過去,就等於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