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對於河西走廊的掌握,以及對絲綢之路的開拓對東西方都是獲益匪淺的,然而這對待中原地區來說更為重要。絲綢之路也是遠東面對軍事技術相對發達的東南歐、西亞、中亞地區的重要窗口。自西漢之後,中國的軍事技術與裝備之所以一直保持著世界先進水平,充分而富有遠見的交流可謂功不可沒。
另外,雖然一部分學者認為,至東漢時代中國也如中亞地區一樣也開始出現瞭半具裝騎兵。但其實,根據《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來看,中國的半具裝重騎兵很可能出現在西漢時代的後期。當時記載武庫中的馬用甲數量達到瞭 5330 套。其中包括以皮質來制作的馬用甲—— " 當胸 ",和當時被稱作 " 鞮瞀 "(士兵的頭盔也稱鞮瞀)的皮質馬面甲。
根據筆者分析,馬用甲在中國出現得很早,在中國歷史早期的戰車沖擊時代就被應用在拉拽戰車的馬匹身上。如前面所說,到瞭西漢後期,沖擊型戰車已經處於基本淘汰的階段,武庫中要麼是指揮車、儀仗車等特種車輛,要麼就是用於騷擾的 " 輕車 "。另外,還包括數量比較大用於 " 移動工事 " 防禦的強弩車及一些武剛車,這些都用不上馬用甲。而如果作為 " 禮儀 " 使用,如此巨大數量的生產對當時社會來說是巨大的浪費。因此,這些馬鎧隻能是應用於漢朝的半具裝重騎兵。而皮質的 " 當胸 " 加上 " 鞮瞀 ",則構成瞭漢帝國半具裝騎兵的馬用甲。
至於,東漢則已經有明確記載,軍隊裡擁有瞭半具裝騎兵。隻可惜,因為資料有限,公元 1 世紀裡,竇固與竇憲率領的驅逐北匈奴的東漢勁旅,我們並不知道是否有半具裝騎兵的存在。
當然,中國這個時代的 " 半具裝騎兵 " 還是以保護馬匹頭部的 " 鞮瞀 " 和保護前胸的 " 當胸 " 組成,並未有完整的全身或半身馬用甲,也沒有金屬質地的馬鎧。也就是說,漢軍重騎兵在具裝騎兵道路上走得還不夠遠。
▲ 3 為貴霜(月氏)貴族 正在遭到 1 匈奴騎兵 2 塔施提克傭兵的攻擊
不過這種情況也是作戰環境或資源所導致的。無論是西漢帝國或東漢帝國,都將匈奴作為主要的外敵之一。與純遊牧民族作戰,較為靈活的隻披掛馬面甲與當胸的重騎兵,或者沒有馬鎧的重騎兵,更適合長途奔襲與追擊。包括匈奴人在內,漢軍的對手中也沒有使用大量堅實步兵方陣的民族或派系,也就讓以 " 人馬披掛重甲沖堅陣 " 的全具裝騎兵出現變得緩慢瞭許多。而且,從馬匹資源來看,雖然漢朝獲得瞭諸如 " 大宛汗血馬 "、" 烏孫天馬 " 等絕佳馬匹,但並未有將這些 " 胡馬 " 雜交培育 " 本國化 " 的歷史記錄,而其餘大量強壯欠佳的本土馬匹,即使有較好的耐久力,也不適合披掛過重的具裝馬甲來作戰。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佈,網易新聞 • 網易號 " 各有態度 " 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龍語者。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赫梯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 Navaja 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佈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