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辣的三伏天 做這幾件事讓你少生病

07-14

沒有胃口、不停出汗、身體困乏 …… 盼來瞭可以吃西瓜的夏天,沒想到卻被節節攀升的氣溫熱昏瞭頭。

據中央氣象臺,高溫天氣覆蓋三分之一中國,多地啟動高溫黃色預警,未來三天,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 37~39 ℃,局地可超過 40 ℃。

還有個更 " 可怕 " 的消息,從 7 月 12 日起,最毒辣的三伏天來瞭!今年三伏一共 40 天,比以往更長,更要註意暑期養生。

初伏:7 月 12 日 ~7 月 21 日

中伏:7 月 22 日 ~8 月 10 日

末伏:8 月 11 日 ~8 月 20 日

如何健康、舒服地度過三伏天?教你做好伏天最重要的幾件養生事。

1、風扇,降溫要比空調好

空調可以迅速降溫,但常吹空調會影響人的排汗功能。

排汗是人體自我調節的降溫過程,長期呆在空調房中,人體對溫度的調節能力就會降低,中樞調節能力下降,會引發各種不適。

最好少開空調,用風扇代替來降溫。

多開窗,加速空氣流通也有助於降溫。特別是老人,由於機體衰弱,對溫度的調節能力有限,更要少吹空調,出門可帶把扇子。

即使吹空調,也不要整天整夜地吹,可以開一會兒再關;溫度也不要調太低,保證室內外溫度不超過 7 ℃,註意不要讓空調直吹身體。

2、牛羊肉,發散體內寒氣

夏季吹空調、喝冷飲容易使體內寒氣過重,而羊肉、牛肉等熱性肉類可以溫陽散寒,補中益氣,尤其適合夏季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人食用。

俗話有 " 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 ",足以見羊肉在伏天的效用。

食用熱性肉類時要註重葷素搭配,溫涼互補。

吃涮羊肉火鍋時,要多吃些白菜、冬瓜、青菜,以平衡溫涼寒熱。

有牙痛、上火、發燒感染癥狀和體質偏熱的人,應忌食熱性肉類。

3、面食,補充人體能量首選

北方有句俗話,叫 "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說的是老百姓過伏天的習俗。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這句俗語有一定道理。以前生活條件差,飲食選擇上較單調,入伏後,正是麥子豐收的季節,以餃子、面條、烙餅為代表的面食大受歡迎。

伏天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會加快,身體大量出汗,對能量的需求增多。餃子等面食含糖類、B 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可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熱量。暑熱讓人們食欲不振,面食相對好消化吸收。

頭伏餃子

餃子皮是面粉制成,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素餡裡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肉餡能補充優質蛋白。而且餃子餡一般都剁得很精細,容易消化。

二伏面

吃碗熱湯面,身上發汗,可以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

需要註意的是,面湯中普遍含鹽較高,要少喝;撈面,有人愛把面條放到冷水中沖兩次,這樣做會讓部分 B 族維生素和鉀元素溶到水中,營養流失;炒面,通常用油多,不建議常吃;燜面,營養損失較小,營養均衡。

三伏烙餅攤雞蛋

進入末伏,難熬的伏天進入尾聲,天氣開始轉涼,簡單方便的烙餅成瞭受歡迎的食物。

烙餅除瞭面裡的營養外,其他營養素都嚴重不足。所以吃烙餅時,可以切幾片醬牛肉,加把豆腐絲,還可以加點新鮮蔬菜,如黃瓜絲、胡蘿卜絲。

4、綠豆,祛濕又健脾

伏天濕熱較重,容易導致脾虛,要註意健脾護脾。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綠豆有健脾的功效,可以適當喝些綠豆粥祛濕健脾。中醫認為,綠豆煮湯能夠消暑益氣、清熱解毒,對於輕度中暑,頭昏頭痛、胸悶氣短、無汗煩熱癥狀能夠起到治療效果。

還應該適當多吃蔬果,特別是維生素含量高的蔬果,如西紅柿、西瓜、黃瓜等。

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註意,要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等。這些食物會加速皮膚對於光的敏感性,加重對紫外線的過敏。

5、綠茶,補水同時去火

伏天氣溫高,人體容易脫水,因此大量補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

補水時,可以選擇喝點綠茶。因為伏天人體流失的不僅是水分,很多電解質也會流失掉。

綠茶清熱去火,其所含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還可以對人體流失的電解質進行迅速補充,進而維持體液的動態平衡,能夠幫助消除倦意,提神醒腦。

如果不宜飲茶,也可以喝一點淡鹽水,還可以通過吃西瓜、喝綠豆湯等方式來補充水分。

6、棉質衣褲,排汗能力強

棉質衣服不僅舒適、柔軟,吸汗能力也強。所以,伏天穿棉質衣服可以加速吸收身體排出的汗水,迅速帶走體內的熱量,從而達到降低體溫的效果。

衣服不要穿得太緊,寬松的衣服也能讓汗液迅速離開體表。

深色衣服吸熱能力強,可以選擇顏色較淺的衣服,如白、淺黃、淡粉、淺藍等顏色。

睡覺時,不要赤膊,要身穿睡衣,這樣可以護好腹部,防止 " 風邪 " 進入體內,傷及臟腑。

7、溫水澡,消暑勝過沖涼

天氣炎熱,不少人會選擇直接用涼水洗澡降溫,其實這並不是正確的做法。

伏天氣溫高,人體毛孔處於張開狀態,代謝速度也較快,直接沖涼,會導致皮膚表面溫度驟降,毛孔關閉,血管驟縮,體熱無法散出。

洗完後不僅不能起到解乏的作用,還可能讓人四肢無力、肩膝酸痛,甚至誘發關節炎和慢性腸胃炎。

伏天最好還是洗溫水澡,水溫在 35 ℃ ~37 ℃為最佳。這個溫度比皮膚溫高,卻比體溫低,非常適合消暑散熱。

有些老年人怕受涼,選擇用較熱的水洗,其實這樣也不對。溫度過高可能會使浴室中的含氧量降低,容易發生因缺氧導致的暈厥。

8、遊泳,最避暑的鍛煉

人們常說 " 夏練三伏 ",並不是讓大傢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

夏天人體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 " 低調 " 的運動,既能起到鍛煉效果,又不至於出現不適。

專傢特別推薦遊泳,因為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高 15 倍,遊泳時人體能夠保持體溫恒定,不易中暑。

在氣溫較高、陽光較強的中午、下午是不適合戶外運動的,容易被曬傷,還會增加中暑、脫水等風險。最好選擇傍晚,這時氣溫相對低,陽光也不那麼強烈。

9、心血管疾病,夏季高發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心腦血管疾病爆發的季節。研究顯示,氣溫達到 35 ℃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會飆升。這是因為:

身體為瞭散熱,會使體表的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液循環到體表,心臟等器官的供血相對就少瞭;

氣溫升高,心跳、血流速度會加快,心肌耗氧量也會隨之增加。

專傢建議,夏天應隨時摸摸脈搏,觀察脈搏跳動是否正常,尤其在感到頭暈、乏力、胸悶、心悸等身體不適時。

正常情況下,人的靜息心率為 70~80 次 / 分鐘;對於老年人,在安靜狀態下正常的脈搏跳動頻率應該在 60~90 次 / 分鐘之間。

晨練別太早

建議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人應盡量避開早間時段鍛煉。炎熱天氣下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少去溫度高、濕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

最好穿著淺色、透氣和寬松的棉質衣服,戴上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

保證水充足

夏季不註意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血液濃度增加,血液黏稠,極易突發心腦血管事件。

每天的喝水量不少於 2000~2500 毫升,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後應喝一杯水。

溫差別太大

如果長時間身處溫度過低的空調房,猛一出門到高溫環境中,溫差的驟然變化,很容易導致血管急劇收縮或擴張,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誘發心梗或腦梗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