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有一百四五十斤重,現在抱他上床越來越難瞭。"11 月 8 日,68 歲的劉書萍雙臂摟緊李德軍的上身,兩腿略彎,頓瞭一頓,吃力地將 42 歲的兒子從輪椅上抱到床上。24 年前,李德軍因意外墜樓導致高位癱瘓,生活不能自理。24 年來,除瞭伺候兒子吃喝拉撒外,這個身高大約有 1.5 米的母親幾乎每天都要抱一百四五十斤重的兒子上下床,已經重復瞭幾萬次。
" 我生的兒子,我得自己照顧 "
劉書萍吃力地將兒子抱起
1994 年,渦陽縣單集林場廟西村的李德軍剛滿 18 歲。那一年,他在浙江打工意外從樓上摔下,導致高位神經癱瘓,脖子以下基本失去瞭知覺,生活不能自理。
意外發生後,傢人帶著李德軍輾轉多地求醫問藥,花光瞭所有積蓄,還欠瞭不少外債。無奈傷得實在太重,醫生建議回傢保守治療。當年,李德軍住進瞭單集林場衛生院,6 年前才回到傢中休養。
母親劉書萍從 44 歲起,既要伺候臥床的兒子,還要操持傢務和農活兒,一天往返醫院好幾次,風雨無阻。如今 66 歲的父親李敏修體重不到 90 斤,他以前長年在外打工,掙錢給兒子治病、還債,現在身體不好,幹不瞭重活,隻好回到傢裡,找些輕活兒幹維持生計。
李德軍還有一個哥兩個弟,他們生活雖比較拮據,但時常給父母送去米面糧油等,改善生活條件。平時,劉書萍也不太願意麻煩他們," 我生的兒子,我得自己照顧,別人我不放心 "。
24 年來,劉書萍一直悉心照料癱瘓的兒子,起早貪黑,每天都會抱兒子上下床幾次,推著輪椅跟兒子一起看看田野和池塘。
" 現在抱不動瞭,隻能用巧勁兒 "
從那場意外開始,劉書萍就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母親。
" 最難的是伺候拉撒,跟照顧小孩兒一樣。" 劉書萍說。李德軍下身失去知覺,無法主動排便,小便憋得臉通紅,要按壓小腹才可尿出來;大便要使用開塞露潤滑,每次用上兩三支,這麼多年已經用瞭幾千支瞭。
遇到兒子上火便秘,劉書萍還要上手掏,沒有手套就戴上塑料袋,或者幹脆啥也不戴。有一次,李德軍半夜三更突然拉肚子,被子褥子全是糞污,劉書萍聽到動靜後,立馬起來給兒子換上幹凈的。
為瞭讓兒子舒服些,劉書萍盡量把床弄得軟和,沒錢買床墊,就用麥秸;輪椅上面放著一個輪胎內胎,兒子坐得舒適又穩當;她一天洗好幾次衣服,冬天的時候,水冰涼,她顧不上燒水,雙手都能泡爛。
秋末冬初,天氣還算溫暖,但劉書萍卻穿著棉衣棉褲,頭上裹著頭巾。" 怕冷、見不得風。" 劉書萍說。長年不斷的勞累,讓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感到身體和精力大不如前。
" 我現在抱不動他瞭,隻能用巧勁兒。" 劉書萍說。由於每天抱兒子上下床,老人的頸椎變得十分僵硬,兩個肩膀不一樣高,渾身酸疼難忍。李德軍瞭解母親的身體狀況,有時一兩天也不願下床,不想讓母親受累,但母親還是堅持抱兒子起來,看看外面的世界。
" 爭一口氣,讓孩子好好活著 "
在兒子發生意外之初,劉書萍一度很難接受現實,終日以淚洗面。人傢都說這病治不好瞭,可她偏不信,就是想通過自己的悉心照料,幫助兒子慢慢恢復健康。
" 俺媽是一個苦命的女人,她 9 歲就成瞭孤兒,和兄弟姐妹艱難生活。" 李德軍說。
婚後的劉書萍和丈夫用心經營,一傢人的生活慢慢有瞭起色。但是,兒子的意外癱瘓使得這個傢庭幾近崩潰。" 就想著爭一口氣,讓孩子好好活著。" 劉書萍說。
李德軍喜歡釣魚,有機會就讓母親帶他去附近的池塘邊,用略有知覺的左手體驗生活的樂趣。他喜歡外面的陽光、空氣、田野和池塘,但是也很體諒母親,盡量少出門。
"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 …… 都要堅強 ",這是李德軍在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李德軍平時喜歡自拍發朋友圈,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今年母親節那天,他 " 曬 " 瞭張母親的照片,寫道:" 祝媽媽快樂,這是我媽媽。" 在李德軍心裡,劉書萍是個要強的母親。" 沒有母親,我不可能活下去。" 李德軍說,是他母親媽給瞭他活下去的力量,讓他樂觀對待生命,可她卻總是有苦憋在心裡,不跟別人說。
當地政府很關心劉書萍一傢,將其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年各類補貼有 20000 多元。村裡又出一部分錢幫他們新建瞭兩間平房,改造瞭廁所,給李德軍的父親安排護塘、治安巡邏員這樣的活兒幹。" 我們每個月都會去他們傢裡看上幾回,有啥難處能解決的我們盡量解決,這傢人太不容易瞭。" 林場天齊村村書記李林說。
鄉親們也時常幫助這傢人,經常送些生活必需品,幫著幹些農活兒。在鄉親們看來,劉書萍是個能幹的女人。" 為瞭撐起這個傢,她吃瞭太多苦。" 村民李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