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男孩疑因手機被收殺害母親!他的日記寫滿這句話 ...

08-19

8 月 17 日,一則 " 安徽一女子傢門口被害,未滿 14 歲兒子涉嫌弒母 " 的消息引發社會熱議。弒母的導火索或許和孩子的手機被收有關。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公安局政工科負責人向時間新聞證實該消息,並稱因涉案人員未滿 14 歲,將依法不對外通報案情。附近村民透露,弒母少年日記裡寫有 " 恨媽媽 " 的相關內容,弒母導火索或因玩手機被收。

(安徽科教頻道 17 日播報 " 弒母案 " 畫面 圖 / 視頻截屏)

村民稱日記寫有 " 恨媽媽 "

該案發生地點為宣城市郎溪縣十字鎮水鳴村,8 月 11 日上午,一中年女子遺體在自傢房子附近被發現。經警方調查,確認該起命案為他殺,並將被害女子未滿 14 歲的兒子帶走調查。

警方隨後向當地媒體證實,遇害時間為接警前一天晚上,即 8 月 10 日。經審訊,被害人兒子向警方供認瞭殺害母親的犯罪事實。

未滿 14 歲少年涉嫌弒母被警方帶走調查的消息,隨後在水鳴村傳開。一位村民稱,事發後,曾與遇害者傢屬有過交流," 傢屬懷疑兒子可能是有準備的,因為他的日記本裡,曾寫過‘憎恨媽媽’的內容 "。

記者瞭解到,被害女子陪兒子在郎溪縣城讀書,丈夫常年在外務工,放暑假後,母子二人回到水鳴村老傢。水鳴村村民稱,女子平時對兒子學習管教較嚴,但日常對兒子很好,全傢在村內的人緣都很好。

弒母疑因玩手機被收

事發後,被害女子公公曾接受當地媒體采訪。他稱,事發當天晚上,住在旁邊的他,並沒有聽到兒媳婦和孫子爭吵," 他們兩人也很少因為學習問題爭吵 "。

8 月 17 日下午,時間新聞聯系上一位水鳴村村民。該村民稱," 被害女士傢就在我們傢前面一點,覺得很紮心!男孩一隻眼睛有點視力模糊,媽媽不讓玩手機,管得太緊 "。

隨後,記者在微博聯系上一位自稱 " 知情人 " 的網友。問及該少年緣何弒母,他亦回應稱," 因為他媽不讓他玩手機 "。

郎溪縣公安局政工科王科長 17 日向時間新聞證實發生瞭 " 弒母案 ",問及案情,他則表示,該案已依法查辦,但鑒於此案涉及到未成年人,所以依法不對外通報案情。

北京中盾律師事務陳悅律師向時間新聞指出," 不滿 14 周歲,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 "。針對該起弒母案,陳悅認為,若警方最後認定,涉嫌弒母少年若確實不夠 14 周歲,則不承擔刑責。

像這樣由手機引發的悲劇,

也並非個例!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不僅大人越來越離不開手機,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由於自控能力差,對手機的依賴也令人擔憂。

玩手機被沒收 16 歲少年提板凳砸父親

今年 7 月,因不滿兒子成天捧著手機玩遊戲,四川的李先生讓兒子交出手機。讓他沒想到的是,深夜趁他睡覺時,兒子竟提起板凳砸向他 …… 導致李先生縫瞭七、八針,留下一道 5 厘米傷疤。

兒子事後雖然感到後悔並道歉,但李先生不知道,兒子的未來在哪裡?

手機被沒收,

倆未滿 14 歲少年紛紛離傢出走

8 月 6 日凌晨 2 點多,重慶的汪女士,在民警的幫助下找到瞭離傢出走的兒子。

汪女士 12 歲的兒子軒軒(化名),在 5 日 23 點左右還在玩手機。考慮到第二天早上還要去補習班,母親便將軒軒的手機收走,讓他趕緊睡覺。豈料軒軒在汪女士不註意下,離傢出走瞭。

無獨有偶,8 月 13 日下午 5 點多,株洲 13 歲的小鈞離傢出走,父母接連尋找 3 天未果。正當傢人著急萬分時,小鈞自己回傢瞭。

小鈞的父親陳先生介紹,13 日當天下瞭雨,小鈞在傢卻沒關窗戶,導致傢中地板被打濕瞭, " 我當時很生氣,兒子卻一直拿著手機玩。一氣之下,我把他的手機沒收瞭 "

上課玩蘋果手機被老師沒收

慈溪一男生沖動跳樓

2015 年 12 月,慈溪市一高級職業中學,學生處老師在巡查中,發現陳同學在上課時玩手機,當場沒收瞭手機,打算暫時保管一段時間。

下課後,陳同學到辦公室,堅持要拿回手機。他說,蘋果手機是剛買的,很舍不得。老師說過幾天不犯錯誤瞭就會歸還。

沒想到,陳同學回到教室門口,一時激動就從三樓跳瞭下去。最終導致腰椎兩處骨折,病情較重。

專傢:應註意孩子的心理輔導

對於此類現象,有心理專傢建議:十幾歲的孩子,僅僅為瞭手機被沒收就跳樓離傢出走,甚至做出傷害父母的極端事情,不僅說明孩子心理不成熟,也與處於青春期的學生正處於叛逆期有關。

對於學校來說,除瞭強化遵守規章制度,更應該註重孩子心理的輔導引導。教育時要有針對性,事先瞭解各個學生的性格和傢庭情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也要和傢長聯系配合,思想工作做到位。

對於父母而言,在教育管教孩子的過程中要註意方式方法,切忌簡單粗暴,防止因溝通管理不當,引發不可挽回的後果。傢長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改變 " 講大道理式 " 的教育方式,應以朋友的身份和征求意見的口吻,與孩子耐心地進行交流。

類似的悲劇本可能避免,

錯的並不是手機,

而錯在教育方式,

要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

來源:遼沈晚報(lswbwx)綜合時間新聞、四川日報、成都商報、鳳凰新聞、新浪微博等

(編輯 張宇)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