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第二季開播。
剛剛看完第一期的豆子頂著腫成熊貓的眼睛告訴乃們——
第二季第一期全程高能走心,不看不是人!
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在形式和場地方面,做出瞭改變。
場地上,小型讀書室被換成瞭能容納幾百人的大劇院。
不得不說,場地的改變給豆子帶來瞭不止一點的疏離感。
它不再像第一季那樣,眾人圍成一圈,靜靜地、近近地,感受書信內容透過讀信人的表達,傳遞的感動與反思。
反而就像在劇院裡觀看一位讀信人表演獨角戲,代入感驟減。
但這種距離和場景上的改變,對於守在屏幕前觀看和傾聽節目的我們來說,影響不大,可以忽略。
節目形式上,增加瞭一個講述人的角色,負責在每一封信開啟前交代來龍去脈,這點深得豆心。
這個新加入的角色,由具有深厚旁白實力的國傢一級演員徐濤擔任。
這樣的安排,恰好使得一封信被分為瞭交代背景、分享內容、解讀情感三部分,很好地完整瞭第二季的形式。
所以總的來說,第二季是第一季的升級版,邏輯更加通暢,流程更加完整。
- 純美依舊,不負相思 -
差別講述完畢,接下來就是豆子的重點安利時間。
首先是講述。
《見字如面》第二季每一期都有一個固定的主題,有愛恨生死、世相眾生、古韻和先鋒、傳承和生長、忠義和背叛等等。
每封信都是復雜的,很多信件都有一定的指向,將這些擁有同一指向的信件放在同一主題之下,這也是與第一季有區別的地方。
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題是生死,一個宏大的命題。
所選取的信件裡,有與死神的擦肩而過,有生者的切膚之痛,有向死而生的勇毅,也有面對生死的忠孝難兩全。
同樣的主題卻有不同的內容,通過徐濤在讀信前的講述,很好的將這些信件串聯在瞭主題上。
再者是讀信。
信件是《見字如面》的支點。
總導演關正文認為,優秀信件與一般供大傢閱讀的文本不同,因為很多當初寫的時候並不是為瞭發表的,因此可能儲存著更多真實、微妙的信息。
所以選擇信件時一直都很警惕營養價值有限的雞湯,覺得那樣是低估瞭受眾的智商。
第一期五位嘉賓六封信件,全部直指生死。
先上場的是周迅,她在這一期中一共讀瞭兩封信。
第一封是太平輪幸存者的傢書,周迅用她對於情感的把控力,讀出瞭一個小女孩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的無助與茫然。
當她讀到主人公經歷瞭生死之後無法面對死去的表哥的父親時,因為哽咽停頓瞭好一會。是的,她完全代入瞭,她那一刻就是一位與死神擦肩而過、卻絲毫沒有幸存喜悅的女孩兒。
另一封是民國飛行員烈士陳懷民的妹妹陳難,在哥哥犧牲後,寫給哥哥同歸於盡的敵軍飛行員妻子的信。
這次她控制住瞭,沒有讓情感凌駕於理性之上,讀出瞭烈士妹妹對於哥哥殉國的悲傷和自豪,對於有同病相憐之痛的敵軍妻子的理解和安慰,也讀出瞭一位中國女性在時代洪流下、時刻準備為國犧牲的巾幗抱負。
兩封信,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感詮釋。一位演員的基本素養,也不外乎如此瞭。
這裡豆子必須要歪個樓,在周迅讀第一封信中間,一度因為情感難以自抑而中斷,這時現場觀眾開始熱烈鼓掌,打斷瞭整場的情緒。
在她讀完整封《太平輪傢信》後,全場觀眾再次起立鼓掌。
講真,這種場面實在不應該出現在《見字如面》的節目現場。
記得豆子前面說過場地的改變帶來瞭疏離嘛?觀眾的心理多多少少由感知變成旁觀,或許這就是最直觀的感受。
回到讀信環節。
在《見字如面》第一季中,就有不少中國古代的文言文信件,都被翻譯成瞭白話文。
這樣的做法,也延續到第二季節目中。
趙立新讀瞭一封吳三桂寫給父親的信,這是這一期中唯一一封文言文信件。
來感受一下藝術傢是怎麼讀信的。
上一秒還在慷慨激昂,下一秒就能一臉無奈落寞。
這個咬牙切齒的 jpg,分分鐘教面癱派做人!
接下來是李立群老師讀作傢黃春明寫給自殺身亡的兒子黃國峻的信,整封信語言質樸,平淡地記敘著兒子走後的一年時間裡,母親失落、不再做飯、米缸生蟲的生活常態,寥寥數語,字字深情。
聽到李老師用蒼老的聲調拉長瞭聲說:" 國峻,一年瞭。"
豆子的眼淚瞬間就繃不住瞭。
就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李老師不僅讀出瞭一個父親所有的思念,還帶動瞭全場的情緒。
論豆子全場最喜歡的,要數上面作傢黃春明寫給已逝兒子的悼念書。
但要說承包瞭生死篇淚點的,一定是最後這封生死信。
這是一位罹患白血病的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李真,寫給母親的信。
因為有些話當著媽媽的面說不出口,所以拜托瞭節目組希望能獲得一個讀信的機會。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黃志忠老師在讀信的過程中,數度泣不成聲。
最打動豆子的一幕,是黃志忠滿臉淚水地笑著對李真的媽媽說:
" 媽,我能跟您做一個約定嗎?"
黃志忠老師不僅讀出瞭信中李真對傢人的 "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得還 " 的感激,更讀出瞭一個重病的兒子對母親的不舍和希冀。
這封沒有解讀、隻有演繹的信,不知道究竟戳中瞭多少兒女父母的心。
最後講解讀。
《見字如面》第一季播出時,就有觀眾要求延長嘉賓解讀時間、強化解讀深度。因此,第二季節目時長從第一季的 60 分鐘延長到瞭 90 分鐘。
每一封信都是一扇窗,解讀這封信能幫助觀眾打開這扇窗,從信件本身觀察當時的歷史、社會和人性。
所以解信的人至關重要。
這一季讓豆子十分高興的是,請來瞭梁文道老師!
解讀第一封信的時候說到國民黨政府,老許指瞭一下老梁,老梁說你幹嘛一說起國府就指我!
大概是想引出比較沉痛的話題吧。
主持人問兩位老師有沒有認識什麼跟太平輪那場災難有關的人,梁老師說我認識蔡康永啊!蔡康永老爸就是太平輪這傢保險公司的老板啊!
許老師還神補刀:蔡康永的爸爸就是因為這個公司都賠倒閉瞭。
然後兩個人就開始數誰的爸爸死在瞭這艘船上。
節目過程中許老師的心情也是明顯比上一季好啊,一直笑瞇瞇的,還會在梁老師講話的時候認真做筆記。
許老師這麼喜歡梁老師是有原因的,梁文道老師可是一個有趣又有料的人。
在聽完吳三桂寫給父親的信件後,因為很多人可能會不理解歷史上兩次賣國的大奸臣竟然是一個忠孝兩全的人。
梁文道老師並沒有從自己的角度去告訴別人吳三桂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是引導大傢去理解每個人身上都有多面性,擺出當時的事實,引導大傢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去思考。
梁老師的一些解讀的確別具一格。
解讀陳難寫給美惠子的信時,他會試圖去讓你理解為什麼一個遭受侵略的人依舊會去同情侵略者。
他總是通過一些故事去引導大傢,逐漸論證,絕不灌輸他的想法。
據說後面的節目裡,還會有史航、止庵、蔣方舟等輪流擔當解信人,透過這些學者們的講述,會使得更多人願意去主動瞭解人文歷史。
被動接受和主動擁抱,這種變化是令人欣慰的。
就像導演關文正說的——
" 給觀眾提供豐富的認知,是《見字如面》的核心價值所在。既為藝術傢們提供瞭演繹和表達的空間,也為觀眾提供瞭感知多元世界的機會。它們可以跨越時空作用於當下,在全球多元文化共融的今天,以中國智慧帶來獨特的感受和思考。"
介紹歷史、感知人文、擁抱情感,這一切正是《見字如面》這樣的人文節目存在的意義。
看完第二季首期的豆子,無比誠懇地請《見字如面》節目組——
堅守初心,再讀十年,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