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納粹外殼,這是今年看過最好的戰爭片

10-07

在反思 " 二戰 " 問題上,日本真應該和德國學一學。

德國敢拍一部納粹訓練營的電影來反思戰爭,日本敢嗎?

《希特勒的男孩》

豆瓣評分 8.1。

剛開始聽到電影名字,心頭一震,這名字居然可以過審?

看完片子後,頓時恍然大悟。

因為,這是一部包著「納粹」外殼,實質上是反思 " 二戰 " 的電影。

主角弗裡德裡希出生在柏林一個普通的工人傢庭。

19 歲的他,對拳擊有著濃厚的興趣。

一天下班後,在柏林當地的拳擊俱樂部裡,他擊倒瞭一名希特勒青年團的成員。

一位德國軍官非常欣賞他的拳擊技術,邀請他進入一所特殊學校學習——國傢政治教育學院。

這是一所專門為納粹德國培養軍事工具的學校。

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大多能安穩的成為德占國的地方官或國防軍的軍官。

也就是說,隻要從學校畢業,走上人生巔峰完全不是問題。

於是,弗裡德裡希背著父母偷偷參加瞭體檢。

可是體檢的內容基本就是驗證血統的純正性。

不出意外,弗裡德裡希拿到瞭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但父親極力反對他去軍官學校學習,可厭倦瞭工人生活的的弗裡德裡希卻有自己的想法——

這是個出人頭地的好機會。

於是,他連夜從傢裡逃到瞭奧地利,進入瞭心目中的軍校。

種種跡象表明,弗裡德裡希的感覺是對的。

因為他的同學全是出身名門。

阿爾佈萊希特的父親是學校校長,也是強硬的納粹黨成員。

雖然憑借父親的關系,阿爾佈萊希特進入瞭軍官學校,但他是堅定的反戰鬥士。

他不喜歡軍事,愛好寫詩。

看到蘇聯的戰俘被射殺身亡,他會伸出援手幫忙止血。

看到拳擊場上運動員相互廝殺,甚至有些蔑視。

阿爾佈萊希特看來與整個學校格格不入,每天都過得很痛苦。

幸好弗裡德裡希的到來,改變瞭現狀。

雖然兩人出身、性格完全不同,但完全不妨礙他們成為好朋友。

和整部電影壓抑的氛圍相似,軍官學校的學生之間都很冷漠。

白天一起上課,晚上一同休息,但彼此就是沒有交流。

直到阿爾佈萊希特主動幫助弗裡德裡希疊被子,才打破瞭這個僵局。

阿爾佈萊希特父親生日,他主動邀請弗裡德裡希參加派對。

在派對上,阿爾佈萊希特準備瞭一首詩送給父親。

但是父親甚至沒讓他讀完自己寫的詩,反而是作為客人的弗裡德裡希受到瞭所有人的歡迎。

大傢對他的拳擊技術津津有道,甚至邀請他在飯後展示一下他的技術。

就這樣,阿爾佈萊希和弗裡德裡希站在瞭拳擊臺兩側。

此時,他們不是朋友,而是相互廝殺的競爭對手。

雖然他們不情願,但必須在大領導面前,用拳頭決出他們的優劣。

這件事讓弗裡德裡希明白:

在戰爭面前,他們是可以隨時犧牲的戰士,評判他們的標準隻有戰爭。

同樣淪為戰爭犧牲品的還有齊格弗雷德。

他雖然進入軍校學習,可本身懼怕戰爭,半夜總是尿褲子。

他被人視為膽小鬼,高年級學長並因此經常勒索他。

但在危機面前,他卻是最勇敢的那個人。

軍官學校的軍事教育絕對貼近實戰,教官一上手就讓學員們使用真的手榴彈訓練。

然而,這樣風險就很高。

一個學員因為過於緊張,將拉響的手榴彈掉在瞭人群中間。

當引燃的手榴彈威脅到同學的生命時,所有人都呆若木雞。

而教官雖然反應過來瞭,卻一個人跳出瞭危險區。

眼看著學員們面臨團滅的危機,突然有一個人沖出來用身體撲向瞭手榴彈,保住瞭所有人的性命。

這個人就是經常尿褲子的齊格弗雷德。

學校對於這種處理結果很滿意,專門為他開瞭追悼會。

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說他膽小瞭。

然而,在追悼會上弗裡德裡希覺得怪怪的:

學校肯定的是齊格弗雷德的行為,而不是他這個人。

學校對他以前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隻字未提,甚至默認這種行為。

他們隻是一味肯定他的英勇事跡,強調要不惜生命,瘋狂的為納粹效忠。

在學校眼裡,學生就是為戰爭服務,為納粹而培養的。

因此,東線戰場急轉直下,八年級學生「被」提前畢業,直接奔赴戰場。

在學校期間,八年級學長直接管理弗裡德裡希所在的寢室。

有一個學長總是以各種方式敲詐他們,欺負他們。

現在學長走瞭,卻沒想到是以這種方式離開。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弗裡德裡希既興奮又有說不出來的恐懼。

因為這一天遲早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說時遲那時快,學校很快就給他們佈置瞭一項任務——

蘇聯戰俘逃跑瞭,你們要抓到這群戰俘。

於是,在夜黑風高的夜裡,學生集體出動尋找戰俘的蹤跡。

這是他們第一次執行任務,都害怕的要死。

但是學校規定的任務,硬著頭皮也要完成。

於是,他們五六個人組成一隊,拿著槍沿路尋找戰俘,一旦看到有逃跑的人,立即開槍打死。

沒想到,阿爾佈萊希和弗裡德裡真的遇到瞭逃跑的戰俘。

"pang"、"pang" 幾槍,戰俘就被打死瞭。

後來走近一看,這群戰俘還是一群小孩子。

雖然他們手無縛雞之力,但依然難逃被槍殺的下場。

一向不喜歡戰爭的阿爾佈萊希受不瞭這種毫無人性的殘殺。

於是,他寫瞭一首反戰的詩歌,並在班上大聲朗讀。

他的這種行為,已經越過瞭納粹底線。

哪怕他背景再強大,也必須低頭認錯。

可是阿爾佈萊希不願成為法西斯的幫兇,做和自己價值觀相悖的事情。

最終,在他的父親送他前往烏克蘭前線之前,他選擇永遠沉入冰湖!

全片看下來,阿爾佈萊希是反戰對明顯的學員。

他以一個軟弱的形象出現,

與做納粹軍官的他的父親和魁梧的弗裡德裡希形成鮮明對比。

他難以成為父親希望的兒子——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如此。

而他的靈魂,始終指向愛、反戰。

弗裡德裡希對好友的離去悲痛欲絕,不善寫作的他寫瞭一份訃告想要發表在校報上。

然而此舉被校長強烈反對。

在為瞭元首、祖國、民族犧牲的人中間,沒有自殺者的位置。

甚至他的父母也是這麼認為的。

就這樣,阿爾佈萊希特的死亡變得毫無意義。

他的控訴並不被人接受,反而再次成為懦弱、怯戰的反面典型。

這讓弗裡德裡希真正的認識到這個國傢的可怕。

不管是大人還是學校,整個國傢看中的僅僅是他優秀的拳擊技巧。

阿爾佈萊希的特長是文學,所以他永遠不會被這個國傢看好。

這是一個為戰爭而生的國度,而學員們都隻是戰爭機器而已。

看完《希特勒的男孩》後,我為德國反戰電影打 call。

他們敢於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也會從自身進行反省。

而日本呢?

他們在篡改歷史、參拜靖國神社,掩蓋曾經犯下的錯誤。

如果有一天日本也拍出《希特勒男孩》這樣反思戰爭的電影,我第一個為他們打 call。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