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稀缺的不是結論,而是看問題的角度

09-23

▍橙子君說

小時候,為瞭很小一個問題,可以和朋友吵得面紅耳赤;長大瞭,很少再和朋友吵,因為我們多瞭一個新戰場——互聯網時代,你若想捍衛你的觀點,可以在無數平臺開辟無數個舞臺。

但實際上,真實生活中,很多問題不存在絕對的對錯,一味糾結於那些和自己觀點不合的觀點,我們很難學到新東西。我們真正應該在乎的,不是別人提出的相左的結論,而是別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我們要學會從不同角度來看待一個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

文丨思文掃地

作傢畢淑敏說過一句話:" 我對贊同我的人,感悟的是他的善意。我對反對我的人,考察的是他的智慧。"

這句話重點在於智慧。實際中,當我們闡述自己觀點時,總站在自己立場來判斷。由此,當別人提出質疑或者反對時,你不是虛心接受,而是帶著怒意去爭辯。

在爭辯過程中,你早已忽視別人提出的反對意見,其實也是一種建設性力量。說白瞭,你隻在乎結論,而忽視反對意見的角度是什麼。

在我理解,畢淑敏的這種智慧就是看待問題的角度。

互聯時代,這個社會的結論太多。一件事情,經過互聯網,往往有各種結論。至於真相,其實很少有人相信。

正如羅胖所說,這個社會是 " 後真相時代 "。所謂態度比真相重要,在結論橫飛時,看問題的角度才是最有價值的。

職場裡,流傳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領導想法總是變來變去,而最讓人吐血的是最終又回到原點?

凡是剛入職的,估計都會遇到這種情況。記得我那會剛入職不到三個月,部門領導就讓我負責公司年度經營分析報告。

乍聽懵瞭。

我一打聽,說以往經營分析報告是由公司領導 Y 總親自把關。Y 總分管公司財務部和戰略市場部,以嚴謹和敏銳著稱。所以,公司經營分析報告通常經歷 3 次大改,3 次小改才能出爐。

他們給出結論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

於是,有人幸災樂禍,等我出醜;有人表示安慰,要想開點。也有人說這是個機會,一定要把握。他們給瞭我建議,其實就是給瞭看待經營分析這個問題的角度。

至少目前來看,結論是死的。我做的就是選擇那個角度。

最終,我選擇 " 機會 "。要抓住這個機會,就要解決報告修改過於頻繁這個老問題。

這個問題,大多數人 " 習以為常 ",因為 Y 總就是這樣的人,所以這種情況你無法改變。但我不這樣認為,Y 總那麼忙,肯定也不想頻繁修改,隻不過報告與他預期存在較大差距,不得不改。

所以,問題核心就是,如何彌補這個預期差距?

基於這個思路,我做瞭三個方面準備:

1. 分析歷史材料,進行架構拆解。我把今年的季度分析報告和後三年的年度經營分析報告找瞭出來,加班加點學習和研究,目的是找出共同點和差異點。

通俗來說,共同點就是標配,必須要有的。而差異點就是選配,根據當年度經營情況有重點選擇分析 .。

2. 對接任務關鍵人,提前掌握信息。與財務部和經營單元的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初步掌握本年度發生的重大關鍵事項,收集相關信息,包括形成原因、業績影響、存在問題、解決方案等。

3. 編制材料框架,事先溝通再完善。根據前期掌握的基礎材料,編制經營分析框架,初步明確每張 PPT 的主題內容。在與部門領導溝通後,事先與 Y 總進行匯報,征詢他的意見後對框架進行調整和優化。

有瞭上面措施的保證,順利通過 Y 總的審批,高效完成自己在公司層面的處女秀。

另外,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基層員工與公司高管如何進行溝通這個問題。尤其在國企, " 官本位 " 意識比較嚴重,溝通雙方強調行政級別的對等,尤其是跨部門溝通更是如此。

那會我發現,公司大多數人選擇 " 能不見就不見 ",生怕與領導呆在一起,由此失去很多與大領導交流的機會。

但對我來說,我選擇 " 主動溝通 ",從主觀忽視管理層級上的鴻溝,以問題為導向主導溝通。

要知道,事先溝通背後有更高層次的目標,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領導原有的想法,甚至達到左右的境界。

所以,當你無法影響或左右領導想法時,你能左右的是選擇看待問題的角度:是事後抱怨,還是事先思考?

選擇事後抱怨,你永遠在原地。選擇事先思考,你就有機會左右領導想法。一旦你開始擁有左右領導想法的能量時,距離你加薪升遷時刻就不遠瞭。

移動互聯網給我們生活帶來瞭很多便捷,但也給我們帶來諸多糾結。當你有問題無法處理時,你會在知乎或者頭條問答上問出來。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人會給你出謀劃策,分析利弊。可令人痛苦的是,結論太多,你不知道聽誰的。

要明白,一個人的身後,就是他社會關系的總和;一個人的觀點,就是他人生經歷的凝練。所以,當你去看待網上這些結論時,你關註的不應該是結論,而是他們分析問題的角度。

舉個例子,我在頭條問答上回答過這個問題(閱讀量 9 萬 +):

當你離職時,領導極力挽留,我想問此時領導一般是怎麼想的?

大多數回答者在回答時,都是基於 " 領導挽留 " 這個角度給出相關結論。所以,不具有建設性。

我們換個問法,辭職時,你為什麼想要瞭解領導極力挽留你的真相?人都有好奇心,自然想知道。

我們接著問,當你知道真相,你還會辭職嗎?到這裡,我們才真正找到問題核心。所以,你要提建議,就應該從這個角度去分析。

對提問者而言,問題背後還隱藏一個深層次問題。如果你到離職時,還不瞭解領導挽留你的真實目的,隻能說明你情商需要提高瞭。

要知道,職場競爭最重要的武器,不是顯性的智商,而是隱性的情商。

現實中,看待問題選擇的角度非常重要。選擇好的角度,比你知道結論要強上百倍、千倍。

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有很多。大傢都知道,房價會漲,要買房子。對開發商來說,需求旺盛,要拿地建房。

然後,王健林今年突然將旗下的商業體項目出售給融創和富力。別人還在熱衷拿地蓋房子,王健林反其道而行。這是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大佬對未來趨勢有著各自不同的角度。

不管大佬如何,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買房才是大事,可關鍵你怎麼看待買房?

14 年那會,我常州同學說想搞二套房,但手上現金量隻能選擇 1.3 萬這個價位以下的房子,問我買哪裡?

我說,蘇錫常的別買,就買南京的。

他問,為什麼選南京?

我說,買房就跟買股票,就是看房子所在城市的未來價值增值空間。

如何判斷一個城市未來是否具有增值空間?關鍵看四個指標:高鐵數量、高校數量、人口凈流入量、國傢政策預期。

選擇好城市後,如何選擇具體的購房區域?關鍵看四個指標:購房預算、城市政策、區位地段、學區。

最後,我們都買瞭,而且還是一個小區。後來,江北情況大傢都曉得的,皆大歡喜。

這就是現實生活中選擇角度的重要性。角度選擇好,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甚至可以彎道超車。

但是,在移動互聯時代,我們所知道的結論,通常都帶上瞭強烈的主觀色彩。所以,評判一個人的能力,不是看他說的結論有多精辟或者與眾不同,而是看他選擇分析問題的角度。

我們常說思維碰撞,其本質就是不同人的看問題角度進行碰撞。碎片化社會,每一個視角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你所知道的,隻是你知道的世界,你不知道還有很多其他新的世界。

所以說,角度是對問題的一種看法或見解。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本質上就是從 " 盲人 " 向 " 正常人 " 摸象轉變。

越瞭解全貌,對問題就有全局的認知。再結合自己的價值觀,以及批判性思考,就可以得出更具有實踐意義的結論。

最後,對於如何選擇角度,有以下三點建議:

1. 刻意練習。在看各種新聞或者文章時,重點放在總結作者分析文章的角度是什麼。當你找到他的角度,其實就可以推測出他的結論。

2. 逆向思維。人都有從眾心理的。當身邊人都說這樣好,那樣不好時,你已經無意識受到影響而調整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

在人雲亦雲時代,你要堅信,一個好的想法,一定是別人聽不懂的想法,要擁有逆向思維。這樣對提升思維和工作創造性都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 換位思考。職場裡,員工與領導之間因存在信息不對稱,經常出現員工抱怨領導想法多變,或者領導嚴厲之類的負面情緒。

如果換位思考,你會發現,領導想法多變是因他接觸到更多信息(公司高層和客戶高層),從而調整策略。而你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應事先思考,考慮全面。

對於領導嚴厲,你要關註的是領導的批評或反對是不是你能力薄弱的環節?然後去粗取精,加以提升。同時,積累自己強大的心理資本。

橙子君說

身處碎片化社會

每一個視角都是全新的世界

你所知道的隻是你知道的世界

你不知道還有很多其他新的世界

因此我們不應囿於自己的結論

而應瞭解他人不同的看問題角度

隻有從不同角度瞭解一個問題的全貌後

我們才能得到更有意義的結論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