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界 說
畢 雲 青
發自 法國 巴黎
沿著巴黎左岸著名的聖日爾曼大街,走過被稱為存在主義發源地的花神咖啡館,路過阿瑪尼、巴寶莉和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店,再往西走,就到瞭聖日爾曼菜市場。市場的位置可以說是巴黎最中心的地方之一,寸土寸金。菜市場被周圍各種奢侈品店包圍,而本身的建築設計,包括柱廊和落地窗,也很難讓人相信在這種天價地段還會留存著一個菜市場。
聖日爾曼市場是巴黎最古老的市場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 15 世紀末,當時它依靠於聖日爾曼修道院及修道院定期舉辦的集市。1760 年至 1771 年之間,巴黎出臺瞭城市規劃,將聖日爾曼市場的范圍劃定為三條街圍成的區域內。這便是它最初的形式。
1813 至 1817 年間的一場大火使得聖日爾曼市場被迫被重建。當時的規劃設計師叫佈隆代爾 ( Blondel ) ,因此後來人們也稱這個市場為佈隆代爾市場。當時的市場營業范圍很廣,從蔬果肉類到服裝百貨,應有盡有。
△ 1850 年的聖日爾曼市場 http://marchesaintgermain.com
△ 1870 年 聖日爾曼市場的一個肉攤 http://marchesaintgermain.com
1976 至 1996 年之間,該市場修建瞭頂棚,此後和露天菜市場區分開來。直至今天,聖日爾曼菜市場的門口仍然掛著寫有 " 有頂的菜市場 " ( Marché Couvert ) 的牌子。有頂的菜市場往往每天都營業,而露天的菜市場更偏向於集市,每周固定時間開放。
△ 今天聖日爾曼菜市場門口仍寫著 " 有頂的菜市場 " ( Marché Couvert )
如今的聖日爾曼菜市場特色鮮明。一組明亮時尚的走廊為顧客提供瞭極佳的環境,人們可以把剛買的新鮮法棍拿出來,坐在敞亮的長廊裡,一邊吃一邊欣賞街邊景色。而這也正是重修這個市場的目的之一——修建一個 " 通過拱廊可以直接到達的新的商業中心。" 巴黎六區區長 Jean-Pierre Lecoq 曾這樣預期更新後的聖日爾曼菜市場:" 一組室外的走廊將為當地居民和菜市場商販提供更好的環境。"
△ 聖日爾曼菜市場外的長廊,以及坐在長廊休息的人們
這組長廊不僅為顧客提供便利,也為商販留出瞭更多展示自己商品的空間,達到一種百貨商場似的櫥窗的效果。人們從遠處的街區走來,就能通過落地玻璃看到菜市場鮮花攤位擺放的花朵。在巴黎的菜市場,總是少不瞭幾個賣鮮花的攤位,這與巴黎人的習慣密切相關。在巴黎,幾乎每一條街上都能找到一傢鮮花店,幾乎每一傢的窗臺上都擺著幾朵花。聖日爾曼菜市場的落地玻璃加上長廊,讓顧客可以盡情欣賞市場裡的商品,這種設計一般用於奢侈品櫃臺,對於菜市場來講還是比較罕見的。
△ 菜市場鮮花攤位及其外部長廊
說到這個市場為什麼能夠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帶存活下來,巴黎市政府起著重要作用。修復聖日爾曼市場的工程就是在巴黎六區市政府的支持下完成的,旨在為周邊社區提供更好的服務。曾有人擔心,在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區域,在這樣一個新修的現代建築裡,聖日爾曼菜市場是否還能保住其位置。幸運的是,菜市場不但被保留下來,還擁有瞭一小片長廊。
的確,菜市場所在的區域——巴黎六區和七區交界的地方,是整個巴黎房價最高的區域。市場旁邊就是巴黎著名的聖日爾曼大街,街邊有著 各種奢侈品專賣店。不遠處是聖日爾曼教堂,巴黎最老的教堂之一,哲學傢笛卡爾長眠於此。它對面就是花神咖啡店,這個傳說是存在主義發源地的咖啡廳曾是薩特、波伏娃、畢加索等歷代文人墨客經常光顧的地點。就是在這樣一片文化古跡與奢侈品隨處可見的昂貴區域,聖日爾曼菜市場沒有被奢侈品店替代。經過一番裝修後,雖然規模變小,但仍像以前一樣各個攤位出售著各種果蔬食品鮮花。
巴黎市政府對聖日爾曼市場的定義之一是一個新的、真正的商業中心,而食品部分 ( Alimentation ) 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上文所提及的,巴黎六區區長的一段話中特意提到瞭為居民和 " 菜市場的商販 " 提供更好的環境。
可以說聖日爾曼市場的這座建築或多或少起到瞭社區商業及活動中心的作用,使得周邊居民可以來到這裡健身、購物、社交。修繕後的建築更像一個商業綜合體,菜市場是它一層的一部分,其它還有服裝、電子、遊泳池等各種功能的用地。就我個人體驗而言,這一區域雖然對於奢侈品購物很方便,但對於日常生活的需求來講,確實不是很便利。而據我觀察發現,購買奢侈品的顧客往往不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修復後的聖日爾曼市場給周邊居民補充瞭更多的日常所需。
另外,這種 " 有頂的菜市場 " ( Marché Couvert ) 也算是一種傳統,法國不少地方都保留至今,在有些城市甚至像遺產一樣成瞭旅遊景點。在巴黎,除瞭聖日爾曼菜市場,這樣的有頂菜市場還有瑪黑區的紅孩子菜市場、十六區的聖迪迪爾菜市場等。我們可以看到在門口註明有頂菜市場的牌子上,還標著 " 巴黎市政 "。這種傳統也使得聖日爾曼菜市場保留瞭下來。
走進菜市場,確實能感到這一片最大的特征:價格昂貴。在其他超市兩三歐元的西紅柿,在這兒卻要五、六歐元。一方面,昂貴的地租使得攤主不得不增加價格。另一方面,除瞭本地居民, 遊客有時出於體驗的目的也會光顧這個菜市場,因此增加瞭商品的價格。
△ 聖日爾曼菜市場裡 5.95 歐元 /kg 的西紅柿
不過,雖然菜市場又小又貴,品種還算比較豐富。除瞭各種生鮮果蔬,熟食、面包和鮮花也應有盡有。在巴黎這樣一個種族、文化混合度極高的城市,除瞭法國傳統食物,菜市場裡亞洲、北非等美食也不少見,這也是聖日爾曼菜市場的另一大特點。有些移民後代是巴黎人,有些白人是法國外省非巴黎的,很難區分誰是本地。在一進門的地方就擺著一個亞洲食品攤位的廣告,攤主是亞裔。來到亞洲食品攤位前,我看到瞭中式的餃子,還有越南春卷和 pho 等。這些快餐似乎是融入瞭法國的口味,比如選用當地喜歡的生菜西蘭花做成中式菜肴。
這個市場裡比較老的一個攤位是一進門的蔬菜攤,攤主是北非裔。他說他們已經在這裡很久瞭,即使是聖日爾曼市場修復期間,也有部分攤主照常營業,他是其中之一。修復後的環境變好瞭,他賣的東西基本沒變。至於來買他東西的顧客,他說有些是附近的居民,他有自己的 " 回頭客 "。由於在周日上午還照常營業(一般超市等周日休息),有些當地居民會在周日來他這裡采購。也有些看起來像遊客,拿著相機走走逛逛。
△ 亞洲快餐攤位,右上角寫著 " 中國茶 1.3 歐 "
△ 中式快餐
△ 進門的蔬果攤
△ 傳統法國菜湯
這五百年來,聖日爾曼菜市場周圍的環境變瞭又變,不過菜市場本身一直保留著它的功能。當初隨著修道院而出現的時候,這一片還屬於郊區。隨著城市的擴張和更新,如今這一片成瞭奢侈品與文化古跡密集的區域。今天的聖日爾曼菜市場有著旁邊奢侈品商店的建築風格,卻依然是一個有頂的菜市場。
無論說城市是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工明確的產物,還是由於商品交換而生,市集在早期城市的形成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按字來看,城乃城郭,用於防禦;市則指市集,用於交易。在今天的巴黎,有些市集還保留著露天且每周固定幾個早上開放的習慣,更多的市集則變成瞭像聖日爾曼菜市場一樣的 " 有頂的市場 "。市場在今天已經不僅限於交換作用,也是社區居民交流的場所,以及文化風俗的一種保留。比如,今年的 5 月 29 日,巴黎舉行瞭市場節日,這一天全巴黎的菜市場都推出一些好吃的吸引大傢前往。它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空間,居民可以在這裡進行多種活動。這也是為什麼六區區政府強調要把聖日爾曼市場的環境修復得更好,給周邊居民帶來更好的環境。今天很高興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我們還能看到保留下來的聖日爾曼菜市場,還能在奢侈品店的包圍中,買一些新鮮水果和法棍,一束鮮花,坐在拱廊的椅子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曬太陽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