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精細精神與匠心結成的品物,上海人喜歡。日本的有序和文明,上海人喜歡。
作者:薑建強
來源:西洋參考 ( ID: iwestbound )
全文 3084 字,讀完大約 5 分鐘
據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的統計數字,2015 年前往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是 400 萬,比 2014 年增加瞭三分之二。而在所有去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中,上海人占瞭 40%。在 2016 年,僅上海總領事館就簽出瞭 175 萬份簽證。這也就是說,在去年 637 萬赴日的中國遊客中,就有 175 萬是由上海領事館簽發出來的,占瞭總數的近三分之一。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上海人喜歡去日本旅遊觀光呢?
日本慶祝中國國慶節
每逢節假日,日本街頭都擠滿瞭中國遊客
· 01 ·
30 年前上海人是去日本打工留學的探路者
這就令人想起 30 年前的一個激動人心的話題:上海人告別傢鄉父老 " 巴拉巴拉 " 東渡。那個時候,上海人傢幾乎都有人員與日本沾上一點邊。不是兄弟姐妹就是父母叔姨;不是親屬的親屬就是朋友的朋友。
日本東京夜景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大多數上海人傢還沒有傢庭電話,有電話來全靠裡弄裡的公用傳呼電話。於是,在電話間擔任傳呼的老阿姨,傍晚時刻總是在老工房的大樓下面大聲喊叫,302 室東京長途,403 室大阪長途。
而東渡到日本的上海人,一開始都是幾個人擠在四帖半的小木屋,不等天明就外出,然後披著星月回到小木屋。打工上學,上學打工,賺到的錢就往傢裡寄。那個時候,上海人比較早地用上瞭索尼的隨身聽,比較早地用上瞭松下的錄音機,比較早地用上瞭夏普的電視機,比較早地用上瞭日立的冰箱。
現在回首這段 " 巴拉巴拉 " 東渡史,它的意義是引領瞭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城市大規模的留學潮,並且再次定格瞭上海人個體意識與寬容並存的文化心理。這種文化心理並不意味著上海人忘記瞭歷史忘記瞭侵略忘記瞭血淚,而是顯現在歷史記憶與現實發展之間如何保持一個有效的張力,既如何即是一個歷史主義者又有一個現實主義者。這正如鄧小平坐上日本的新幹線,說這就是現代化一樣。
筆者記得在 10 多年前,有一位日本朋友饒有興趣的看一部錄像片。但他不解地問我片名為什麼叫《上海人在東京》而不叫《中國人在東京》?你們中國習慣地按照地域來劃分群落的嗎?筆者還記得以前經常在東京參加以北方朋友為主的聚會。在對酒聊天中,話題經常談到上海人。他們說:在東京酒吧做陪酒女最多的是上海人,嫁給日本人最多的是上海人,黑下來拼命賺錢最多的是上海人,但是,在東京事業搞得最為成功的也是上海人。那個時候作為上海人,但如果北方人對你說上一句 " 你不像上海人 ",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瞭。
· 02 ·
上海人的精明在於兩不誤
在日本即賺到瞭錢又拿到瞭學位
今年正好是上海人 " 巴拉巴拉 " 東渡 30 年。
記得那時剛來日本的上海人,在東京為逃一張 JR 車票而不惜動足腦筋,使人想起巴爾紮克筆下的那個高老頭;上海人為一個免費塑料袋也不惜刮皮的做法,使人想起莎士比亞筆下的那個守財奴;上海人那種自我安慰,總是有理的秉性,使人想起魯迅筆下的阿 Q。正是依據道德善惡,上海人在人性中夾雜著的某些庸俗、功利、油滑等負面的東西,竟成瞭內地人天然地對上海人憎恨,不滿,戒備的當然理由。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充分展現瞭上海市民的精明和對生活的熱愛
如果歷史的看,凡是在商業最發達的地方,總是最先無情地撕破人與人之間那張溫情脈脈的面紗,總是最先攪亂那寧靜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牟利,獲取,賺錢,盡可能多地賺錢,而且不擇手段。雖然,商人從來得不到神的歡心,但確實首先是商人,推動瞭人與社會朝世俗化方向發展。
這種世俗化與道德價值的沖撞與分離恰恰在上海人身上表現得尤其充分。一方面是黃浦江汽笛聲聲,霓虹燈夜夜閃爍;一方面是西裝革履與大袍馬褂擦肩碰臂,四方土語與英美語言交匯。正是在這種痛苦的分離與沖撞中,上海人最先懂得:除瞭實用之外,其他的價值都變得可有可無。而恰恰是這一管用的信條,養成瞭上海人的精明與智慧。因此,當內地人把贊嘆的目光投向在經濟上審美上始終處於領先地位的大上海的同時,也把精奇的目光他投向瞭上海人。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在道德上被視為 " 惡 " 的上海人是如何營造瞭一個面向世界開放的大都會。
上海人的實用理性與精明計算的心理品性,是否來自於徐光啟《幾何原本》上溫存的餘熱?雖然不得而知,但是在日本留學,我們看到最多的是要麼是死讀書拿到學位而沒有賺到錢的留學生,要麼是打工賺錢而沒有拿到學位的留學生。而上海人的精明在於兩不誤:即賺到瞭錢又拿到瞭學位。這種統一,在上海人身上表現得近乎完美無缺。上海人知道自己是在提前享受人傢的文明。80 年代末的上海沒有地鐵,沒有高檔的百貨店,沒有超市,沒有街亭的公用電話。到日本後,自己沒花力氣就享用瞭人傢用幾代人的心血創生的文明。因此總是懷有感恩之心。日本人的精細精神與匠心結成的品物,上海人喜歡。日本的有序和文明,上海人喜歡。
· 03 ·
上海人喜歡東京,就像日本人喜歡上海一樣
上海人到日本觀光購物最多,這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盲目的空談反日和親日都不是他們的首選。改善生活質量,為我所用才是正道。最先是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把小小的指甲鉗都不放過,後來是電飯鍋,馬桶蓋和保健品,現在是在美容店做美容,在各地尋找美術館陶冶情趣。從這點看,上海人確實是世俗的,實惠的,精心過日子的,謹小慎微的。
上海人喜歡說 " 管儂啥事體 "(管你什麼事?),這是 " 私 " 的概念深入人心的表現。以前上海人鄰裡吵架,最多的就是發生在公用廚房間。王傢的鍋碗瓢盆占據瞭吳傢的地盤,吳傢的鍋碗瓢盆占據瞭林傢的地盤,於是爭吵爆發。在 " 公 " 的空間,為自己的一塊 " 私地 " 大打出手。這在北方人看來不可思議之處,現在看來則是 " 私權 " 意識率先在上海人當中露出瞭端倪。
上海人的口頭禪 " 拎勿清 " 就是對慢吞木訥,不會察言觀色的一個愛理不理。以前上海人也窮。但再窮,上海人的父母總是教訓小孩學好外語。學好外語,就能出國。能出國,就能養成國際品性做國際人。如果孩子畢業瞭,出息不大,上海人總是一聲嘆息,撫摸一下斑白的頭發抽煙去瞭。在日本的中華料理中,最多的是東北料理店,最少的上海料理店。這是因為上海人明白開料理店,人很辛苦但賺頭不大。上海人大多是悶聲大發財,他們很少張揚自己的成功,很少炫耀自己的財富。這是因為他們深知槍打出頭鳥的利害。
上海人喜歡東京,就像日本人喜歡上海一樣。全世界在海外居住的日本人當屬上海最多。上海像東京,到處顯現出現代化的便利度。上海人像東京人,擅長 " 腹藝 " 與不添他人麻煩。誇張點說,在上海,你幾乎可以做到一天不與他人說一句話而好好活著。非常適合宅男宅女生活。在網上,有人這樣留言:上海大概是全中國,最為不管你幹什麼,沒有人會特意來對你說三道四的城市。雖然上海的老阿姨們喜歡嘮叨,但比起北方的大媽們要好得多。
上海
東京
這樣看來,並不是在貶低除上海人之外的其他地方群落的人,而是說上海人的個體意識和世界主義的天性,是傳統的中國人加上近代高壓生活磨練的結果,並經受瞭所有政治緊張的考驗。這正如張愛玲在《到底是上海人》的文章裡,說上海人有 " 一種奇異的智慧 "。
現在在日華人的總數大約在 80 萬左右,其中上海人有 10 萬之眾。雖然比不上東北甚至也比不上福建的人數,但這 10 萬上海人的總能量還是巨大的,因為他們有著如張愛玲所說的 " 奇異的智慧 "。
今年的十一長假也來臨瞭。毫無疑問,又會有一批一批的上海人,帶著他們的盤算,帶著他們的經驗,帶著他們的審美,帶著他們的喜悅,在日本的觀光與購物中,顯現他們的 " 奇異的智慧 "。
長江大潮沖刷著上海文明。東方明珠還在日夜閃爍。無法想像的是沒有上海文明的中國文明,又會是一幅如何的景象呢?顯然,上海人成瞭一門 " 顯學 ",成瞭一個集合概念。